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3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673篇
内科学   182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888篇
预防医学   451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450篇
  6篇
中国医学   383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文题释义: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股骨颈骨折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约占全部髋部骨折的50%。空心钉内固定依然是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方式,且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术后股骨头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股骨颈短缩: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股骨颈短缩的现象,甚至造成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背景:空心钉内固定目前是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方式,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股骨颈短缩的现象,甚至造成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临床特点、预后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成都地区3家骨科医院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并获得完整术后随访信息的11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以术后股骨颈短缩作为预后观察指标,记录患者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主要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性别、年龄、Garden分型、Garden指数、骨密度T值、Singh指数、受伤至手术时间、负重时间等因素与术后股骨颈短缩的相关关系,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股骨颈短缩发生率为48.6%(54/111),其中股骨颈短缩10-19 mm的发生率为31.5%(35/111)、股骨颈短缩≥20 mm的发生率为5.4%(6/111);②股骨颈短缩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术后6个月内,占76%;③股骨颈短缩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下地负重时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和跛行,股骨颈短缩的临床表现分析结果显示,颈短缩组以中度疼痛为主(67%),无短缩组以无疼痛/轻度疼痛为主(86%);颈短缩组髋关节活动受限的发生率高于无短缩组(68% vs. 21%),颈短缩组患者跛行的发生率高于无短缩组(61% vs. 18%),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 0.05);④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骨折Garden分型为Ⅲ,Ⅳ型、Garden指数为Ⅲ,Ⅳ级、骨密度T值≤-2.5、负重时间≤2个月是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发生股骨颈短缩的独立危险因素,说明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后存在很高的股骨颈短缩发生风险,而发生时间主要集中术后6个月内。 ORCID: 0000-0002-4430-4394(牟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2.
黄芳  全健  刘金明  梁春燕  韦川妹  谭雪玲 《全科护理》2020,18(10):1221-1224
[目的]探讨如厕体验结合凯格尔运动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宫颈癌病人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病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如厕体验结合凯格尔运动。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膀胱功能、尿潴留发生情况、疼痛评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自主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残余尿量、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如厕体验结合凯格尔运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干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帮助病人回归正常排尿方式并顺利自行排尿,提高病人舒适度,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谵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ICU于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谵妄及生活质量评分.结...  相似文献   
124.
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肺炎患者肺保护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急性重症肺炎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将105例急性重症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2次/d,观察患者的临床病情改善情况,常规检测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51例治疗组患者中,39例显效(78%),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T、RR、HR和WBC治疗后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治疗后3天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6天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及其各种炎性反应指标,对炎症引起的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5.
护理教学查房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教学查房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护理教学查房的内容、形式、性质等方面对其进行分类,进而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指出目前最常见的查房形式有3种,即以PBL为基础护理教学查房、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教学查房、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查房。在此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护理教学查房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6.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失眠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郑敏  俞申妹 《护理与康复》2007,6(4):268-269
总结心脏起搏器术后的失眠原因及护理对策.体位不适、心理因素、术后切口疼痛、排尿困难等是导致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通过应用护理垫、缩短卧床时间、加强心理护理、疼痛评估和治疗、指导训练床上仰卧位排尿等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7.
大动脉顺应性与左室壁肥厚密切相关。我们采用超声法检测各期高血压患者的主动脉顺应性,表明它与高血压的病情有关。本文报道它与左室肥厚之间的关系。对象:(1)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男86例,女44例),年龄25~74岁(平均56±12岁)。经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易除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严重心律失常。(2)选择血压正常的健康者80名(男50名,女30名)作为对照组,年龄25~80岁  相似文献   
128.
目的通过疟疾病例个案调查分析,了解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疫情态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98-2003年以来填写完整的疟疾个案调查表,按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统计。结果1998-2003年共328例,本地感染病例156例,占47.56%,输入病例172例,占52.44%。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但5~10月病例最多占64.94%。男性占70.43%,女性占29.57%。年龄以青、中年为主占82.32%。职业以农民发病最高占85.98%。结论疟疾疫情趋于稳定,年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本地感染病例高度分散。发病高峰季节依然存在。发病以青、中年男性农民为主。  相似文献   
129.
目的了解实施巩固措施后的远期效果和消除丝虫病后的流行动态。方法拟订全市消除丝虫病后监测方案,开展横向监测、纵向监测和重点人群监测。结果全市13个丝虫病区、县横向监测25个村,血检16105人,解剖致倦库蚊21668只,纵向监测点累计血检10483人次,解剖致倦库蚊6912只,均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和含人体幼丝虫感染蚊。全市重点人群监测原微丝蚴血症者3464人,流动人口9295人,应征青年9221人,亦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结论消除丝虫病后,重庆市内源性传染源存在的可能性极小;实施巩固与净化措施后远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0.
隐孢子虫病动物模型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孢子虫病可致人和多种动物的腹泻等症状,是一种人兽共患原虫病,给人类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建立稳定、持续的动物模型可以帮助寻找合适的控制方法和治疗药物。现就隐孢子虫的动物模型、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