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2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222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297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994篇
内科学   45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34篇
特种医学   250篇
外科学   355篇
综合类   1875篇
预防医学   752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918篇
  12篇
中国医学   731篇
肿瘤学   20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435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汪洋  聂红玉 《当代医学》2011,17(25):45-45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鼻窦炎与中鼻甲骨性结构有关的原因.方法 在鼻内镜功能性鼻窦手术中,观察100例患者中鼻甲骨性结构变异,探讨其与鼻窦炎发病原因的关系.结果 90%鼻窦炎患者具有中鼻甲的骨性结构变异.结论 中鼻甲的骨性结构变异是鼻窦炎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2.
自黄疸出血群赖型70091株钩体提取了红细胞致敏物(ESS)和脂多糖(L-LPS)两种抗原成分。将它们分别与脂质体组装,形成新的钩体免疫制剂。通过金地鼠的保护力试验和家兔的抗体反应的检测,研究两种抗原的免疫原性和脂质体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DPPC:Chol:DCP 脂质体能显著增强ESS的免疫原性。单纯ESS在每只地鼠40μg剂量时,只获36.7%的存活率,而脂质体-ESS则达到96.6%,并且这一活性依赖于ESS与脂质体在结构上的组装。该制剂还能增强家兔的抗体反应。此外,经脂质体-ESS制剂保护的存活金地鼠作肾培养,未发现有钩体带菌者。在本实验条件下,无论用单纯的或与脂质体组装的钩体LPS,直接免疫金地鼠,均未获得良好的保护力;然而用L-LPS免疫的兔血清对金地鼠则有良好的被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3.
对56名COPD及CCP患者同步进行了76次有心导管肺动脉测压术和TV-ceho、RVTI检测。相关、回归分析显示16项RVTI中与PAP相关性最好且呈正相关的参数是RIRT、C-D段、RICT和RPEP。筛选到应用TV-echo预测PAP的两个方程式:①PAMP~((kPa))=2.298765×RIR-T~(3407863)(SD=0.99,r=0.711,P<0.01),②PADP~((kPa))=0.667169×RIRT~(1.874)(SD=0.67,r=0.574,P<0.01)经校核与扩大验证显示能较准确地预测患者的PAP。  相似文献   
984.
目的 分析2008-2018年我国≤5岁儿童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特征,为制定针对性措施,减少死亡病例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从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2008-2018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人群特征、空间分布、诊断和报告情况及病原构成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8-2018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5岁儿童死亡病例3 646例,男性多于女性(1.82:1),以≤2岁儿童为主(87.71%)。2010年之后全国≤5岁儿童报告手足口病调整后的死亡率由0.87/10万下降至2018年的0.11/10万(APC=-23.20%)。2 523例实验室确诊的死亡病例中,2 323例(92.07%)为肠道病毒71型(EV-A71)感染,但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呈现增加趋势。死亡病例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M=2(P25P75:2~4)d,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M=3(P25P75:2~4)d。0~1岁、EV-A71感染、发病诊断时间间隔较长和居住地为农村是手足口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0年后,我国手足口病死亡水平呈下降趋势;死亡病例中优势病原仍为EV-A71,应加强死亡病例中非EV-A71和非CV-A16肠道病毒基因分型;西部省份、农村地区和小年龄组病例应当加强EV 71灭活疫苗接种宣传,提高诊断、救治及时性,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985.
应用肺阻抗血流图(IPR)、三尖瓣超声心动图右心时相和左心导管同步检测89例肺胀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动脉顺应性。并按中医辨证分4型进行比较,结果四组间cPAMP,ePAMR,iPAMP均呈递增性升高;Cpa呈递减性下降。提示肺胀各证型间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肺动脉顺应性呈规律性改变。同时对IPR、TV-echoRVTI无创推算PAMP进行考核,结果证实对群体有一定价值,可作中医肺胀客观指  相似文献   
986.
目的:研究苦参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建立苦参薄层色谱鉴别的专属性方法。方法:采用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超声处理样品,硅胶G板分离鉴别苦参中黄酮类成分。结果:薄层色谱检出苦参酮、苦参醇Ⅰ、三叶豆紫檀苷、高丽槐素和槐属二氢黄酮G,色谱斑点清晰,能有效提供苦参的鉴别特征。结论:方法可行,重复性好,专属性强,为完善苦参薄层鉴别方法提供了实验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7.
应用Meta分析有效估计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populationattributableriskproportion ,PARP)是总体人群中某种疾病归因于某种因素的暴露所引起的发病 (死亡 )占全部发病 (死亡 )的百分比 ,反映该因素所引起的发病 (死亡 )占全部发病 (死亡 )的比重。通过PARP可了解各危险因素对人群中某疾病的发病所产生的影响 ,亦即消除某危险因素后 ,所产生的对预防该疾病的效果将占有多大比重。它能够为卫生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 ,有着重要的公共卫生的实际意义。目前常用的估计PARP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全国人群抽样调查获得的人群总暴露率来估计 ;另一种是利用某地区…  相似文献   
988.
曹鸿雁  韩莹 《药学研究》2018,37(8):490-492
目的 发现2017年山东省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共性缺陷问题,探讨药品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风险点,为企业更加规范地实施GMP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7年山东省承担的药品GMP认证检查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企业需要关注机构与人员、确认与验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数据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质量风险,有针对性地改进提升。  相似文献   
989.
 现代认为,直肠癌细胞并不是抗拒射线的,此与过去的观点有所不同。无论是单纯放疗、辅助放疗还是对晚期肿瘤的姑息性放疗,都有一定疗效。辅助疗效是直肠癌放疗的主要形式,它可以增加肿瘤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治愈率,目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对放射治疗的一般概念、放射治疗和大肠癌放疗的历史沿革、大肠癌放疗的意义和适应证、加热放疗、放射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0.
目的通过主客观评价结合分析挥发性成分变化,筛选美洲大蠊去腥矫臭的炮制方法,研究去腥矫臭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制备美洲大蠊生品、醋炙品、酒炙品与麸炒品,采用志愿者感官评价法结合电子鼻系统评价美洲大蠊生品与炮制品的腥臭气味差异,筛选较优炮制品种类。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HS-SPME-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关键性腥臭气味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生品与炮制品挥发性成分差异,探究炮制去腥矫臭的作用机制。结果志愿者评分结果显示生品、醋炙品、酒炙品与麸炒品的平均评分分别为3.38、1.25、2.88与3.04。电子鼻结果显示,醋炙品、酒炙品、麸炒品与生品间的欧式距离分别为7.34、3.77、1.60,但醋炙品的散点分布方向与酒炙品、麸炒品方向相反,提示可能作用机制有异。整合分析主客观评价数据,确定醋炙为最优去腥矫臭炮制方法。ROAV法确认美洲大蠊关键性腥臭气味成分为3-甲基丁醛、己醛、壬醛、庚醛、癸醛、苯乙醛、(E,E)-2,4-壬二烯醛、2-戊基呋喃、(+)-柠檬烯、肉豆蔻醛。挥发性成分的PCA结果显示,4种炮制品可被明显区分开,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生品与醋炙品中存在7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己醛、棕榈酸、油酸、油酸乙酯、醋酸、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醋炙品含量较生品均有减少,其中关键性腥臭味成分己醛减少最为明显。结论醋炙为改善美洲大蠊腥臭气味的较优方法,其炮制机制是通过降低己醛等挥发性腥臭气味成分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