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6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435篇
内科学   23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174篇
外科学   232篇
综合类   883篇
预防医学   342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538篇
  7篇
中国医学   422篇
肿瘤学   10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B超引导下一期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一期双通道的建立在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复杂性肾结石,术前根据X线片明确结石的状态,术中在B超引导下分别在中组后排肾盏和下盏建立皮肾通道。结果50例中下双通道均成功建立,手术时间1.5-3 h,平均2 h,术中出血50-150 ml,平均80 ml,无术中输血。术后住院时间7-14 d,平均10 d。45例结石取净,5例散在残石术后ESWL 1-3次排净。结论B超引导下一期建立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效果好,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2.
痹证多见寒湿证型,临床治疗多用乌头。李彦民主任医师应用乌头强调辨证准确,多用复方监制其毒性,主张建立乌头用量和煎煮时间的比例,对乌头的煎煮用法和服用注意事项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临床应用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3.
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常见病,但滑动性腹股沟斜疝仅占腹股沟斜疝的2~3%。由于术前诊断较困难,加之选用术式不当,常导致患儿术后并发症,且复发率高。现将我院10多年来收治的12例小儿滑动疝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我院于1970~1988年共收治12岁以下小儿腹股沟斜疝604例,其中12例为滑动疝(占1.98%)。12例中男孩6例,女孩6例。右侧10例,左侧2例。发病年龄在生后8个月在以内。入院手术年龄最小数天,最大8岁,平均手术年龄为2岁半。12例中9例曾有嵌顿史(5例行急症手术);3例(曾在外院手术),复发疝收入院。本组女孩肿块多位于鼠蹊部,男孩疝肿块位于阴囊内;术  相似文献   
34.
老年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是因患者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使脑微小动脉出现变性,坏死,产生微动脉血栓后,在脑组织中留有腔隙,使中枢神经系统多次,多处受损,患者出现多发性卒中,最后导致某些精神症状及痴呆。我院于1996-02~10共收治30例老年MID患者,现将对该病的预见性护理及特殊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60~80岁。其中,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者27例,占90%,反复卒中进入痴呆者23例,占对%;一次卒中起病者7冽(23%)。头部CT扫描:一处大片梗塞1例,二处梗塞者3例,三处以上者24…  相似文献   
35.
异丙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异丙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MECT)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4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硫喷妥钠组 ,每组 17例 ,每例完成 1个疗程 6次MECT治疗 ,每组完成 10 2人次治疗 (n =10 2 )。每次治疗时 ,异丙酚组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 ,硫喷妥钠组给予硫喷妥钠静脉麻醉 ,全麻诱导后皆静注琥珀酰胆碱 ,待肌肉松弛后行MECT治疗。全程监测患者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脉搏 ,并观察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 ,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与硫喷妥钠组相比 ,异丙酚组自主呼吸恢复快 ,苏醒快 ,无咳嗽 ,呃逆 ,呕吐等不良反应 ,两组差异显著。而异丙酚组注射点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硫喷妥钠组。结论 :在MECT中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1 资料分析 1.1 一般情况老年27例年龄61岁~82岁,其中男11例,女16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胆系结石合并感染,入院时均有高热寒战、疼痛、黄染,符合夏科氏三联征,其中2例伴休克.  相似文献   
37.
本实验用HRP注射于大白鼠的一侧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后,在脊髓腰骶段的不同平面可观察到支配该两肌的运动神经元胞体出现标记并具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支配球海绵体肌的运动神经元主要位于L_5~S_1的背内侧群,而支配坐骨海绵体肌的运动神经元主要位于背外侧群和腹侧群。本文认为大白鼠腰骶段前角背内侧群和背外侧群同腹外侧群细胞一样,同属于Onuf's核的同源神经细胞。本文还观察了大白鼠腰骶段脊髓前柱细胞的配布。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乌蛇败毒胶囊治疗湿疹的机理。方法采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及大、中、小剂量组和空白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IL-2、TNF-α的含量(P<0.01),降低诱发后鼠耳的肿胀度,减少真皮内单一核及多形核白细胞数目(P<0.01)。结论乌蛇败毒胶囊治疗湿疹的部分机理是抑制小鼠Ⅳ型变态反应、降低血清IL-2,TNF-α含量,减轻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39.
40.
重症肝炎常见合并症是出血、感染,肝昏迷及肝肾综合征.合并重度心律失常文献资料极少,现总结4例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4例均为男性,年龄30—63岁.既往都有肝炎病史.此次复发均力高度黄疸、腹水、出血.2例有神志改变。乙肝标志物2例HBsAg、HBcAg、HBeAg均(+);2例HBsAg、HBcAb均(+).肝病复发至心律失常发生20—57天.2 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229.4—300.6umol/L(病例1、2、3、4);凝血酶原活动度(PTA)38%—48%(例1、2、3);血钾1.4—2.0mmol/L(例2、3);6.4mmol/L(例4);血钙1.6—1.7mmol/L(例2、2),3.07mmol/L(例4);血镁1.35mmol/L(例1);血清乳酸脱氢酶(LDH)400—405u/L(例1、3),LDH1,43—43.8%(例1、3);LDH_2,38.5%—42.6%(例1.3);血清肌酸激酶(CK)35—40u/L(例1.3);CK—MB65—74u/L(例1、3).所有检查均在心律失常发生时或发生前1—2天进行.3 心律失常类型例1:窦性心律不齐、高度房窒传导阻滞,偶伴心室夺获,房室交界性逸搏.一过性心室停搏.例2:室性自主心率,交界性逸搏.例3:单源多发成对室性早搏、暂短性室速.例4:窦性停搏。4 讨论肝脏病变同时发生心律失常机理有多种推测.但重症肝炎合并重度心律失常极少。本文仅就各种检查结果对发生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