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01.
异烟肼利福平合用致大鼠肝损伤的实验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异烟肼、利福平单用与合用致大鼠肝损伤的情况并探讨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50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异烟肼 利福平组(RH组)及异烟肼组(H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m l/(kg·d)、异烟肼50 mg/(kg·d) 利福平50 mg/(kg·d)、异烟肼50 mg/(kg·d),每日一次定时空腹灌胃。第14天和28天分批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变化,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 IL)、直接胆红素(DB IL)水平以及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H组大鼠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差异有显著性,H组大鼠血清转氨酶升高差异也有显著性,但胆红素升高差异无显著性。与第2周RH组比较,第4周RH组胆红素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与第4周RH组比较,异烟肼组大鼠血清AST、TB IL、DB IL升高差异有显著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仅RH组大鼠肝匀浆MDA升高、SOD、GSH-PX降低差异有显著性,与第4周RH组比较,异烟肼组MDA升高、SOD、GSH-PX降低差异有显著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H组和H组大鼠肝脏炎症活动度计分增加,但仅RH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异烟肼和利福平两药合用肝毒性较单用异烟肼明显,两药合用的肝毒性并未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异烟肼和/或利福平致肝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脂质过氧化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2.
法莫替丁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法莫替丁大鼠肠吸收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和在体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法莫替丁的浓度。结果法莫替丁在肠道各部位的吸收速率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顺序下降,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500±0.0045、0.0435±0.0038、0.0410±0.0034、0.0252±0.0045/h。结论法莫替丁在肠道的吸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CYP2E1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模型组、MT低剂量组、MT中剂量组、MT高剂量组予高脂饮食12周,各MT干预组依次给予MT(含≤1%无水乙醇)2.5 mg·kg-1·d-1、5.0 mg·kg-1·d-1、10 mg·kg-1·d-1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含1%无水乙醇)腹腔注射,12周末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生化法测定肝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同醇(T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值,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CYP2EI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呈中-重度脂肪变性,肝匀浆TG、TC、MDA值明显升高(P<0.01);肝匀浆SOD、GSH-Px明显降低,CYP2F1表达强度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各MT干预组肝脏病理变化逐渐改善,肝匀浆TC、TG、MDA值逐渐降低,肝匀浆SOD、GSH-Px活力则逐渐升高,MT高剂量组肝脏CYP2E1表达减弱(P<0.05).结论 MT能显著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CYP2E1的表达,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调查克罗恩病(CD)患者接受电离辐射暴露的剂量水平,探讨暴露于高水平辐射剂量CD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CD患者230例,按照蒙特利尔标准进行分型,按照标准化量表回顾性计算每位患者的累计有效剂量(CED),高水平辐射剂量定义为CED≥50 mSv.以CED≥50 mSv的患者作为高水平辐射剂量组,并以同期CED<50 mSv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CD患者暴露于高水平辐射剂量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CT肠道显像和腹盆腔CT检查分别占总辐射剂量的52. 1%和39. 6%,合计占总辐射剂量的91.7%,每位患者的平均辐射剂量为 34. 07(95% CI: 30. 845 ~ 37. 304) mSv,共计有 51 例(22.2%)CD患者的CED≥50 mSv.病程长,有CD相关手术史,回肠型,狭窄或穿透型患者,在其病程中接受了更高剂量的辐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狭窄或穿透型(OR=3.711,95% CI:2. 239 ~ 6. 151,P<0. 001),使用硫唑嘌呤(OR=4. 218,95% CI: 1. 221 ~ 14. 579,P=0. 023)是 CD 患者暴露于高水平辐射剂量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超过1/5的CD患者暴露于高水平电离辐射,且主要是由CT检查所致.狭窄或穿透型,使用硫唑嘌呤是CD患者暴露于高水平辐射剂量下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诊疗及随访中监测每位CD患者接收的辐射剂量,减少不必要的CT检查,或改用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如MRE)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评价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前后胃肠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多潘立酮为对照药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 ,共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 4 2例 ,其中试验组 2 1例 ,予盐酸伊托必利5 0mg ,3次 日 ,对照组 2 1例 ,予多潘立酮 10mg ,3次 日 ,疗程均为 4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钡条检测胃排空功能、测定空腹血浆胃动素、胆囊收缩素水平。同时设有正常对照组。结果  1 临床症状改善 :盐酸伊托必利及多潘立酮治疗 4周后均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有助于胃癌前病变随访中定位活检.我们采用内镜下粘膜内注墨法标记43例胃癌前病变,探讨了注墨法注射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发现用生理盐水按1:10和1:100比例稀释印度墨水,可减少墨水对组织的刺激,并可保证墨点标记清晰持久.墨点标记存留时间达16±8月(11~25月).粘膜内墨点清晰,大多数呈点状(38/43),不影响病变粘膜观察.注墨处无增生和坏死等组织反应,碳素颗粒大多数局限在粘膜固有层中(12/14).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观察消化性溃疡及溃疡并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材料和方法: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系我消化科住院病人。以纤维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且均为溃疡活动期。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2.4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胃溃疡13例;溃疡直径<1.0cm 23例,>1.0cm 7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5  相似文献   
108.
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关系。方法 对12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肝损害型(内脏损害型)。各临床类型均首先有胃肠道症状,脏器严重损害可在“假愈期”后出现。结论 因无特效解毒剂,及早洗胃彻底清除毒物是救治关键。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对症治疗,预后好。肝损害型如导致多脏器损害,预后差。腹膜透析对毒蕈所致急性肾衰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人类表皮生长因子(hEGF)与胃粘膜完整性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检测正常人、慢性浅表性胃炎(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愈合期)等四组病人血、尿、胃液中的hEGF含量。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活动期)和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病人上述三种体液中的hEG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和消化性溃疡(愈合期)病人(P〈0.05),而正常人与消化性溃疡(愈合期)病人的hEGF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说明  相似文献   
110.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清CA50和CA19-9免疫放射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清CA50和CA19-9免疫放射分析(IRMA)的诊断价值,探讨CA50和CA19-9联合检测模式的合理性。方法:IRMA方法检测149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与对照组血清CA50和CA19-9,比较分析2项检测结果张临床诊断价值指标。结果:带瘤生存组血清CA50和CA19-9单独和联合检测的阳 生率显著高主后无 和良性疾病组,其中肝物胰腺肿瘤患者的阳性率最高。CA50和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