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23篇
  免费   2513篇
  国内免费   1414篇
耳鼻咽喉   294篇
儿科学   741篇
妇产科学   358篇
基础医学   1652篇
口腔科学   454篇
临床医学   7213篇
内科学   3550篇
皮肤病学   302篇
神经病学   643篇
特种医学   14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2925篇
综合类   13154篇
预防医学   5854篇
眼科学   410篇
药学   5173篇
  46篇
中国医学   4615篇
肿瘤学   1306篇
  2024年   235篇
  2023年   833篇
  2022年   846篇
  2021年   776篇
  2020年   840篇
  2019年   913篇
  2018年   1073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881篇
  2015年   903篇
  2014年   2407篇
  2013年   1902篇
  2012年   2398篇
  2011年   2631篇
  2010年   2440篇
  2009年   2379篇
  2008年   2140篇
  2007年   2386篇
  2006年   2188篇
  2005年   2236篇
  2004年   1885篇
  2003年   1790篇
  2002年   1415篇
  2001年   1386篇
  2000年   1450篇
  1999年   1406篇
  1998年   1286篇
  1997年   1212篇
  1996年   1124篇
  1995年   893篇
  1994年   845篇
  1993年   661篇
  1992年   658篇
  1991年   548篇
  1990年   503篇
  1989年   419篇
  1988年   271篇
  1987年   228篇
  1986年   177篇
  1985年   185篇
  1984年   154篇
  1983年   125篇
  1982年   100篇
  1981年   86篇
  1980年   67篇
  1979年   49篇
  1978年   23篇
  1964年   22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目的 研究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周围血CD4^+CD45RO^+T细胞表达IL4及IL-13的情况及CTLA4-Ⅰg对其影响。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CD4^+CD45RO^+T细胞产生IL-4和IL-13的水平及CTLA4-Ⅰg对其影响。结果 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CD4^+CD45RO^+T细胞分泌IL4、IL-13增多,IL-13增多较IL-4更为明显(P〈0.01),CTLA4-Ⅰg可有效抑制老年哮喘病人CD4^+CD45RO^+T细胞分泌IL-4和IL-13(P〈0.01)。结论 CD4^+CD45RO^+T细胞产生的IL-4和IL-13在老年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CTLA4-Ⅰg可有效抑制IL-4和IL-13的分泌。  相似文献   
22.
癫痫是以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灰质神经元群突然过度重复异常放电、大脑功能暂时性失常的一种综合症。其发作具有突然性、暂时性和反复性。发作时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感觉障碍、肢体抽搐、行为异常或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祖国医学将癫痫分为癫症和痫症两种,痫症也称“羊痫风”或“羊角风”。在近八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药制剂癫痫散对各种癫痫进行治疗,尤其是对临床表现为:大发作、小发作及失神样发作的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9例患者均除非先天脑部严重病变如先天大脑发育不全、脑积水等。其中未服西药组15…  相似文献   
23.
脊髓损伤大鼠的阴茎海绵体肌电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海绵体肌电图诊断脊髓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300~400 g)分成:对照组、T9和L6损伤组(每组8只)。损伤脊髓1周后,用肌电图仪采集注射阿朴吗啡前后阴茎肌电数据,采集频率20~3 000 Hz、扫描速度5 ms/d、灵敏度10 μV/d。用t检验方法分析统计数据。结果对照组使用阿朴吗啡10 min均方根振幅为(5.60±0.89)μV, 大于T9损伤组(3.60±1.14)μV(P<0.05);使用阿朴吗啡前、使用后5 min和10 min高/低功率比均为0.05±0.03,小于L6损伤组0.13±0.04、0.15±0.07、0.13±0.07(P<0.05)。T9损伤组使用阿朴吗啡后5 min和10 min平均频率分别为(122.40±47.99)、(151.80±76.42)Hz,较L6损伤组(278.83±118.66)、(265.00±81.35)Hz低(P<0.05)。结论海绵体肌电图对脊髓性勃起功能障碍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4.
氮芥是免疫抑制剂的一种,其作用就是抑制机体抗体的生成,从而达到治疗肾炎的目的,在我科一直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但它的毒性反应较大,尤其是胃肠反应较明显,接受治疗的患者非常痛苦,我科2005年对在我科接受氮芥治疗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经实验进行比较,患者痛苦明显减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超低位直肠癌内括约肌切除的根治效果及肛门功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距肛缘<5 cm的超低位直肠癌,因为远切缘低于齿状线,需切除部分或全部内括约肌,称之为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此类手术的根治效果和肛门功能结果目前研究较少.本文介绍13例ISR的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结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内一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并在肿瘤免疫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树突状细胞在荷瘤宿主体内的功能变化以及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的种类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部分胃体-窦部代膀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代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膀胱镜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男17例,女13例。年龄21—69岁,平均55岁。原发病为膀胱癌24例,结核性膀胱挛缩6例。结果术后新膀胱贮尿功能良好,患者经尿道排尿,膀胱容量280—580ml,平均385ml;最大尿道压20—60cm H2O,平均49cm H2O;充盈期膀胱压5—15cm H2O,平均12cmH2O;最大膀胱压35—65cm H2O,平均55cmH2O;排尿期最大膀胱压28—60cm H2O,平均46cm H2O;最大尿流率10~28ml/s,平均18ml/s;剩余尿量5~85ml,平均20ml。随访9个月一24年,平均8.2年,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无输尿管返流,无尿失禁及肾功能损害。4例出现会阴部、膀胱区疼痛;5例出现遗尿,术后3—6个月逐渐缓解;1例因膀胱结石再次手术。术后3.5年膀胱肿瘤复发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结论部分胃体一窦部代膀胱术后并发症少,相关生理指标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8-2005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0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理类型分为甲状旁腺腺瘤组208例,甲状旁腺增生组52例及甲状旁腺腺癌组20例。结果 腺癌组中男性高于另外2组(P〈0.05)。增生及腺癌组中骨畸形、骨软化比例较低,增生组骨吸收、病理性骨折比例低于腺瘤组;胃肠道症状、多饮多尿及泌尿系统病变在腺癌组中高于另外2组(P均〈0.05)。血总钙(TCa)、血游离钙离子(ICa)及24h尿Ca在腺癌组显著高于腺瘤组及增生组(P均〈0.01),在腺瘤组与增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高钙危象的比例在腺癌组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1)。腺癌组病灶重量高于增生组,腺瘤组病灶直径小于增生组(P均〈0.05)。结论 在本组病例中,腺癌组男性比例较高,泌尿系统病变更为多见,出现高钙危象的比例显著增高,术后复发的比例较高。增生组骨骼系统病变相对较轻,其病变甲状旁腺重量低于腺癌与腺瘤组。  相似文献   
29.
胡安静 《解剖与临床》2006,11(3):215-215
Colles骨折是指桡骨下端2~3cm以内、骨折远端向背及桡侧移位的骨折.本院门诊于1994年1月至2005年4月共诊治Colles骨折240例,其中40例关节内骨折,经闭合复位后,关节面的移位仍大于2mm者,收住院手术治疗;门诊复位满意的200例患者中186例获得随访,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0.
下消化道出血以息肉、肿瘤、急性肠病及血管畸形多见,而急性出血往往是血管破裂所致。我院于2001年至2002年收住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经输液输血一般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立止血灌肠,经过精心护理治疗,效果较好,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