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01篇 |
免费 | 406篇 |
国内免费 | 3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1篇 |
儿科学 | 126篇 |
妇产科学 | 78篇 |
基础医学 | 364篇 |
口腔科学 | 100篇 |
临床医学 | 1258篇 |
内科学 | 752篇 |
皮肤病学 | 197篇 |
神经病学 | 193篇 |
特种医学 | 35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654篇 |
综合类 | 2648篇 |
预防医学 | 900篇 |
眼科学 | 113篇 |
药学 | 816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802篇 |
肿瘤学 | 1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10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75篇 |
2020年 | 169篇 |
2019年 | 136篇 |
2018年 | 125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122篇 |
2015年 | 158篇 |
2014年 | 351篇 |
2013年 | 355篇 |
2012年 | 423篇 |
2011年 | 498篇 |
2010年 | 458篇 |
2009年 | 530篇 |
2008年 | 505篇 |
2007年 | 500篇 |
2006年 | 476篇 |
2005年 | 477篇 |
2004年 | 446篇 |
2003年 | 418篇 |
2002年 | 364篇 |
2001年 | 380篇 |
2000年 | 313篇 |
1999年 | 250篇 |
1998年 | 186篇 |
1997年 | 181篇 |
1996年 | 150篇 |
1995年 | 176篇 |
1994年 | 132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99篇 |
1991年 | 83篇 |
1990年 | 80篇 |
1989年 | 81篇 |
1988年 | 59篇 |
1987年 | 71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41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4篇 |
1962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吸烟和体质指数与肺癌发病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吸烟和不同体质指数(BMI)水平对肺癌发病的影响。方法1974、1979和1980年,经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问卷形式对北京首都钢铁公司5137名年龄≥18岁男性工人进行心血管疾病基线调查,于1982、1987、1993和2001年随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吸烟和不同BM I水平与肺癌发病的关系。结果以1974、1979和1980年资料作为基线,进入队列950、1163和3024人,共5137人。以肺癌发病作为观察终点,共随访了103715人.a,实际随访4986人,失访151人,每个观察对象平均随访20.8a,随访率97.06%。此期间发生肺癌106人,其中97人已死亡,肺癌发病率为102.2/10万人.a。肺癌组年龄、吸烟率、饮酒率均高于非肺癌组,BM I低于非肺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了年龄等因素后,大量吸烟可增加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RR),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BM I的增加,肺癌发病率逐渐降低。调整年龄等因素后,吸烟工人中的肺癌发病RR随BM I升高顺序依次为1.00,0.57和0.33;剔除随访5a新发的10名肺癌患者后,吸烟工人的肺癌发病RR依次为1.00,0.52和0.33,均呈随BM I增加而发病危险降低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人按吸烟与否和不同BM I分组,经调整年龄、饮酒情况后,以吸烟+低体重组为参照,不吸烟+正常体重组、不吸烟+超重和肥胖组、吸烟+正常体重组与吸烟+超重和肥胖组肺癌发病R R分别为0.25(95%CI:0.08~0.84,P<0.05),0.16(95%CI:0.04~0.74,P<0.05),0.45(95%CI:0.46~1.24,P>0.05)和0.23(95%CI:0.07~0.77,P<0.05)。结论吸烟和低体重人群增加肺癌发病危险,戒烟和保持正常体重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72.
浅谈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文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卫生投入比例逐年下降,农民经济收入承受不起疾病的风验;农民缺乏有效的健康保障制度;乡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差;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靠业务收入生存。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对策是:政府责任是关键;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要优化配置;完善和创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解决农村看病贵、看病难方面,该卫生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973.
974.
目的 探讨急性乌头草中毒的特征和抢救要点.方法 47例急性乌头草中毒病例分为心脏损害组31例(观察1组)和无心脏损害组16例(观察2组),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乌头草中毒对心脏的损害特点和救治要点、并从中毒机制上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急性乌头草中毒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和心脏损害引起的一系列改变,与性别、年龄无关.47例中,心脏损害组31例(观察1组),占65.96%.主要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传导异常的心电图改变者26例(92.8%).结论 心脏传导异常和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是急性乌头草中毒的显著特征,采取大剂量维生素C、阿托品、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是防治并发症最为合理、安全、有效的救治关键点. 相似文献
975.
目的 探讨盐酸氟哌噻吨美西辛(黛力新)辅助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和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于黛力新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32例患者中,确诊存在焦虑的患者98例,抑郁患者9例,发病率为81%;观察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黛力新辅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76.
患者男,40岁。因头部前发际区断发3月就诊。3个月前患者无意中梳头时发现前发际区头发易折断,渐形成一约儿掌大小短发区,无其他伴随症状。籍贯广东。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无烫发、染发和喷发胶史。体检:营养良好,体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 相似文献
977.
978.
急性白血病出凝血象的变化比较复杂。正确地判断出血的原因及高凝状态,对有效地控制出血及血栓、降低死亡率有一定的意义。我们于1981年4~11月对初诊的急性白血病40例做了比较详细的出凝血象检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资料来源全部病例经病史、体检、血象及骨髓象检查加以确诊。计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2~70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12个月,40例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急粒)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15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单)3例,急性早幼 相似文献
979.
流行性出血热(下简称出血热)患者血象及骨髓象的变化国内虽有报道,但尚未见各病情完整的资料。我们于1981年10月~1982年1月对47例出血热五个病期的患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血象及骨髓象观察。现将结果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全部为住院患者。诊断与临床分型按1975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制定的标准。计男性40例,女性7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69岁,中位数34岁。采集标本时属发热期11例、休克期4例、少尿期11例、多尿期16例、恢复期5例(表1)。 相似文献
980.
<正> [病例]女,36岁。因面色苍白,间断发热1个月,于1989年10月21日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粘膜无淤血,左锁骨上窝可触及一个1.0×1.0cm大的淋巴结。胸肌叩痛阳性。心肺正常。肝肋下2.0cm,脾未触及。化验;Hb65g/L,WBC49.0×10~9/L,Plt60×10~9/L,血片中见大量幼稚细胞。骨髓象及骨髓活检均见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异常幼稚细胞占90%。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型别待定。给环磷酰胺600mg/日、长春新碱2m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