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阿尔茨海默病(AD)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所用药物包括抗氧化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脑代谢激活剂和绿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GTPs)等.近年来,研究表明GTPs对帕金森病(PD)及AD等神经变性疾病具有防治作用.本文就GTPs对AD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 期或老年前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大脑普遍萎缩,神经突触和神经元缺失为最早出现的改变,其病理 特征为以神经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 NFTs)、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on,Aβ)沉积 所导致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形成及神经元缺失为主要表现[1].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β-淀粉样肽(Aβ)对人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突触素(Syn)、发动蛋白Ⅰ (Dyn Ⅰ)及衔接蛋白180(AP180)表达的影响。 方法 分别应用0.01、0.1、1、2及5μmol/LAβ1-42处理SH-SY5Y细胞,对照组细胞不加任何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 检测0.5、1μmol/L Aβ1-42处理组及对照组细胞Syn、DynⅠ和AP180蛋白表达,RT-PCR检测1 μmol/L Aβ1-42处理组及对照组细胞Syn、DynⅠ和AP180 mRNA表达。 结果 0.1 μmol/L Aβ1-42处理细胞即可出现细胞增殖率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负性相关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0.5 μmol/L Aβ1-42处理细胞可见DynⅠ蛋白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μmol/L Aβ1-42处理细胞可见Syn、DynⅠ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见AP180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发生改变。 结论 Aβ1-42可引起人SH-SY5Y细胞Syn和DynⅠ表达降低,该改变可能与AD发病中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l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比较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MMSE总分高于对照组(t=3.157,P=0.040);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6.152,P<0.001)。结论 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5.
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又称Devic病或Devic综合征,主要特点是合并有视神经与脊髓的脱髓鞘性病变,以往应用常规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疗效大多不满意,常遗有失明、肢体瘫痪甚至死亡,近年来我们对12例较重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进行了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ethylprednisolone pluse therapy,MPPT),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井沆  肖雁  官志忠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2):148-153,161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诱导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鉴定并移植至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BMSCs,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期BMSCs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鉴定BMSCs,用含10 μg/L bFGF的L-DMEM及含200μmoVLBHA、2% DMSO的无血清L-DMEM诱导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分化细胞的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以确定其分化特性;用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标记分化好的细胞,移植到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复制的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侧脑室内,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rdU表达以反映移植BMSCs在大鼠脑内的生长情况,Mom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大鼠BMSCs可通过贴壁筛选法成功分离并在体外大量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BMSCs第5代表面标志可达90%以上,细胞表型CD90、CD29、CD44表达阳性,CD45表达阴性;bFGF/BHA诱导BMSCs分化后有Nestin和NSE表达,分化细胞具有神经细胞的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rdU成功标记诱导后的BMSCs,并可在移植大鼠脑内检测到BrdU标记阳性细胞.结论: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大鼠BMSCs,生长稳定、可多次传代,bFGF/BHA可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元细胞,BMSCs成功移植到VaD大鼠,BMSCs有望为神经疾病细胞移植治疗提供丰富、易得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47.
曹颖  廖媛  肖雁  Rivka Ravid  官志忠 《重庆医学》2011,40(32):3227-3229
目的探讨不同聚集形式的β-淀粉样肽(Aβ)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发动蛋白Ⅰ(DynⅠ)和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聚集形式的Aβ1~42处理SH-SY5Y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DynⅠ及Syn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0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及8例老年同龄对照者尸解后脑海马结构中β-淀粉样肽寡聚体(AβOs)表达水平。结果 Aβ单体或Aβ纤丝体处理SH-SY5Y细胞未见DynⅠ及Sy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变化,AβOs处理细胞可见DynⅠ及Sy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AD患者海马及内嗅区皮质神经元内AβOs的表达显著高于老龄对照者(P<0.05)。结论细胞内表达的AβOs可能是引起AD患者脑中网格蛋白内吞调节蛋白———DynⅠ表达下降及突触丧失的主要Aβ神经毒性形式,该改变可能与AD发病机制中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48.
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谈医生的责任与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维系良好的医疗秩序和环境的基本保证,是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所在;加强正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正确认识和谐医患关系、医生的责任与义务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NLR及IL-33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NLR水平低于治疗前,L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N、NLR水平低于对照组,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33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贵州省从江县侗族、威宁县彝族、荔波县瑶族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s)多态性。方法在隔离自然人群(从江县侗族108人、威宁县彝族104人、荔波县瑶族109人)中,采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GSTP11578(A→G)基因多态性。结果贵州省从江县侗族、威宁县彝族、荔波县瑶族的GSTM1和GSTT1纯合缺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6%~71.2%、39.4%~72.5%。其GSTP11578(A→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A为63.3%~75%、AG为23.2%~35.8%、GG为0~1.9%。等位基因频率:A为81.2%~86.6%,G为13.4%~18.8%。结论GSTT1基因型频率在贵州从江侗族、威宁彝族、荔波瑶族中存在差异,其分布特征可能与人群中不同种族以及同一种族不同民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