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为了解新生儿硬肿症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的发病机理,各功能不全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围产期因素对MODS发展的影响,对本院161 例新生儿硬肿症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其中71例重症患儿均有2 个或2 个以上器官发生功能不全,出现最早最多的是循环系统,常导致DIC、肺出血死亡。早产、低出生体重是MODS发生的内在因素,寒冷、窒息、感染使病情加剧。MODS死亡率为59.1 % ,随累及器官数目的增多而升高。因此,为减少本病的发生,应加强围产期监测,防治窒息和各种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 3种不同方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6 0例急性ITP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 3组 ,Ⅰ组为一般剂量激素组 ;Ⅱ组为大剂量激素组 ;Ⅲ组为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IVIG)组 ,总疗程为 4周。结果 大剂量激素组和大剂量IVIG组使血小板上升至 30× 10 9/L所需时间与一般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而血小板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疗效 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大剂量激素和大剂量IVIG均可使血小板在短期内迅速升高 ,避免致命性大出血 ,有急救作用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107例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了临床分析,结合文献复习,着重对本病的病因、临床特点、早期对预后的估价进行了讨论,指出积极地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脑脊液(CSF)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表达水平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22例HIE患儿极期血清和CSF中sICAM-1表达水平,并在极期、恢复期进行NBNA评分,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HIE组患儿极期血清sICAM-1显著升高,经治疗后下降,sI-CAM-1表达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HIE极期,CSF中sICAM-1浓度高于血清(P<0.05).结论 sICAM-1在HIE中表达水平增高,可作为HIE早期诊断和评价脑损伤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从出院开始接受早期干预,定期随访,对照组仅进行常规体检和育儿指导,于纠正胎龄3、6、12月进行生长发育指标检测,出生第3天、纠正胎龄3个月、6个月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生长激素(GH)水平,1岁时所有患者行神经系统检查,计算两组脑瘫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体重明显重于对照组,身长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对照组(P〈0.01)。3个月时实验组血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G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6个月时实验组血IGF-1和G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岁时实验组脑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月龄早产儿血IGF-1水平与体重、身长呈正相关(P〈0.05),与MDI、PDI无相关性(P〉0.05)。而血GH水平则与体重、身长、MDI和PDI无相关性(P〉0.05)。6月龄早产儿血IGF-1、GH水平与体重、身长、MDI、PDI呈正相关(P〈0.05)。3月龄时两组早产儿血IGF-1与GH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11,P=0.41),6月龄时血IGF-1与GH水平之间有相关性(r=0.50,P=0.00)。结论早期干预能促进血清IGF-1、GH水平提高,从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及体格发育。IGF-1是生后早期调控生长发育的主要激素。GH-IGF-1轴可能在6月龄时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27.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soimmune neonatal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NTP)是获得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一种类型,临床上颇少见,其发病是由于母体产生的免疫抗体进入胎儿体内所致。本病最早是1873年由Dohrn所描述,随着免疫学和围产期医学的进展,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围外已有100余例的报道,据此作一综述,以引起产科和儿科医师的注意。一、病因和发病机理INTP是由于母子血小板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种免疫性疾病,由胎儿血小板的特定抗原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可能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疗效良好4例,中残5例,重残3例,死亡14例.结论 本组病例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平均时间为4.3 d.梗死部位主要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可增加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146(sCD146)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HSP患儿(急性期42例、缓解期39例)及健康对照组儿童(30例)外周血浆sCD146、sVCAM-1水平,比较HSP患儿急性期、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以及急性期肾脏受累组、无肾脏受累组之间的差异,并对HSP患儿急性期血浆sCD146与sVCAM-1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SP患儿急性期sCD146、sVCAM-1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缓解期sCD146水平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期sVCAM-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肾脏受累组sCD146、sVCAM-1水平高于无肾脏受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HSP患儿急性期血浆sCD146与sVCAM-1水平呈正相关(r=0.79,P<0.01).结论 sCD146与sVCAM-1在HSP和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动态监测HSP患儿血浆sCD146、sVCAM-1水平对于判定其病情发展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0.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在儿童不多见[1,2],且应用氟康唑(Fluconazole)治疗很少报道[2,3]。我科近几年收治2例,并应用氟康唑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结合复习文献,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61012岁。因反复头痛、呕吐、发热40天入院。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