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 临床资料患者何××,女性,49岁.4年前因反复便血行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直肠癌.于1996年1月在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出现肛门胀痛,排便困难4 d,于2000年4 月17日在我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直肠腹膜反折以下约5cm处有5 cm×5 cm的肿块 ,漫及整个直肠壁,肿瘤侵犯浆膜,无法切除,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术,术后恢复好.18日行化疗,申请备血.在交叉配血时与ABO血型相同的献血者的血样在BioVue抗人球蛋白配血中主侧发生凝集,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天疱疮的治疗主要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由于应用剂量大,疗程长,副作用多,我们加用手工置换血浆加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寻常型天疱疮一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病史摘要 患者,杨某,女,18岁,住院号186742。患者自述  相似文献   
93.
免疫性血型抗体引起的迟发性溶血反应,常发生于输血1~2周以后,易被漏诊,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陈某,男,37岁.自1989年入夏以来,全身皮肤常出现大小不等紫瘢,12月28日因贫血在厂医  相似文献   
94.
郭永芳  肖瑞卿 《重庆医学》1994,23(4):236-236
笔者对重庆市48名汉族O型献血者血清以及两批ABO定型血清中O血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
肖瑞卿  林武存  许聃  张红  隆晓秋 《重庆医学》2006,35(12):1064-1065
目的解决人源抗-M试剂血清制备困难,节约N型红细胞。方法(1)将A、B型含有抗-M抗体的两种血浆混合;(2)将混合后血浆置-30℃冰箱,冰冻48~72h后取出,置4℃冰箱解冻,当血浆化到1/4时将塑料袋消毒,用塑料接头联接另一空袋,有冰的血浆放在上面,空袋在下面,大约流到80ml时,开始检测凝集强度;(3)用AN型10ml、BN型压积红细胞5ml加入吸收浓缩后血浆30ml混匀,置37℃30min吸收不完全抗-A、抗-B抗体,取出置4℃20min吸收完全抗-A、抗-B抗体。结果经过稀释中和后的血浆,抗-A、抗-B抗体效价从1∶32下降到1∶2与±;经浓缩吸收后,抗-M抗体效价从原来的1∶4上升到1∶8,凝集积分从23分上升到42分,这样保证原液与1∶2的凝集强度在 。鉴定结果更好观察。结论该方法既稀释中和了抗-A、抗-B抗体;通过浓缩又提高了抗-M抗体效价,节约了大量的红细胞,抗体效价及特异性符合抗-M试剂血清要求。  相似文献   
96.
肖瑞卿  林武存  曾杰  许聃  陈英  胡建 《重庆医学》2007,36(24):2473-2474
目的通过对Rh(D)阴性献血者的试验检测,了解DEL表型。方法用盐水法、木瓜酶法3家试剂检测RhD(-)及其RhCcDE4个因子;阴性者用谱细胞进行抗体筛查;红细胞用抗-D作吸收放散试验,观察试验结果;吸收前、后抗-D抗体检测其效价。结果无偿献血者16935例,其中Rh(D)阴性75例,占4.42%;吸收放散试验:75例经吸收放散试验检测,阳性标本47例、占62.67%,阴性28例;吸收前、后抗体效价比较:吸收后抗体效价不变的53例,效价下降的有22例。结论在鉴定Rh(D)阴性中,DEL表型应用血型血清学吸收放散的方法正确鉴定;在临床输血中,含有弱D与DEL的个体,反复多次输血后就有产生抗体的可能。含有弱D与DEL的个体,作为供者应该当成阳性.作为受者应该当成阴性,防止因输血产生免疫性抗体,引起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B型全血加入不同剂量O型全血后在37℃与室温条件下游离血红蛋白的变化,随机抽取4℃保 存24小时B型全血两人份,分别分装为60 ml,按不同比例加入O型全血9、12、15、18 ml置入1 00ml塑料血袋内 混匀后,分别放置在37℃孵箱和室温条件下,间隔15分钟摇动1次。分别在1、2、4、8和12小时留取标本做游离血 红蛋白检查。结果表明:B型全血加入不同剂量O型全血,在12小时内游离血红蛋白量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随 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不管是室温还是37℃条件下,1小时以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一袋B型全血在室温与37℃条件下 放置1-8小时无明显差别(P>0.05),到12小时P<0.001。另一袋在室温与37℃条件下放置1小时P>0.05,2 -8小时P<0.001,有明显差别。结论:在B型全血中加入O型全血,放置12小时不会引起游离血红蛋白升高。 在室温与37℃存放8小时后接近和超过存放2天的水平170.4 mg/L,这提示血液采集后应尽快置入2-4℃冷藏, 减少红细胞的分解代谢、衰老裂解而释放更多的FHb及其它代谢物质时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98.
新生儿期可有多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疾病,其中以母婴不合,特别是ABO血型不合引起者最常见,1984年~1990年我们共检测ABO新生儿溶血病阳性标本57例,分析如下。 1 资料 本组57例均由我科血清学检查确诊,经我院儿科和妇产科诊断治疗证实。例表如下:  相似文献   
99.
HIV经输血传播的防范与献血跟踪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预防窗口期献血者导致输血传播HIV的方法.方法分析HIV感染窗口期的特点;论证献血跟踪策略(即血站采血后并不立即发出,而是将血液储存起来,并跟踪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到1个窗口期之后的1次HIV检验结果,只有跟踪结果阴性才能确认所采血液合格,否则不能发出.)的优越性.结果无法通过革新检测技术来消除HIV感染窗口期;病毒灭活技术也不能完全避免HIV经输血传播;献血跟踪策略的实施需要依赖血液长期保存技术、献血者的理解支持和法规政策的许可,而且会花费更多的检测费用和血液存储成本.但是,这一策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掐断HIV经输血传播的渠道,还可以杜绝HCV、HBV等病原体经输血传播.结论献血跟踪策略是预防窗口期献血者导致输血传播HIV的有效方法,必然会赢得献血者和政策制定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0.
两种方法检查新生儿溶血病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用两种方法检测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分析二者之间有无差异.方法主要检测方法是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IgG试验、血清游离抗体检测及患儿红细胞放散液鉴定3项试验,用传统的抗人-IgG试验与戴安娜卡式系统比较.结果用抗人-IgG法检测210例,阳性51例,占24.29%.用卡式检测375例,阳性129例,占31.7%.结论采用两种方法,对3项试验中游离抗体鉴定与放散液鉴定的结果比较,卡式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的抗人-IgG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且易保存,灵敏度高,能检测到十分微弱的抗原抗体反应和不完全抗体的存在.样本需用量少,有利于新生儿及少血样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