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哈尔滨地区健康人群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年龄变化规律,确定达到峰值骨量年龄段和各年龄段骨密度平均值,了解与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相关的因素.方法:①调查于2004-03/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完成,对1 631名健康人群进行测试,男817名,女814名,年龄20~89岁.②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型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受试者进行L2~4椎体正位、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受试者年龄20~89岁,每5岁为一年龄组,将其分成14组.记录:2~4正位椎体、股骨近端骨密度值.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多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①正常男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峰值年龄均在25~29岁.随着年龄增长,各部位骨密度逐渐降低,但腰椎骨密度在75岁以后有反弹现象.②正常女性腰椎骨峰值年龄在35~39岁,股骨近端骨峰值年龄在25~29岁,随着年龄增长,各部位骨密度开始下降,55~59岁为女性骨量丢失加速期(P<0.01).③哈尔滨地区各部位骨峰值稍低于北京地区,但高于广州、昆明地区.哈尔滨地区男性与女性腰椎骨峰值差异不明显(P>0.05),股骨近端骨峰值明显高于女性(P<0.01).④身高、体质量与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0.172~0.419,P<0.01).⑤L2~4椎体:男性下降12.1%,女性下降24.1%;股骨Ward三角区:男性下降41.6%,女性下降49.8%.结论:①男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峰值年龄在25~29岁,女性腰椎骨峰值年龄出现在35~39岁,股骨近端在25~29岁.②哈尔滨地区男性股骨近端骨峰值明显高于女性.③哈尔滨地区健康人群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峰值稍低于北京地区,但高于广州、昆明地区.④哈尔滨地区健康男性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腰椎骨密度在75岁以后有反弹现象,女性在55~59岁是骨量丢失的加速期.⑤哈尔滨地区健康人群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均与体质量和身高有关.⑥利用股骨Ward三角区评价骨密度状况比L2~4椎体骨密度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功能障碍的恢复作用,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的表达、血清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1]选择2004-01/05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6例,男2例,女34例,平均(32&;#177;12)岁.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0~4分:基本无活动;5~9分:轻度活动;10~14分:中度活动;≥15分:重度活动)为10~23分,均为活动期并伴有关节炎表现.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激素组17例,激素+来氟米特组19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1人为对照组,男4例,女17例;年龄20~45岁.纳入对象均知情同意.[2]记录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疼痛指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和21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粒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的表达,血清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抗核抗体滴度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分析活动期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表达、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与抗ds-DNA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的相关性.[3]两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并用直线相关分析检测样本间的相关性.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6例,健康者21人均进入结果分析.[1]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血沉: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4.403~8.008,P<0.01),激素+来氟米特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激素组治疗后(t=4.460,3.716,3.908,4.719,P<0.01).[2]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前明显高于对照组(t=4.767~5.536,P<0.01);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t=7.011,4.434,6.157,3.705,P<0.01).外周血粒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1:激素+来氟米特组和激素组治疗前明显低于对照组(t=3.090,2.859,P<0.01).[3]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程序性细胞死亡1表达与ds-DNA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弱相关性(r=0.393,0.375,P<0.05).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与ds-DNA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积分均呈正相关(r=0.569,0.397,P<0.05).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程序性细胞死亡1的表达及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均与病情的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来氟米特治疗能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的关节症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且能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异常状态.程序性细胞死亡1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均异常升高与病情活动密切相关,且两者之间有正相关,均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免疫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以哈尔滨地区自然绝经后妇女108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测量腰椎(L2-4)、股骨近端和桡骨远端的骨密度,分为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组、骨质疏松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利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检测ER-α基因的PvuⅡ和Xba Ⅰ的酶切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骨折组各部位骨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组与骨质疏松症组各部位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AKP在不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高、身高较高、月经初潮较早、钙制剂、牛奶饮用量、VD、体重指数大是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保护性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年龄早、绝经年限长、妊娠次数多、多产次、身高缩短为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与股骨颈、大转子及桡骨远端骨密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P基因型较Pp及pp型具有更低的骨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ba Ⅰ多态性与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文化程度高、身高较高、月经初潮较早、钙制剂、牛奶饮用量、VD、体重指数大是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保护性因素,绝经年龄早、绝经年限长、妊娠次数多、多产次、身高缩短为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与股骨颈、大转子及桡骨远端骨密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4.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病 ,狼疮肾炎 (lupusnephri tis,LN)是SLE最常见的最严重的脏器损害之一 ,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 ,但与免疫系统关系密切 ,一般认为是机体出现自身免疫反应 ,形成免疫复合物 (CIC) ,固定和活化补体释放的趋化因子吸引中性粒细胞 ,后者脱颗粒时释放炎症介质导致肾小球肾炎。CD32b是IgG的低亲和力Fc受体 ,可以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郎汉斯巨细胞、粒细胞、B细胞和血小板上表达[1 ] 。Timothy等[2 ] 证实在胎盘绒毛内皮上也有表达 ,在皮肤真皮血管内…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对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膝O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白芍总苷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组(A组)、单纯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组(B组).测量患者在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血清的NO、IL-1β水平.结果 用药4周后,两组NO和IL-1β的水平都有所下降,但白芍总苷治疗组NO和IL-1β下降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芍总苷能有效辅助改善膝OA患者的临床表现,降低NO和IL-1β的水平.  相似文献   
46.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临床特点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征,提高人们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从近5年病房收治的2816例60岁以上老年人疾病诊治中分析;从人们对骨质疏松症认识、掌握的程度分析;从中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及保健意识分析。结果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早期无特异症状及体征,当出现症状时也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早期就诊率及早期诊断率、防治率低,骨质疏松症和知识宣传教育不够普及。结论 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重视程度不够,早期就诊意识不高。积极在中老年人中乃至全社会人群中宣传普及骨质疏松症知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严重骨质疏松症(OP)对中老年人致残的临床特点,加强对OP早期预防和诊治意识及措施.方法应用美国LUNAR公司的双能量X线吸收骨密度仪(DEXA-DPA-MD型),对有严重腰背痛、肢麻无力、行走障碍、卧床病人测量腰椎、股骨、桡骨骨密度(BMD),拍摄X光片,结合临床表现分析严重OP致残率及死亡率.结果在48例OP病人中,严重OP占45.83%(22/48),在严重OP中,致残率为54.55%(12/22),致死率为18.18%(4/22).结论严重OP致残、致死率高,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必须加强OP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48.
李淅萌  聂英坤 《医学信息》2019,(22):24-26,42
结缔组织病(CTD)泛指结缔组织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感染及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其主要致病机制为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疾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随着风湿免疫学发展,多种新型炎症因子逐渐应用到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与疾病活动度评估中,这些新型炎症因子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本文将对NLR、PLR及RDW在CTD中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对CTD进行诊断和活动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8例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术与非手术、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方法,随访0.5年~1年.结果共90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愈合率达94.1%,骨折愈合时间为8周~16周,平均12周±3周.髋关节功能评价优66例,良14例,可8例,差2例.结论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相结合、中西医并用的治疗方案对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