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493篇 |
免费 | 4259篇 |
国内免费 | 26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04篇 |
儿科学 | 873篇 |
妇产科学 | 450篇 |
基础医学 | 3817篇 |
口腔科学 | 874篇 |
临床医学 | 11667篇 |
内科学 | 6649篇 |
皮肤病学 | 742篇 |
神经病学 | 1805篇 |
特种医学 | 304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8篇 |
外科学 | 6155篇 |
综合类 | 25592篇 |
预防医学 | 10396篇 |
眼科学 | 785篇 |
药学 | 10288篇 |
153篇 | |
中国医学 | 10212篇 |
肿瘤学 | 23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00篇 |
2023年 | 1871篇 |
2022年 | 2011篇 |
2021年 | 2420篇 |
2020年 | 2009篇 |
2019年 | 1750篇 |
2018年 | 1629篇 |
2017年 | 1134篇 |
2016年 | 1485篇 |
2015年 | 1581篇 |
2014年 | 4435篇 |
2013年 | 3208篇 |
2012年 | 3754篇 |
2011年 | 4018篇 |
2010年 | 3972篇 |
2009年 | 3945篇 |
2008年 | 3728篇 |
2007年 | 3873篇 |
2006年 | 3723篇 |
2005年 | 3746篇 |
2004年 | 3541篇 |
2003年 | 3129篇 |
2002年 | 2589篇 |
2001年 | 2576篇 |
2000年 | 2922篇 |
1999年 | 2889篇 |
1998年 | 2685篇 |
1997年 | 2761篇 |
1996年 | 2645篇 |
1995年 | 2442篇 |
1994年 | 2143篇 |
1993年 | 1595篇 |
1992年 | 1501篇 |
1991年 | 1400篇 |
1990年 | 1248篇 |
1989年 | 1069篇 |
1988年 | 537篇 |
1987年 | 522篇 |
1986年 | 477篇 |
1985年 | 435篇 |
1984年 | 341篇 |
1983年 | 372篇 |
1982年 | 354篇 |
1981年 | 239篇 |
1980年 | 177篇 |
1979年 | 141篇 |
1978年 | 73篇 |
1976年 | 36篇 |
1965年 | 43篇 |
1964年 | 3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ESWL致肾脏损伤中的作用及黄芪是否通过调节HIF-1α的表达而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ESWL损伤组和黄芪治疗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所有动物接受ESWL处理(18kV,1 500次)。黄芪治疗组家兔于冲击前3d至后2d,每天注射黄芪注射液2.0g/kg。2周后处死家兔,取肾脏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IF-1α在肾脏中的表达。结果ESWL处理后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脱落,小管内可见大量管型,肾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黄芪治疗组以上病变显著减轻。ESWL损伤组HIF-1α显著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黄芪能够明显抑制HIF-1α的表达。结论HIF-1α参与了ESWL对肾脏的损伤,黄芪可能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2.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与并发低白蛋白血症的关系. 方法:根据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值将59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两组:伴低白蛋白血症(Alb≤35 g/L)组35例和白蛋白正常组(Alb>35 g/L)患者24例,并以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各组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①病例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34);②肿瘤病例中,低白蛋白血症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白蛋白正常组(P=0.000,P=0.002);③病例组血清Alb与TNF-α、IL-6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Alb与TNF-α:r=-0.606,P=0.000;Alb与IL-6:r=-0.439,P=0.001).结论: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并发低白蛋白血症与血清TNF-α、IL-6浓度的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963.
目的 研究pcDU6载体质粒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短发夹RNA(shRNA)对人血清白蛋白(HSA)致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增殖,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并探讨有关机制。方法 构建TGF-β1shRNA的pcDU6载体质粒,体外培养HK2细胞株。采用脂质体转染将表达TGF-β1shRNA的pcDU6质粒载体(pcDU6-A1-A2和peDU6-B1-B2)分别导人实验组细胞。用HSA(5g/L)刺激HK2细胞12h或24h。四甲基偶氮唑盐(MTF)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RT-PCR半定量分析HK2细胞中TGF-β1、CTGF和FNmRNA的表达水平;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K2细胞培养液中TGF-β1及FN蛋白质水平。结果 HK2细胞在HSA刺激下,其TGF-β1、CTGF及FN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培养液中TGF-β1和FN的蛋白质含量亦明显升高(P〈0.05)。与pcDU6空载体组比较,pcDU6载体质粒介导的TGF-β1shRNA干扰组TGF-β1、CTGF及FN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TGF-β1shRNA转染HK2细胞后12h或24h,细胞培养液中TGF-β1和FN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HK2细胞增殖被部分抑制(P〈0.05)。在细胞增殖、TGF-β1、CTGF及FN基因表达方面,TGF-β1shRNA干扰组组间比较,以及pcDU6空载体转染组与HSA刺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eDU6载体质粒介导的TGF-β1shRNA能够明显抑制HSA刺激下HK2细胞增殖、TGF-β1、CTGF和FN基因的表达。HSA刺激HK2细胞增殖及CTGF和FN基因的过表达可能通过TGF-β1介导。 相似文献
964.
乳腺癌保乳术后背阔肌微小肌瓣即时填充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诊断技术和综合治疗的进步,为保乳手术的开展提供了机会和保证。但国人乳房相对较西方人小,在局部扩大切除后如不适当地进行填充修复常可出现局部凹陷畸形,造成保乳术后乳房外观上的缺陷。我们采用背阔肌带蒂微小肌瓣即时转移的方法进行保乳术后乳房塑形32例,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65.
目的评价早期胃癌不同扩大手术的实际意义,以选择合理的胃切除和淋巴结清除范围。方法以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施行规范D2及扩大手术的217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施行不同扩大手术的原因、淋巴结清除的必要性及第Ⅱ站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术6例,No.5、6淋巴结均未见转移;联合脾、脾动脉切除2例,No.10、11p、11d淋巴结均未见转移;胃下部癌联合横结肠系膜切除3例,No.15淋巴结未见转移。以上病例术中多数误认为进展期胃癌而扩大了胃切除或淋巴结清除范围,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较多。胃下部癌清除的第Ⅱ站淋巴结中No.11p、12a、14v均未见转移;黏膜下癌(sm癌)中,No.7、8a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黏膜内癌(m癌)(P〈0.05);淋巴管癌栓阳性者No.7淋巴结转移较阴性者明显增多(P〈0.001),No.1、13淋巴结转移仅出现在淋巴结转移高危病例(sm、癌灶大于3.0cm、凹陷型,淋巴管癌栓阳性)。结论早期胃癌不需施行淋巴结扩大清除术和联合脏器切除。早期胃上部癌不需施行全胃切除术。早期胃下部癌中No.11p、12a、14v淋巴结不需清除.但对胃下部癌淋巴结转移高危病例,应行标准D2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966.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切割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切割的原因。方法对100例腮骨粗隆间骨折运用DHS治疗并得到1个月以上临床观察。手术切口均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结果6例发生切割.其中5例发生在术后2个月内,1例切割时间不祥。结论TAD(顶距值)大于30mm、骨折复位不佳(错位大于5mm)、DHS在殷骨头内偏向前方打入均易发生切割。 相似文献
967.
96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胃瘫(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GS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结果PGS多发生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7~14 d,经分阶段营养支持、改善胃肠动力等保守治疗,PGS均在术后4周内消除。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GS的病因复杂,采取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GS的有效手段,分阶段营养支持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不宜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69.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了解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研究分析2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相关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ER、PR表达情况,并与同期单侧乳腺癌比较。结果在同期650例乳腺癌中,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0例,占3.07%,第一癌的ER、PR阳性率分别为60%和50%,第二癌的ER、PR阳性率分别为50%和40%,分别与同期单侧乳腺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和第二癌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0)和30%(6/20);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0)和40%(8/20);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2/20)和60%(12/20),它们与同期单侧乳腺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相关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ER、PR受体改变没有特异性,与单侧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仿,治疗上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70.
推拿整脊、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2004年来采用推拿、颈部整脊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