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12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4 毫秒
91.
研究目的:探究金钗石斛生物碱(Dendrobium nobil Lindl Alkaloids,DNLA)抗老年痴呆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右侧脑室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或Aβ25-35 制备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模型、APP/PS1 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式小鼠动物模型,以及Aβ25-35 或氧糖剥夺诱导的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细胞模型,通过行为学、组织形态学、免疫荧光、PCR、Western blot等技术手段,围绕学习记忆改变、炎症、tau 蛋白磷酸化、Aβ清除、自噬等评价DNLA 的抗老年痴呆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在LPS 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减退模型,预防性给予DNLA(20,40,80 mg·kg-1),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搜索距离缩短,神经元坏死凋亡显著改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caspase3/8 mRNA 表达、减少Aβ1 -42 产生、减轻海马Tau 蛋白磷酸化有关,值得注意的是DNLA
(80 mg·kg-1)的作用与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相似,提示DNLA 的改善记忆作用与抗炎作用有关,后续研究发现DNLA 可抑制p-p38 MAPK 和NF-κB 通路降低炎症因子TNF-α及其受体TNFR1 的表达。在Aβ25-35 诱导的大鼠痴呆模型,给予DNLA 后可改善大鼠空间学习成绩,明显减少海马组织Aβ1-42 的含量,降低β- 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和BACE1 蛋白在海马组织的表达,另外,DNLA 可预防Aβ25-35 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及其突触缺失,该效应至少与增加其海马与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等有关。在APP/PS1 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式小鼠,DNLA 可通过诱导神经元自噬改善模式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离体细胞实验发现DNLA 抑制氧糖剥夺诱导的大鼠神经元细胞活力降低,减轻细胞凋亡,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改Aβ25-35 诱导的神经元轴突变性,作用机制与降低[Ca2+]i、增高MMP水平、下调caspase-3/12 基因表达、诱导自噬有关。结论:DNLA 可改善LPS 或Aβ25-35 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模型、APP/PS1 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式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作用机制与抗炎、抗凋亡、诱导自噬,减少Aβ沉积和tau 蛋白磷酸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完善提高清热解毒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金银花、玄参、连翘、栀子、麦冬进行定性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柱COSMOSIL C18-MS-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8 nm.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黄芩苷和栀子苷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4%,99.3%,RSD分别为2.2%,1.7%(n=6).结论:该法简便、专属、准确,可用于清热解毒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解脲脲原体混合菌接种法建立慢性盆腔炎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成妇科千金片低、中、高(0.52,1.04,2.08 g'kg-1)剂量组,中药妇炎康对照组(妇炎康0.41 g·kg-1),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空白组7组.治疗21 d后,取外周血及子宫组织,采用ELA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表达情况,并取子宫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肉眼观察:与模型组比较,妇科千金片低、中、高剂量组子宫肿胀、充血现象明显减轻,结构较清晰.光镜下观察:妇科千金片低、中、高剂量能抑制大鼠子宫内膜炎症细胞增生,促进其病变上皮细胞增生修复,减轻浆膜充血水肿.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TNF-α明显升高(P<0.01),血清IL-10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妇科千金片高、中剂量血清IL-13,TN F-α均明显降低(P <0.01,P <0.05),血清IL-10明显升高(P<0.01);低剂量血清IL-1β和IL-10分别降低或升高(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可促进受损组织与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促炎症因子IL-18,TNF-o的释放,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表达,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鼻渊通窍颗粒化学成分,构建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研究其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鼻渊通窍颗粒所含的化学成分,并获取其作用靶点;应用GeneCards数据库,以“Allergic Rhinitis”为关键词检索过敏性鼻炎疾病靶点;获得药物和疾病的共同靶点并导入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关系,通过Cytoscape 3.7.2构建PPI网络。使用clusterProfiler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药物网络分子中结合位点较多的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通过AutoDock软件同PTGS1、PTGS2,以及与过敏性鼻炎密切相关的血清因子IgE抗体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鼻渊通窍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可能的活性成分为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熊果酸、迷迭香酸,通过调节PTGS2、PTGS1、CHRM2、ADRB2、NOS2等靶点,调控MAPK、HIF-1、核因子κB、cAMP等信号通路,发挥其抑制炎症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对PTGS1、PTGS2和IgE抗体具有良好的亲和性。结论: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理论和分子对接技术揭示了鼻渊通窍颗粒以多成分、多靶点、系统调节过敏性鼻炎,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SRI)评价心房纤颤(AF)患者左心房局部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阵发性AF患者 35例、持续性AF患者 47例和健康志愿者33例,应用实时三平面SRI测算左心房侧壁、房间隔、前壁、下壁和后壁心肌收缩期、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结果:平均左心房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和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在健康志愿者、阵发性AF患者和持续性AF患者逐渐减小(P<0.05,0.01)。结论:实时三平面SRI对AF左心房功能的估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常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浸润、转移涉及一系列多机制、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如原发肿瘤组织中具有转移潜能的细胞亚群的异常增生、黏附分子介导癌细胞间或癌细胞与细胞基质间的黏附与脱黏附、水解酶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癌细胞的迁移运动、新生血管的形成、癌细胞逃逸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等。针对癌细胞浸润、转移的各步骤,从分子水平进行阻断治疗,将会大大提高结直肠癌现有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7.
白果槲寄生Viscum album L.提取物或单用或与常规抗癌药合用治疗癌症。该植物中凝集素Ⅰ(VAAI)及一种多糖rhamnogalac-turonan可增强天然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作者研究了该植物鲜果提取物中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它们与VAAI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98.
仙人掌抗诱变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仙人掌 [Opuntiadillenii(Ker-Gaw)Haw]为石竹目 (Caryophllales)仙人掌科 (Cactaceae)植物。以全株入药 ,具有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等作用[1 ] 。近年来有许多报道证实了仙人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2 ] 。而有关仙人掌的遗传毒理和抗环磷酰胺诱变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率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 (CA)率为指标 ,探讨了不同剂量仙人掌水煎液和不同给药时间对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和对环磷酰胺诱变效应的拮抗作用。1 材料1 1 实验动物 小…  相似文献   
99.
北豆根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 ,体重 1 8~ 2 2g ,雌雄兼用。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药品 :北豆根由松花江制药厂提供 ,制成每毫升含 1g生药的北豆根水煎剂。氢化可的松 ,杨洲制药厂生产 ,批号 :95 0 1 2 0。二甲苯 ,分析纯 ,黑龙江省阿城化学试剂厂 ,批号 :961 2 0 8。伊文氏蓝 ,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分装厂分装。2 方法[1~ 3] 与结果2 1 对小白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取小白鼠 30只 ,随机分成 3组。 1组给生理盐水 0 1ml/1 0g灌胃 ,bid ;2组给北豆根水煎剂0 1ml/1 0g灌胃 ,bid ;3组i…  相似文献   
100.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是难治性疾病,传统的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近来生物治疗、营养治疗、白细胞去除术等成为研究热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应该采用个体化、标准治疗与辅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