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痴呆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痴呆患具有多种认知功能障碍,事件相关电位P300能反应大脑的认知功能,因此近年来有关痴呆的P300研究较多。阁呆患的P300潜伏期显延长,波幅降低。研究表明P30)可作为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也可作为观察痴呆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章就P300对痴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以及其在痴呆治疗疗效观察中的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视觉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视觉运动的脑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 ,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 (PET)、功能性磁共振 (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fMRI)等高科技成像技术 ,人们不仅研究了人脑视觉的解剖结构 ,还对视觉的功能活动区进行了测量。1视觉皮质中枢的解剖定位运用传统方法 ,如外科解剖、损毁、化学通道阻断、单细胞反应记录、免疫组化等进行的动物实验 ,使我们对猴、猫等动物的大脑皮层视觉通道和定位有了一些了解。如利用单细胞技术对猴脑视皮层进行分析 ,定位…  相似文献   
13.
痴呆患者具有多种认知功能障碍,事件相关电位P300能反应大脑的认知功能,因此近年来有关痴呆的P300研究较多。痴呆患者的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降低。研究表明P300可作为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也可作为观察痴呆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文章就P300对痴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以及其在痴呆治疗疗效观察中的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 经颅刺激的运动诱发电位(MEP)对于中枢运动传导径的评价具有实用性与可靠性。中枢传导时间(CCT)常通过随意收缩肌肉对皮层与脊髓刺激反应的潜伏期差值的计算而得到。CCT 包括:①沿锥体束纤维的传导时间;②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延迟;③运动神经根纤维的一个较短的近心段的传导时间。有人认为要精确测量CCT 就应该测量磁刺激脑的传导时间与电刺激周围神经获得的F 波。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呈近似于指数式的增长.鉴于中晚期AD的治疗效果不佳,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与痴呆紧密关联的前期智能衰退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阶段,以期做到疾病的早期预警和防控.MCI在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13%~19%,其中有超过50%的MCI患者在5年内进展为AD[1].  相似文献   
16.
在帕金森患者中,睡眠障碍是相当常见的主诉,其发生率在60%-98%之间。睡眠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对近年来关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一、临床表现 帕金森患者的睡眠障碍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失眠;②异常睡眠;③白天的睡眠障碍。 1.失眠:失眠是最主要的早期症状,可以分为睡眠间断和入睡困难两类。睡眠间断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据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情绪的唤醒度在情绪Stroop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网上发帖的形式招募27名在校大学生,比较不同情绪条件下,被试对图片的颜色判别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 ①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反应时的主效应达到显著(F(5.130)=5.90,P<0.01),正性图片[(893±36)ms]和负性图片[(866±36)ms]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比中性[(828±43)ms]条件下长;②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正确率的主效应达到临界显著(F(5.130)=2.63,P=0.05),负性高唤醒图片条件下的正确率(0.92±0.03)低于颜色方块条件下的正确率(0.95±0.02);③愉悦度的主效应在反应时上显著(F(1.26)=7.03,P=0.013),正性图片的反应时[(893±36)ms]大于负性图片的反应时[(866±36)ms];④唤醒度的主效应在正确率上显著(F(1.26)=5.63,P=0.025),高唤醒图片的正确率(0.93±0.17)小于低唤醒图片的正确率(0.95±0.09).结论 情绪Stroop效应可能更多地受到情绪刺激的唤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脑信息状态对数字加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脑信息状态对数字加工的影响.方法:于2004-10/2005-12选择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听力正常,无听觉系统病史,右利手,无精神神经疾病史的在校大学本科和研究生24名作为有偿被试.被试置于屏蔽安静室内,头戴耳机给出听觉刺激,听觉刺激为双耳随机同时呈现女声汉语普通话数字壹,贰,叁,肆,陆,柒,捌,玖,每个刺激每次呈现300ms.距离被试双眼100cm处放置计算机显示器给出视觉刺激,视觉刺激为计算机屏幕中央呈现写有数字的黑底白字图片,数字分别为阿拉伯数字1,2,3,4,6,7,8和9及中文简写数字一、二、三、四、六、七、八和九(仿宋体加粗48号).采用S1-S2模式.要求被试判断数字对(S1、S2)是否相同,并对S2数字做“与5相比”判断大小的任务.利用E-PRIME1.1软件编程并记录正确反应时和反应率.进行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将数据剔除极值,所有反应时小于300ms或大于1 200ms的数据被剔除,剔除数据占全部数据的3.20%.①前后数字刺激对匹配状态下和非匹配状态下,被试反应正确率接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8.97&;#177;0.011)%,(99.19&;#177;0.008)%,t(46)=-0.790,P=0.319];匹配状态下平均反应时低于非匹配状态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739.90&;#177;16.24),(783.35&;#177;19.90)ms,t(46)=-2.042,P<0.05].②在匹配状态下,阿拉伯数字、中文简写数字、听觉汉语普通话数字距离主效应显著,线性拟合主效应显著,反应正确率随数字距离增加而递增.在非匹配状态下,距离主效应显著,线性拟合主效应不显著,反应正确率不随数字距离增加而递增.③在匹配状态下,阿拉伯数字、中文简写数字、听觉汉语普通话数字距离主效应显著,线性拟合主效应显著,反应时随数字距离增加而递减.在非匹配状态下,距离主效应显著,线性拟合主效应不显著,反应时不随数字距离增加而递减.结论:在匹配状态下正确反应时均随数字距离的增加而缩短,存在数字距离主效应显著性,在非匹配状态下不存在数字距离主效应显著性.脑信息冲突状态会对数字加工产生影响,数字距离效应消失.  相似文献   
19.
范围提示下视空间注意老龄化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提示-目标”的视觉实验模式,以范围提示不同等级的搜索范围,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研究视觉注意老龄化脑机制。方法用青年人和老年人各16名为健康受试者,背景由3个同心黑色圆形线条组成,提示为大、中、小不等的3个圆圈组成,刺激材料是随机选取的大写英文字母,组成3个同心圆圈。当大圈提示时,靶刺激 T 可出现在3个圈;中圈提示时,靶刺激 T 出现在中和小圈;当小圈提示时,靶刺激 T 出现在小圈。结果随着提示等级的增大,两组反应时均逐渐延长,早期 ERP 成分 P1与 N1波幅均减小,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反应时更长,且后部 P1显著增强和 N1明显抑制,老年组 P2成分受到显著抑制,这种抑制不仅表现在波幅上,还表现在波形的不规则和不稳定。结论老年组 ERP 的 P2成分显著抑制,表明老年人对靶刺激的评估识别能力降低,提示可能导致视觉空间注意(非随意注意)的前脑区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20.
视觉注意范围的调控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使用固定位置的位置性注意范围提示,研究注意范围的脑内时程的动态变化。方法:被试者为12名健康右利手青年人,视觉刺激序列为:背景-提示-靶刺激。提示物为一个圆,有3种大小,其圆心均在屏幕中点。要求被试在提示范围内寻找靶刺激并判断其朝向。同时记录反应时和128导脑电(EEG)数据。结果:随着注意范围的扩大,对同等位置靶刺激的反应时缩短;靶刺激诱发ERP的P1、N1不受提示范围大小的影响,而其后部P2波幅与注意范围显著相关,前部N2的波幅随注意范围的扩大而增大。结论:1)视觉注意诱发的P1、N1成分,主要与空间方位信息的加工相关;2)提示物诱发的P2、N2成分与注意范围相关,其机制与注意方位的增益机制类似;3)在视觉信息加工过程中,注意方位信息要早于注意范围信息被加工,支持这两者间串行加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