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肖晗 《中国校医》2021,35(11):867-869
目的 探讨基于“问候-自我介绍-过程-解释-感谢”(AIDFT)沟通模式的护理对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行全麻腹部手术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AIDET沟通模式。比较两组镇痛依从性、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的镇痛依从性评分为(5.46±1.26)、(5.22±1.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9,P=0.398);观察组干预后镇痛依从性评分为(8.41±1.25),高于对照组的(7.11±1.36)分,(t=4.561,P=0.002)。麻醉清醒时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5.63±0.55)、(5.72±0.54)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7,P=0.451);观察组术后48 h VAS评分(3.85±1.62)分,低于对照组的(4.85±1.26),(t=2.874,P=0.005)。观察组苏醒时间为(25.70±5.06)min、拔管时间为(13.11±3.02)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36±0.62)d,短于对照组的(28.11±5.78)min、(14.82±3.15)min、(2.96±0.96)d,(t=2.033、2.540、9.074,P值均<0.05)。结论 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实施AIDET沟通模式效果确切,能显著提升患者镇痛依从性,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恢复,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2016年11月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献,根据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采用Revman5.0软件分析危险比(H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用于评价CTCs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结果共纳入1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包括90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CTCs阳性患者445例,CTCs阴性患者4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TCs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OS)短于CTCs阴性患者[HR=2.31,95%CI(1.55,3.42),P=0.0001],其它生存时间包括(RFS,TPP,TTR)也短于CTCs阴性患者[HR=3.17,95%CI(1.66,6.05),P=0.0005]。针对不同的CTCs检测手段进行分析显示,使用RT-PCR和Cell search检测的患者中,CTCs阳性患者的预后更差[RT-PCR:HR=2.86,95%CI(1.09,7.49),P=0.03][Cell search:HR=2.55,95%CI(1.7,3.82),P0.0001],而用Flow Cytometry检测的患者两者预后水平未有统计学差异[HR=2.59,95%CI(0.97,6.89),P=0.06]。结论 CTCs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明显差于CTCs阴性患者,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外周血CTCs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统计其种类和阳性率,为临床医生能更好地为患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的UNICAP100过敏原分析仪检测特异性过敏原IgE,统计送该中心的11 728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结果和种类。结果在过敏性疾病中,吸入性过敏原(phad、hx2)和食入性过敏原(fx5/fx2)的阳性率较高,在吸入性过敏原中,以d1(户尘螨)、d2(粉尘螨)为主,h1(屋尘)、h2(户尘)其次,在食入性过敏原中,以牛奶、鸡蛋、鱼、虾类为主。接触性过敏原中,以蟑螂、猫毛、狗毛为主,在化学物品类中以乳胶过敏为主。结论过敏原种类非常多,临床查找过敏原的种类非常困难,建立常见过敏原过敏的种类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药制药企业为了能够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对策,实现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并且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该文通过对中药制药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探讨中药制药企业的现状和企业实行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鉴别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与肺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4年11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同期入院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肺炎组)40例及肺结核患者(结核组)42例的血清标本,并以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肺炎组血清PCT0.5 ng/m L的阳性病例共31例,明显高于结核组(P0.05);肺炎组的测定结果主要分布在阳性组(PCT0.5 ng/m L),阳性例数较其他两组显著升高(P0.05);肺炎组PCT、CRP、WBC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肺炎组患者PCT水平与CURB-65评分呈现正相关的关系(r=0.9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对鉴别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肺结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肖晗  吴旗  艾洪武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683-5685
目的:检测乙肝感染孕妇的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及所产新生儿脐血清HBV-DNA,探讨孕妇乙肝感染状况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寻找有效阻断乙肝宫内感染的措施。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2例乙肝感染孕妇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用Realtime-PCR法检测新生儿脐血清HBV-DNA。结果:"大三阳"和"小三阳"孕妇分别占64.90%和21.19%,"大三阳"组孕妇的新生儿脐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6.88%,明显高于"小三阳"组的1.02%。孕妇血清HBeAg阳性组的新生儿脐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6.27%,远高于阴性组的1.28%。结论:孕妇乙肝感染状况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密切相关,孕妇血清HBeAg可作为宫内感染发生的预测指标;HBeAg阳性妇女待HBeAg转阴后再妊娠,可大大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早期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脑缺血2 h模型组、脑缺血2 h再灌注1h模型组、脑缺血2 h+丹参酮ⅡA组、脑缺血2 h再灌注1 h+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以30 mg/kg灌胃,1次/d,假手术组、模型组用羧基纤维素钠代替。给药7 d后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NBS),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脑梗死区Bax、Bcl-2的表达,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试剂盒检测脑梗死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能明显降低梗死侧脑组织的细胞凋亡、脑梗死体积及Bax的表达,并能提高NBS评分、增加GSH-Px的活性及Bcl-2的表达,但对MDA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丹参酮ⅡA对大鼠早期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增加GSH-Px的活性清除氧自由基,从而抑制细胞凋亡降低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亚型2(AMA-2)、抗线粒体抗体亚型4(AMA-4)、抗线粒体抗体亚型9(AMA-9)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送该中心的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例32例检测自身抗体结果.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采用德国欧蒙试剂,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AMA-2、AMA-4、AMA-9采用德国欧蒙试剂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以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3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2、AMA-4、AMA-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2在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和优化血管紧张素II(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转分化模型的实验条件.方法:分别分离培养成年和新生C57BL/6小鼠的CFs,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至不同代数(P1~P4);无血清培养4 h后,更换为含不同浓度(0%、2%和5%)胎牛血清(FBS)的培养液,并给予AngⅡ(10-6 mol/L)...  相似文献   
20.
2017年5月26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张幼怡研究员团队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肖晗助理研究员与李昊博士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此研究围绕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所致心脏损伤机制展开,是从临床问题出发、在基础研究上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