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评价泛昔洛韦联合α- 1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均予一般护肝药物和α - 1b干扰素治疗 ,治疗组加服泛昔洛韦。观察患者血清ALT的变化、HBV -DNA和HBeAg阴转率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HBV -DNA ,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治疗组患者除有短期轻度头痛外 ,与对照组相比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泛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不同耐药位点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40例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门诊,住院患者根据耐药位点分为两组:联合用药A组和联合用药B组.A组患者为180位点变异组,B组患者为204位点变异.所有患者均治疗1年.治疗前和治疗后4局、12周、24周、48周分别检测血清HBV DNA和ALT.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ALT水平均显著降低,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显著增加,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 对于拉米夫定204位点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疗效较180位点变异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B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住院EB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单一EB病毒性肝炎组18例和EB病毒性肝炎合并其他原因肝损害组22例,总结2组的临床特点。结果EB病毒性肝炎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下降、黄疸、肝脾肿大,及不同程度损害。合并肝炎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显著高于单一EB病毒性肝炎组(P0.05)。结论 EB病毒感染是肝功能损害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肝内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的疾病,以慢性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临床特征。国外患病率为20/100万~240/100万,占成人肝移植指征的第2位。本研究用柴胡舒肝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PBC,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9岁,农民,因乏力、食欲缺乏、腹胀2周入院,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皮肤瘙痒,无黑便,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慢性肝病面容,面色晦暗,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膨隆,腹壁静脉显露,下腹部轻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前在当地医院查肝功能示ALT25U/L,AST46U/L,ALB40.8g/L,HB-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学特点,评价不同临床标准对非活动HBsAg携带(I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HBV DNA4.3lg IU/mL、ALT2×正常值上限(ULN)、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肝组织特点,炎症活动指数(HAI)≤3或病变轻微定义为病理学的IC。临床诊断标准:A组为2015年中国指南标准(ALT正常,HBV DNA2.3 lg IU/mL),B组为2015年亚太与美国指南标准(ALT正常,HBV DNA3.3 lg IU/mL),C组为ALT2×ULN、HBV DNA2.3 lg IU/mL,D组为ALT2×ULN,HBV DNA3.3 lg IU/mL)。以肝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四组IC临床诊断标准的价值。结果 171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125例,女46例,年龄22~69岁,平均(45.5±4.2)岁。HAI 1~11分,平均(4.3±2.1)分,其中≤3分者94例,占55.0%;纤维化积分(S)0~4分,平均(2.0±1.6)分,其中0~1分101例,占59.1%。不同临床IC诊断标准筛选的病例与病理IC的符合率没有显著差异。四种筛查方法的约登指数为0.08~0.11,AUC为0.544~0.558,判断IC的价值有限。所有入选病例中符合中国、亚太与欧美指南IC临床诊断的患者,仅有50%~60%符合病理IC,而临床非IC的患者中,有33.3%~51.4%符合病理学的IC诊断。结论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中有50%~60%的患者符合病理的IC诊断,而临床非IC的患者中,有33.3%~51.4%符合病理学的IC诊断。若以病理结果为IC诊断的"金标准",现有指南推荐的临床标准诊断IC的效率不高,判断价值有限,亚太与美国指南(2015)略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耐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60例单用拉米夫定产生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和治疗组(改用恩替卡韦),比较两组在24周、48周ALT复常、HBV-DNA阴转及HBeAg转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24周ALT复常率、HBV-DNA定量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48周时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网织血小板(RP)是新释放人血液循环的新生血小板,其胞浆内不含DNA仅残留mRNA和粗面内质网,测定外周血中RP的数量能反映的血小板生成能力。作者对肝病患者外周血中网织血小板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有关.已有临床观察及研究证实,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是阻断病情发展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真实生活中酒精性肝病(ALD)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评价现有指南在ALD诊断与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泰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A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73例ALD中,酒精性脂肪肝(AFL)49例(17.95%),酒精性肝炎(AH)141例(51.65%),酒精性肝硬化(AC)83例(30.40%);2013、2014、2015年,AC占肝硬化病例的比例分别为2.43%、2.87%、4.71%(P0.05)。不同类型ALD患者的ALT、AST、AST/AL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TBil、ALP、GGT、凝血酶原时间(PT)、PLT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两比较只有TBil[(12.37±5.99)μmol/L,(36.10±57.96)μmol/L,(62.53±86.42)μmol/L,P0.05]和PT[(11.29±1.18)s,(12.05±2.58)s,(16.19±5.02)s,P0.05]表现出随ALD疾病进展(AFL→AH→AC)而逐步升高;AC患者的AST/ALT水平为1.95±1.18,高于AFL的0.94±0.43与AH的1.13±0.98,P0.05。AC与无肝硬化ALD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Logistic分析提示AST/ALT、PT为正相关,(OR=2.545、OR=1.332);GGT、PLT为负相关,(OR=0.998、OR=0.990)。结论泰州地区住院肝病患者ALD及AC的比例逐年升高。TBil、PT水平随ALD疾病进展而逐渐升高。AST/ALT比值升高仅对诊断AC有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