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赵胜  翟刚  张三荣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7):1555-1557
目的:探讨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的合理径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Ⅱ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径路的不同分为经胸径路(Transthoracic approach,TT)组和经腹食管裂孔切开径路(abdominal transhiatal approach,TH)组,分析这2种手术径路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判定各径路的优劣。结果:两组在切缘癌残留率、5年生存率、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及减少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方面,经腹食管裂孔切开径路组要明显优于经胸径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食管裂孔切开径路手术兼具经腹和经胸手术的优点,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Ⅱ型AEG的首选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2.
翟刚 《右江医学》2012,40(1):4-7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其并发症,以探讨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63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微创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②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及术后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可靠,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先进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总结 1996年 7月 - 1999年 11月之间在行胃癌根治术时以术前 B超和术中探查卵巢有异常为指征切除卵巢 2 4例 ,共 36个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 ,年龄 2 4岁~ 76岁 ,平均 43岁。术前均经胃造影与胃镜下活组织检查确诊为胃癌。其中低分化腺癌 8例 ,粘液腺癌 4例 ,印戒细胞癌 4例 ,管状腺癌 2例 ,乳头状腺癌 1例 ,腺癌 3例。术后病检肿瘤侵及粘膜及粘膜下层(T1 ) 1例 ,侵及固有肌层 (T2 ) 1例 ,侵出浆膜层 (T3) 12例 ,侵及临近脏器 (T4) 10例。术前卵巢 B超检查结果为 :双侧卵巢转移癌 1例 ,双侧卵巢体积增大 2例 ,双侧卵巢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程度的不对称性探讨近视与DR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 究。根据糖尿病早期治疗研究(ETDRS)标准,将抚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队列研究的患者进行DR与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分级。DR分级包括无DR、轻度非增殖性DR(NPDR)、中度NPDR、重度 NPDR与增殖性DR(PDR)。纳入双眼DR程度至少相差1级(314例,628眼)或仅单眼DME(74例, 148眼)的患者共388例(776眼)。近视与高度近视分别定义为等效球镜度(SE)<-1 D与<-5 D。采 用配对t检验比较较好眼与较差眼间SE的差异,采用McNemar配对检验比较较好眼与较差眼间近视 及高度近视比例的差异。结果:388例患者年龄(60.6±8.5)岁,其中男147例(37.9%)。双眼DR程 度大多数相差1级(297例,76.5%)。较好眼的SE较对侧眼偏负[(-0.22±2.24)D与(0.00±1.95)D, t=3.01,P=0.003],较好眼高度近视比例高于对侧眼(4.4%与2.1%,χ2 =6.23,P=0.01)。按较好眼 DR程度分组后,NPDR患者较好眼的SE较对侧眼偏负[(-0.37±2.76)D与(0.14±1.89)D,t=2.57, P=0.01],高度近视比例高于对侧眼(7.8%与1.1%,χ2 =6.00,P=0.01)。无DR患者以及DME患者中, 较好眼与较差眼间各屈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利用双眼DR程度的不对称性,证 实了高度近视与DR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制针式拉钩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脐下缘切口插入10mm Trocar探查。耻骨联合左上方插入5mm Trocar,插入腹腔镜,找到阑尾后于右下腹近阑尾根部经皮肤刺入自制的针式拉钩,提起阑尾,电凝切断或结扎后切断阑尾系膜,结扎切除阑尾,用标本袋或直接将阑尾从脐部切口取出。结果:126例中125例顺利切除阑尾,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36min,平均住院时间5.2d,2例(1.59%)出现脐部切口感染,经换药后痊愈,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在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使用自制的针式拉钩,手术显露好,操作简便,且更加微创,值得  相似文献   
16.
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普及,手术适应症在扩大,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目前,对高度近视眼的白内障也应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现就本院对高度近视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情况报告如下。一、对象及方法:1992年1月~1997年12月在本院做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微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0月间眼后段眼内异物16例(16眼)采用显微玻璃体于术治疗,临床随访评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6例均摘出异物。其中磁性异物9例,非磁性异物7例,4例为眼内巨大异物。结论显微玻璃体手术是目前治疗后段眼内异物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青年女性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测量,分析其与眼轴长度和屈光度的相关关系,探讨青年女性近视的眼底微细结构的变化规律.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7~10月在抚顺市眼病医院就诊的病人中收集107例青年女性(年龄为19~30岁),214只眼,按屈光度(SE)进行分组,A组,低度近视组:-0.25D≥SE≥-3 D(67只眼);B组,中度近视组:-3D>SE≥-6 D(83只眼);C组,高度近视组:SE<-6 D(64只眼).检测每个受试眼的眼轴长度(AL),上方(SRNFL)、下方(IRNFL)、鼻侧(NRNFL)、颞侧(TRNFL)四象限以及平均(MRNFL)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各组间采用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所测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长度和屈光度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相关性:TRNFL与AL呈正相关(r=0.318,P <0.01),与SE呈负相关(r=-0.278,P<0.01).MRNFL、SRNFL、NRNFL、IRNFL与AL呈负相关(r值分别是-0.388,-0.441,-0.416,-0.362,P<0.01),与SE呈正相关(r值分别是0.414,0.440,0.460,0.368,P<0.01).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B、C组的TRNF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无统计学意义(P=0.243).NRNFL及SRNFL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的MRNFL和IRNFL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和眼轴的增长,青年女性的TRNFL增厚,SRNFL、NRNFL、IRNFL和MRNFL变薄.青年女性NRNFL和SRNFL在近视进展早中期就己变薄.青年女性近视与早期青光眼IRNFL及MRNFL厚度的变化不同,利用此点,可以进行近视与青光眼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1个月时结膜滤过泡形态与术后24h眼压(IOP)的关系.方法 对46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采用IBAGS滤过泡分级系统(Indiana Bleb Grading Scale,IBAGS)对术后1个月的滤过泡进行记录,应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滤过泡与24 h眼压的关系,采用t检验的方法对有无微囊结构滤过泡的24 h眼压进行比较.结果 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滤过泡高度(H)每增加1分术后24 h眼压波动值将降低0.60 mm Hg(95%可信区间为-1.183~-0.024),滤过泡范围(E)每增加1分术后24 h眼压波动值将降低0.66 mm Hg(95%可信区间为-1.193~-0.122),滤过泡面积(即大小H+E)每增加1分术后24 h眼压波动值将降低0.43 mm Hg(95%可信区间为-0.756~-0.109),术后具有微囊结构的滤过泡其眼压波动范围较无微囊结构者平均降低1.02 mm Hg(95%可信区间为-1.876~-0.156).具有微囊特征滤过泡的患者上午10点的IOP、24h IOP平均值、波动值、24 h IOP 最大值及最小值均较无微囊者为理想(P值分别为0.0058、0.0039、0.0019、0.0014、0.0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中仅有一例发生滤过泡渗漏.结论 滤过泡形态与术后24 h眼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滤过泡的高度,范围及面积对术后24 h眼压的影响最明显.同时具有微囊结构滤过泡的病例术后24 h眼压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20.
贾超  翟刚  解聪  张丰菊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309-2311

青光眼滤过术以其良好的控制眼压效果和较少的术后并发症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抗青光眼手术方式之一。术后眼压的良好控制均依赖于建立和长期维持有功能的滤过泡。因此对术后滤过泡的形态、演化过程及其与临床功能间关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滤过泡形态方面的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