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41.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小儿癫痫会严重影响脑神经发育导致小儿智力发育不良。临床从《黄帝内经》理论出发,主张"调气以定神",注重中焦气机与神志的关系,运用调理脾胃气机、开窍豁痰、镇静安神、活血通络方法治疗癫痫,为中医治疗癫痫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2.
大黄,别名将军、黄良、火参等,为蓼科植物药用大黄、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味苦,性寒,归大肠、胃、脾、心包经。大黄在临床应用的范围广泛、方法多样,针对不同的配伍、剂量和炮制方法可发挥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止血、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用于治疗因腑气不通、食积、热邪、痰湿、瘀血、肝郁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均取得较好疗效。然大黄药力峻猛,掌握确切用法极为关键,否则有碍其发挥疗效。基于大黄的临床常用配伍,文章总结出以下运用规律:大黄在治疗腑气不通、食积时常配伍行气消食药、扶正温阳药;治疗热邪、痰湿时常配伍清热凉血药、化痰健脾药;治疗瘀血时常配伍活血化瘀药、行气止痛药;治疗肝郁时,常配伍疏肝柔肝药、健脾开窍药。运用大黄时,不同剂量、炮制方法及煎煮时间对应的功效各异。小剂量健胃,中剂量解毒,大剂量攻逐。生大黄峻泻,熟大黄缓泻,酒大黄升散走窜,大黄炭收敛止血,醋大黄活血化瘀。大黄生用,泻下功著。若取其清扬之气,薄其重浊之味,开水渍之须臾即可。文章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和注意要点两大方面对大黄的研究现状进行汇总,提炼配伍规律及要点,以期为大黄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3.
祝由是一种中医疗法,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以祝由治疗正邪中人。《灵枢·贼风》中以祝由治疗宿邪因精神情志因素诱发的疾病。历代医家对祝由多有阐发,将祝由训为“祝说病由”或“祝断病由”。祝由的原理是“移精变气”,是通过胜其病因、调畅气机,改变人体的精气状态从而治疗疾病。祝由与巫术有别,巫术将无法解释的客观世界的现象,朴素地归纳为“鬼神”作祟,而祝由所言“鬼神”是指人神志出现偏倚时,心中所生的邪念。目前,祝由主要应用于精神疾病,但根据其作用机制仍能够拓展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4.
赵浩斌  翟双庆 《世界中医药》2023,(11):1601-1608
目的:探讨名老中医治疗腹泻的用药经验和规律。方法:以名医传承平台为数据源,按照西医病名“腹泻”对自建库以来所有相关病例进行搜索,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对筛选后的方剂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因子分析以及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分析。结果:检索到131首方剂,177味中药,主要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和收涩药为主。药物四气以温性为主,五味以辛、甘、苦为主,主要归肝经、肺经、脾经和胃经。关联规则分析发现104项,其中为4味药物的规则有37项。因子分析可提取的公因子数有9个,系统聚类得出7大类。基础方剂主要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芍药甘草汤、左金丸、半夏泻心汤、葛根芩连汤、二神丸等。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是白术、甘草、白芍、茯苓、陈皮、党参、薏苡仁。结论:名老中医治疗腹泻遵循《黄帝内经》相关理论,以祛湿、升阳和固本止泻为基本原则,但对小肠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45.
浅探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人文之词,最早见于《易经》,其中说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既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制度和精神方面。何谓人文素质教育呢?目前尚无明确概念,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以认识人类自身、宏扬人性、完善道德修养、提高生活意义为目的对人们进行人生哲理、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知识的传授以提升人性、陶冶灵魂为依归。也有学者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是指科学素质教育、人的价值的教育、社会交往能力的教育、服务社会的教育、科学管理的教育。笔者认为后者对于高等教育工作来说更具有切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6.
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是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基础,加速海外合作办学进程,是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进入国外主流教育阵地的重要标志。客观地分析海外合作办学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海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国际化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7.
五脏是藏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关于中医五脏方面的理论文献研究整理,综述中医五脏的理论现状。目前,学者们在五脏本身、五脏之间、脏腑之间联系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有从整体角度的发生学、古今比较、源流演变及特定历史阶段的相关研究,也有具体概念内涵的深入阐释,但学者们在中医五脏理论深层次的理性提炼与概括、内在固有规律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被纳入现行的中医理论体系框架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五脏理论的框架结构研究,在把握中医五脏理论历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内在规律,推进五脏理论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围绕临床实践问题,加快开展源流梳理、理论内涵研究等,实现理论与临床互为支撑、协同互促,满足新时期下中医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48.
《黄帝内经》有丰富的判断预后时间的理论,其中对时间尺度的判断较时间的阴阳五行属性更能反映生存期的长短,更能体现预后决定因素的作用。从《黄帝内经》中与死亡有关的经文入手,分析不同临床表现在判断死期远近中的作用,归纳各时间尺度下死亡时间相应的临床症状,从神、形、色、脉、症及误治经历等方面总结《黄帝内经》判断预后时间尺度的诊察方法。  相似文献   
149.
翟双庆  石琳  吴宇峰  焦楠 《中医教育》2012,31(2):11-13,16
高等中医药教育开展50多年来,完成了其规模发展的历程,进入了实力提升的重要阶段.为了培养更具中医特色的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为核心,从院校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有机融合、变知识灌注为思维训练的课程体系改革、培养的前移和拔尖人才的打造等方面着手,对中医药人才培养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0.
课程是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教育载体,教育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效果的好坏,因而课程规划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教育应该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因此课程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医这个学科.以教育理论研究的视角,从课程规划入手,探讨了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