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列举并剖析了一些农机期刊中的表达错误,包括名词术语错误、字母和符号错误、文字错误、物理量名称及其计量单位错误,以及表达形式错误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型肝炎人工肝术后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探讨改善预后措施。方法回顾总结120例重型肝炎人工肝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真菌感染的部位、影响因素、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120例人工肝术后患者中37例术后并发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0.8%。一次人工肝术后6例发生感染,多次人工肝术后31例发生感染。单一脏器真菌感染15例,死亡3例。多脏器真菌感染22例,13例死亡。结论人工肝术增加重型肝炎真菌感染的机会,多次人工肝更易并发真菌感染。多脏器真菌感染是影响重型肝炎息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氟康唑治疗全身真菌感染有效,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有助于改善真菌感染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我院对2000年3月至2008年9月急性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58例溶栓取得满意疗效,现作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41~72岁,平均59.5岁。心肌梗死部位:广泛前壁15例,前壁12例,前间壁11例,下壁10例,其他10例。发病时间:0~3h6例,3~6h24例,6~12h2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无溶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88例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资料,对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0.34%。88例患者感染的主要部位为:肺部(27.03%)、口腔(22.30%)、肠道(19.59%)、胆道(15.54%)。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患者占54.67%。在分离的病原菌株中,真菌比例最高,占55.24%,其中白色念珠菌占19.58%,热带念珠菌占14.69%。革兰氏阳性菌占23.78%,肠球菌占9.09%,葡萄球菌5.59%,链球菌4.20%;革兰氏阴性菌占20.98%,肺炎克雷伯氏菌占8.39%,大肠埃希氏菌占4.90%。真菌对二性霉素B最敏感,其次为氟康唑;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最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结论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感染发生率高,多部位及细菌混合感染多见。所分离的病原菌中,真菌比例最高,病原菌对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为降低人工肝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应尽量减少和避免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78例HBV DNA阳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分为ETV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ETV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内科综合治疗,并予ETC抗病毒治疗.检测两组肝功能、PTA、HBV DNA载量变化,记录不良事件.于第12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对ETV组有效与无效病例的基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TV组、对照组的基线特征相似.12周时ETV组治疗有效率56.41%,对照组33.33%(P=0.0405).重肝早期患者中,ETV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75),而中、晚期无明显差异(P=0.4687).ETV治疗有效与无效病例的基线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年龄、胆红素、HBV DNA载量以及病情分期、肝硬化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胆碱酯酶、甲胎蛋白水平及性别、腹水、HBeAg阳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V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ETV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应用可以提高疗效,但对中期和晚期的疗效可能没有影响.其疗效可能与年龄、重肝分期、岛焖厮健BV DNA载量、是否合并肝硬化有关.ETV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关系,了解其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部分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随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进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逐步升高,以HA、PCⅢ敏感性最高。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主要反映肝纤维化的活跃程度,并受到炎症活动的影响。以HA、PCⅢ诊断早期肝纤维化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发感染性休克的肝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在42例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外周血,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BD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表现为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及CD4 /CD8 T比值明显下降(P<0.01),与无并发症组比较,CD3 、CD4 T淋巴细胞均明显下降(P<0.05),但CD8 T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导致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无并发症组更紊乱,免疫功能更低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感染前均有接受人工肝治疗和使用广谱抗生素史。起病后均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的临床表现,咳黄白色黏液脓性痰多见;有左心衰表现6例,Ⅰ型呼吸衰竭5例;白细胞升高6例,胸部X线表现多为片状、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迅速发展到双肺野广泛实变。确诊依靠痰或肺泡灌洗液培养毛霉菌阳性。毛霉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87.5%)。7例患者接受抗真菌治疗,5例需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100%,存活时间为(6±3.5)d。结论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病起病急骤、进展快,呼吸道症状明显,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单用氟康唑治疗无效,预后差。临床上存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重型肝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应警惕肺毛霉菌病,应及早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消除真菌感染的诱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