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68例结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 68例患者中肿瘤位于乙状结肠40例,降结肠18例,升结肠6例,横结肠4例,;一期切除吻合52例,单纯切除,近端造瘘,二期吻合10例,无法切除行近端肠腔造瘘6例。术后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16例,液化2例,切口裂开4例。结论重视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0年~2007年我院对110例在术前通过B超或内镜超声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与同期100例开腹手术者比较. 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胆总管Ⅰ期缝合46例,置T管引流64例.开腹组均置T管引流.2组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出血),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同样可起到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微创效果, 如能在取净结石的情况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 微创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热休克蛋白90α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α在人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46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HSP90α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检测结果。结果HSP90α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6%,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21.7%);胃癌组织中HSP90α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等无明显相关性。HSP90α在肿瘤浸润至肌层或越过肌层者的阳性表达率(89.5%)明显高于肿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者(50.0%)。淋巴结转移7个以上(即N2、N3期)的病例中HSP90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为N0和N1的病例(96.2%vs65.0%,P〈0.05);TNM分期Ⅲ、Ⅳ期阳性表达率也要高于Ⅰ、Ⅱ期(92.9%VS66.7%,P〈0.05)。结论HSP90α在胃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且在浸润深的肿瘤或淋巴结转移多和越晚期的胃癌组织中表达越高。提示HSP90α可作为胃癌预后判定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壁悬吊式非气腹装置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非气腹(n=37)与CO2气腹(n=38)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即时动脉血气分析、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血ACTH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气腹组手术时间(34.2±7.7)min显著短于非气腹组(46.7±16.8)min(t=-4.160,P=0.000),气腹组术中出血量(10.4±2.0)ml显著少于非气腹组(14.8±7.2)ml(t=-3.627,P=0.000)。术后即时动脉血气分析、术后住院时间[气腹组为(3.7±0.7)d,非气腹组为(3.9±1.2)d,t=0.884,P=0.379)]和术后第1天ACTH(气腹组中位数为5.66pmol/L,非气腹组中位数为5.48pmol/L,Z=0.748,P=0.4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非气腹组37例中有20例出现了右季肋部皮下气肿,气腹组无此并发症出现。结论腹壁悬吊式非气腹装置安全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好,并可避免气腹手术的相关并发症,拓宽了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具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局部麻醉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组在局部麻醉(局部麻醉组,73例)和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腰硬组,77例)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结果 手术后两组患者原有症状均得到满意改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局部麻醉组与腰硬组分别为(4.8±1.1)d与(6.8±1.1)d、(3980±639)元与(5128±728)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9.6%、2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疼痛指数、肛门失禁和瘙痒、术后残留皮赘和术后痔脱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局部麻醉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安全可行,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优于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发生尿潴留几率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2000年~2007年我院对110例术前通过B超或内镜超声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同期100例开腹手术者的疗效。结果2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胆总管Ⅰ期缝合46例,置T管引流64例。开腹组均置T管引流。2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微创优势,取净结石的情况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微创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Her-2 的基因扩增比例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法检测62 例胃癌组织中Her-2 基因扩增状态,结合临床病理及总生存率,分析Her-2 基因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62 例胃癌组织中Her-2 阳性10 例(16.1%),阴性52 例(83.9%).Her-2 在胃癌组织中基因扩增与患者病理T 分期、N 分期、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有关(P 〈 0.05); 而与性别、临床发病年龄、部位、CEA 增高(〉 5 μg/L)、脉管受侵无关;Kaplan-Meier 分析显示Her-2 基因扩增阳性组患者生存时间较阴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胃癌原癌基因Her-2 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5 年生存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回顾性总结4年间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胃瘫综合征(PGS)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10例胃瘫综合征,均发生于术后6~8d,肛门已排气,并已进流质饮食之后。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恶心、呕吐频繁,体查上腹有时可见胃形,胃有振水音,肠鸣音减弱。胃镜、X线胃肠道造影检查发现无胃肠道梗阻。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洗胃,同时进行肠外营养(TPN),并予胃动力药物治疗后,患者均于术后4~6周内得到恢复。笔者经验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X线胃肠道造影或胃镜检查可确诊PGS;采用非手术治疗可痊愈,而无需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膈疝是一种易被延误诊断的疾病,常因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自1992年1月~1995年8月我们共收治10例,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6~42岁,其中因锐器致开放性胸腹损伤4例,闭合性钝挫伤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均在6小时内。胸腹联合伤并发胃肠穿孔3例,合并小腿骨折1例,合并肝破裂2例,血胸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方法 总结17例合并肺结核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11例术前2周及术后予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后均能安全渡过围手术期;1例术后第8天死于呼吸功能衰竭。有6例完成6个月的化疗,无结核扩散表现。5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术前未服用抗结核药物;有1例在术后第3个月化疗时出现结核复发。结论 合并肺结核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经过正确的处理,可限期手术并进行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