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异丙酚-瑞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应用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胃镜检查患者镇静组106例给予异丙酚-瑞芬太尼镇静,对照组162例常规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反应和感受、检查时间,记录镇静组清醒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镇静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短(P〈0.05),患者98.1%舒适无痛苦(P〈0.05);镇静组清醒时间为(7.9±2.9)min。结论胃镜检查中适量应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镇静、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与患者血清瘦素、肝脏瘦素受体表达及其基因Lys109Arg多态性、体重指数(BMI)、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 将96例经肝穿活检诊断为NAFLD的患者分为轻、中、重三度,同时选择50例肝穿活检非脂肪肝者为正常对照,检测其血清瘦素、肝组织内瘦素受体mRNA表达情况、瘦素受体基因Lys109Arg多态性、空腹血糖、血脂,计算BMI.结果 NAFLD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瘦素水平、肝脏瘦素受体表达,BMI及血脂紊乱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NAFLD患者随病变程度加重,血清瘦素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且呈正相关关系(P<0.05).对照组与NAFLD组及病变不同程度脂肪肝组之间瘦素受体基因Lys109Arg多态性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瘦素、BMI增高及血脂紊乱是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NAFLD病变程度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体内高瘦素对瘦素受体表达有下调作用,这可能是引起瘦素抵抗的机制之一.无证据提示瘦素受体基因Lys109Arg的多态性参与脂肪肝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清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发病与患者血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体重指数(BMI) 及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对96 例经肝穿活检诊断为NAFLD 的患者分为轻、中、重三度, 同时选择20 例肝穿活检正常者为对照, 检测血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空腹血糖、血脂, 测量身高、体质量, 计算BMI。结果NAFLD 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瘦素水平、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BMI 及血脂紊乱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或0.01) 。NAFLD 患者随病变程度加重, 血清瘦素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且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逐步下降,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BMI 增高及血脂紊乱是NAFLD 发病的危险因素, NAFLD 病变程度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与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究目的基因修饰的人源性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对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的感染。方法 将目的基因CCR5Δ32, CCR5siRN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poli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inti整合到腺病毒载体上,在体外将人源性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为树突状细胞。用免疫印迹检查目的基因CCR5、CCR5Δ32和CXCR4的表达情况。并通过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p24抗原的表达来判断修饰后的细胞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病毒的抵抗情况。结果 用重组腺病毒修饰后的细胞中,CCR5Δ32的表达明显增加,CCR5和CXCR4的表达明显降低。当修饰后的细胞发育成树突状细胞后,p24的表达水平低于未修饰的细胞,说明细胞被修饰后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加。结论 利用重组腺病毒修饰的细胞能够较好的抵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的感染。对人源性干细胞来源的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进行修饰,可望成为治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的潜在手段。  相似文献   
15.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内镜下治疗9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内镜下治疗的方法选择及疗效.方法:将97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进行内镜下治疗, 分别为内镜下曲张静脉内注射组织粘合剂组(Cyanoacrylate组)31例、内镜下曲张静脉内注射鱼肝油酸钠组(EIS组)37例以及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组(EVL组)29例.术后随访6 mo, 了解其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3种方法止血率达到91.9%-96.6%, 3种方法分别在局部溃疡形成、近期再出血率、近期死亡率比较, EVL组均高于Cyanoacrylate组和EIS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9.485,6.574, 7.579, 均P<0.05). 3种方法在远期疗效方面比较, 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底静脉曲张静脉内注射组织粘合剂和曲张静脉内注射鱼肝油酸钠的疗效优于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胃黏膜损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n=10):40%CCL4油0.3mL/100g体重灌胃,每周2次;尼美舒利治疗组(n=10):40%CCL4油0.3mL/100g体重灌胃,每周2次,同时给予尼美舒利6mg/(kg·d),每天1次,于第8周取材,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进行胃黏膜损伤和炎症指数评价。结果尼美舒利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减轻,纤维间隔较为细小,且胃黏膜炎症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损伤评分亦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尼美舒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对其损伤的胃黏膜有保护作用,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术在重型肝炎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40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胆汁引流组(108例)及传统引流组(32例),对照两组在操作时间、操作成功率以及不适反应的差别,进一步观察重型肝炎患者胆道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情况以及引流后的疗效.结果 (1)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胆汁置管引流术的成功率、引流时间及受检者不适程度均明显优于传统方法;(2)重型肝炎并胆道细菌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对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等的敏感率较高;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对二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率高;(3)根据药敏结果进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值下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9.79%vs54.84%).结论 通过胃镜引导下十二指肠置管胆汁引流术可以更高效、快速、安全地获取胆汁标本;根据其药敏试验进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可提高重型肝炎综合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艾滋病患者合并感染分枝杆菌菌种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133例,非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150例。提取分枝杆菌基因组DNA,用多基因测序分析的方法鉴定菌株。比较艾滋病患者与非艾滋病患者感染分枝杆菌的菌种分布,分析艾滋病患者 CD4+ T 淋巴细胞水平与分枝杆菌菌种分布特点。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艾滋病患者感染的133株分枝杆菌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82株,非结核分枝杆菌51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以鸟分枝杆菌复合群为主有31株。非艾滋病患者感染150株分枝杆菌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26株,非结核分枝杆菌2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以脓肿分枝杆菌为主(9株)。艾滋病患者 CD4+ T淋巴细胞计数≤100/μL 时,分枝杆菌的检出率为75.94%(101/133),鸟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检出率为93.55%(29/31),其他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为85.00%(17/20);CD4+ T 淋巴细胞计数>100/μL时,各菌种的检出率均明显下降。结论广州地区艾滋病患者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显著高于非艾滋病患者,且分别以鸟分枝杆菌复合群为主和以脓肿分枝杆菌为主。艾滋病患者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越低,分枝杆菌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自2019年国内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后,各地逐步总结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成熟、系统的应急防控策略,在防控治理过程中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中国急救事业蓬勃发展阶段中,已形成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重症监护治疗全程一体化的急诊医疗服务模式。本研究以城市防控治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为背景,阐述当前城市急救医疗服务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困境,探讨城市急救医疗服务提升策略,为打造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城市急救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社区中老年人群开展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影响因素研究,为该人群有针对性地制定MS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于2009-2010年从天津市南开区社区医院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群中随机选取MS患者150例,对照组168例.应用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采用经因子分析后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的影响因素.结果 人际关系差、家庭关系差、环境适应能力差因子,人均月饮食支出高、不定时吃饭因子,丧偶、文化程度低因子,吸烟、每日水果量少因子,睡眠障碍因子是MS的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2.084(1.334~3.375)、1.544(1.081~2.205)、1.389(1.018~3.830)、2.712(1.708~4.306)、4.213(2.437~5.942);有体育锻炼、重体力活动因子,正常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因子是MS的保护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0.645(0.477~0.870)、0.434(0.303~0.665).结论 中老年人群的社会经济地位、生活行为方式及心理因素共同影响其MS的发病风险,睡眠障碍是MS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关注中老年人特别是丧偶者的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树立并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和饮食观,将有助于MS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