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E,coli)中表达、纯化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1C端重组蛋白(rGST—PvMSP1C)作为诊断抗原,评价其在间日疟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含有重组质粒pGEX-4T-2/PvMSP1C的工程菌E.coil BL21(DE3)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以SDS—PAGE与Western—blot免疫印迹进行鉴定;采用GST融合蛋白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以纯化重组蛋白包被酶标板,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间日疟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结果含有重组质粒pGEX-4T-2/PvMSP1C工程菌经IPTG诱导表达的rGST—PvMSP1C重组蛋白大小约63ku,能够被间日疟患者的血清所识别。纯化的重组蛋白SDS—PAGE电泳显示一条预期大小的蛋白条带;以重组蛋白作诊断抗原,67份镜检阳性的间日患者血清标本ELISA均为阳性。55份健康人血清ELISA均为阴性.5份恶性疟患者血清及7份血吸虫患者血清检测结果亦为阴性。结论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纯化的间日疟原虫rGST—PvMSP1C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以其作为诊断抗原建立的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在间日疟的免疫学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者尿液中特异性的诊断抗原,以尿液为样本诊断日本血吸虫病。方法用IgG的亲和层析柱分离和纯化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抗体并用生物素标记分离纯化的IgG抗体;Western blot检测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和日本血吸虫感染者尿液中存在的日本血吸虫主要的循环抗原分子。结果日本血吸虫患者尿液中存在日本血吸虫的特异性循环抗原,Western blot显示其尿液中主要循环抗原分子与虫卵可溶性32kD抗原分子相同。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者尿液中的32kD循环抗原分子可能来自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可作为血吸虫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73.
目的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取性成熟雌性SD大鼠26只,手术将大鼠自体子宫组织移植到子宫旁韧带上,建立诱发型内异症大鼠动物模型。术后8周,再次剖腹观察异位组织的存活情况、病灶大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以及病理学变化。结果21只大鼠有明显的异位病灶。所有病灶都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病灶外观呈囊泡状。光镜观察见大部分异位子宫内膜形态和结构与在位子宫内膜基本相同,但内膜细胞、间质细胞、腺体,与在位内膜相比较少。少数病灶只有上皮组织或只有间质组织。结论自体子宫移植法可成功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74.
目的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在多细胞生物体中已经被广泛研究,然而,关于单细胞寄生性原生动物细胞凋亡发生的分子机制却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了解甲硝唑诱导阴道毛滴虫细胞凋亡的特征。方法培养阴道毛滴虫并用不同浓度的甲硝唑进行处理。在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活细胞计数。提取甲硝唑处理过的阴道毛滴虫基因组进行DNA断裂片段检测。用DNA断端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甲硝唑处理后阴道毛滴虫核酸内切酶活性。流式细胞检测分析脂酰丝氨酸暴露情况。结果甲硝唑可以诱导阴道毛滴虫出现凋亡样细胞死亡。这种凋亡样细胞死亡表现为细胞皱缩,磷脂酰丝氨酸暴露以及核染色体凝聚,但并未检测到寡核苷酸DNA梯带。结论阴道毛滴虫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调节通路不同于多细胞生物体。确定导致原生动物细胞死亡的凋亡通路也许最终可用于鉴定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细粒棘球绦虫EgA31重组蛋白的抗原性 ,作者将细粒棘球绦虫 6 6kDa抗原的cDNA克隆EgA31 3′端 5 0 0bp碱基片断亚克隆入pGEX 5X表达质粒 ,构建EgA31 GST重组蛋白原核表达系统 ,所制备的重组蛋白免疫豚鼠获得抗血清 ;免疫试验表明该抗血清可识别EgA31 GST重组蛋白及细粒棘球绦虫 6 6kDa抗原 ,也可与多房棘球蚴、犬复孔绦虫、犬钩虫、日本血吸虫的成虫虫体总蛋白 6 6kDa抗原分子发生交叉反应 ,提示EgA31抗原分子在上述虫体中均有存在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利用白藜芦醇(Resteratrol,RSV)模拟热量限制研究对PC12细胞衰老相关信号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5μmol,10μmol,20μmol和50μmol的RSV观察对PC12形态学的影响,利用RT-PCR法观察SirT1,FoxO3a和p27KIP1的表达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SirT1在RSV10μmol/L组明显升高(p=0.02),p27KIP1在20μmol/L和50μmol/L RSV组明显升高(p<0.001),FoxO3a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9)。结论:一定浓度的白藜芦醇能够抑制PC12生长,可能与衰老相关信号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克隆和鉴定一个新的阴道毛滴虫Rab1-like基因(TvRab1-like)及其内含子.方法 我们从一阴道毛滴虫cDNA表达文库中分离出一个cDNA克隆,它与各物种的Rab家族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我们进一步用BLASTP、RPS-BLAST、ClustalW和MEGA3等分析软件对该cDNA克隆进行了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用PCR和RT-PCR等技术分别对该基因组和mRNA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克隆长705 bp,开放阅读框具603 bp,推测肽链含有200个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提示该cDNA克隆所推测的蛋白质是一个Rab1亚家族的亚型.进化树分析也表明它属于阴道毛滴虫Rab1亚家族.基因组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一个25 bp的内含子,该内含子具有阴道毛滴虫和其它真核生物较大内含子所具备的典型的5'GT-AG-3'和分支位点基序.RT-PCR产物及其测序分析表明在该基因的转录本中存在着未剪切和剪切后的mRNA,说明确实有内含子的存在.结论 TvRab1-like基因属于阴道毛滴虫Rab1亚家族,该基因含有一个25 bp的内含子.该内含子是至今发现的最小的阴道毛滴虫基因内含子之一,很可能也是真核生物中最小的内含子.对诸类最低等真核生物内含子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真核生物内含子的起源和进化.  相似文献   
78.
广州管圆线虫对淡水螺感染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广州管圆线虫对褐云玛瑙螺、福寿螺、中国圆田螺三种食用淡水螺的感染性。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广州管圆线虫I期幼虫感染三种螺,2、4、8、12及24 h后,随机抽样各20只,分别饲养于置有滤水器、水温(24±1)℃的玻璃缸内,记录感染2周内各组螺死亡数。第15天开始解剖,记录螺软体重量和感染虫数。同时设不感染螺对照组。结果三种螺感染后均有死亡,第5天死亡数达高峰。三种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与螺的种类及感染时间均无相关性;虫负荷与密度,福寿螺感染8、12及24 h均显著高于感染2h(P均<0.05),褐云玛瑙螺,感染24 h的均显著高于感染2、4、8及12 h的(P均<0.05),中国圆田螺,感染2、4、8、12及24 h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5)。褐云玛瑙螺感染8、12及24 h的虫负荷均显著高于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P均<0.05)。结论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对广州管圆线虫易感并有较高的相容性,其中褐云玛瑙螺的相容性较强。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寄生性原虫阴道毛滴虫细胞生长和衰老的相关基因。方法从阴道毛滴虫的cDNA表达文库中分离出两个与酵母沉寂信息调节因子(Sir2)有较高同源性的cDNA克隆,分别命名为TvSir2和TvSir2-like,它们的编码框分别长915bp和1116bp。结果序列分析显示这两个cDNA克隆与酵母Sir2同源性很高,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Sir2p及其同源蛋白三个特征性保守结构域。分别从这两株cDNA克隆中扩增出表达片段植入表达载体pET-41a,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并用IPTG(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诱导表达到大量融合蛋白。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的融合蛋白分别免疫豚鼠,获得的抗血清用Western-blot法识别到滴虫虫体全蛋白中大小为34000Mr和42000 Mr的条带。免疫荧光法检测TvSir2和TvSir2-like蛋白位于细胞核外的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区域。结论TvSir2和TvSir2-like克隆是酵酶Sir2的同源基因,为TvSir2和TvSir2-like在模式生物阴道毛滴虫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目的克隆和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基因,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的多克隆抗体,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诊断。方法用核酸扩增技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分离产生肠毒素B的标准菌株,采用高保真PCR技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株中扩增全长SEB,目的片段经TA克隆后DNA序列测定,重组质粒pGEM—SEB经酶切获得的SEB基因片段与真核表达载体pGEX-4T-3连接,将重组真核载体pGEX-4T-3-SEB转化人E.coli BL21(DE3)株,在0.1mmol/LIPTG诱导下,诱导SEB基因在E-coli BL21(DE3)株中表达,用谷光苷肽Sepharose4B柱分离纯化GST融合蛋白,用SDS—PAGE检测重组SEB(rSEB)的表达,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血清,并用抗血清与天然的SEB和rSEB进行Westembolt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822bpSEB基因,编码272个氨基酸,在E.coli BL21(DE3)株中表达了rSEB,分离纯化的rSEB能够诱导小鼠产生IgG抗体,此抗体不仅能够与rSEB反应,而且能够与天然的SEB特异性的反应。结论重组SEB具有抗原特性,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可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将能够建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诊断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对SEB在抗肿瘤机制、炎症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