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NF-κB和sICAM-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范围和程度的关系.方法将9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组33例和多支组60例.狭窄组72例和堵塞组21例,分别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血浆sICAM-1浓度,并与30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NF-κB活性和sICAM-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范围越大、狭窄程度越重,NF-κB活性和sICAM-1浓度越高(P<0.01).结论NF-κB活性和sICAM-1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范围和狭窄程度相关,为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指标提供了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82.
DNA损伤修复在基因突变、肿瘤发生及细胞死亡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烷化类损伤主要由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修复。细胞内MGMT活性高低是肿瘤对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等烷化剂类化疗药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之一,其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患病风险及预后相关。研究MGMT基因表达调控对DNA损伤修复理论研究及克服肿瘤耐药均有重要意义。MGMT的表达调控机制主要包括启动子甲基化及组蛋白乙酰化、转录水平调控、转录后水平调控。  相似文献   
83.
正DNA甲基化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3种:5-甲基胞嘧啶(5mC)、N~6-甲基嘌呤(N6mA)以及7-甲基鸟嘌呤(7mG)~([1])。目前,研究得最为广泛也最为透彻的就是主要存在于CpG岛中胞嘧啶的甲基化修饰,即5mC。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大约有70%~80%的CpG岛区域的胞嘧啶存在甲基化修饰~([2])。而CpG岛的甲基化是基因沉默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和冠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60例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其三支主要冠状动脉中至少一支冠脉直径狭窄≥90%。按照Rentrop法对患者的CCC进行分级。共分为4组:0级组(38例),1级组(65例),2级组(35例),3级组(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PAI‐1水平。【结果】随着CCC分级的升高,血清PAI‐1水平呈下降趋势。2级组及3级组血清PAI‐1水平均较0级组及1级组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血清PAI‐1水平与CCC分级呈显著负相关性( r =‐0.472,P =0.000)。对CCC形成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次全闭塞/完全闭塞和血清PAI‐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血清PAI‐1水平是CCC形成的危险因素,且PAI‐1抑制CCC形成。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分析3.0T磁共振多参数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10月,研究人员收集我院诊治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开展3.0T磁共振多参数成像诊断,所得结果与手术大体病理或穿刺标本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的双参数MRI(T2WI+DWI)、扩散峰度成像(DK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 V I M-D W I)单独诊断以及3.0T磁共振多参数成像联合诊断分析,可以得到诊断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更高。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采用3.0T磁共振多参数成像诊断有很高的精准诊断率,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可以发现外周带前列腺癌的有效诊断率比移行带前列腺癌更高。此诊断方式适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推广,大面积使用可以提高3.0T磁共振多参数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6.
心力衰竭诊治中引发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少数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使心排血量维持正常,但由于异常增高的左心室充盈压,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肺循环淤血。随着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心力衰竭的病人也在不断增加。以美国为例,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HA)2001年的统计报告,全美有500万心衰患者,心衰的年增长数为50万;年死亡数为30万。我国就可想而知了,现将目前的诊治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7.
罗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7161-7162
我科2006-05~2007-05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排斥心理的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28例,女42例,年龄24~74岁,平均48岁。文化程度均初中以上,病程1~30a,平均13a。16例未使用过胰岛素治疗者,54例使用胰岛素治疗,70例均对胰岛素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对胰岛素有排斥的心理,积极地配合医护的治疗。  相似文献   
88.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营养及营养物质交换的通道,脐带异常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脐绕颈是脐带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且发生率高。脐绕颈分娩时如果诊断延误或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极易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因此,如何获得早期诊断和加强产时监护,及时处理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产科关注的问题,每个产科工作者必须对脐绕颈这妊娠及分娩期合并症有足够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共诊治850例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脐绕颈发生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预后情况,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不同生长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破壁条件和产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的生长曲线及其在不同生长期分泌的麻痹性贝毒素(paralytic shelfish poisoning,PSP)的毒性大小,定量分析和比较冻融和超声波两种方法的破壁率及其优劣,为麻痹性贝毒提取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抽滤方法收集细胞,冻融和超声波两种方法进行破壁,对处于不同生长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进行细胞毒性检测和对比研究。结果 塔玛亚力山大藻的生长经历了延滞期(0~9d)、指数期(10~18d)和稳定期(19~22d)3个生长阶段。指数期细胞生长速度最快,然而,毒力最强的细胞是在培养时间为21d的稳定期,即9.43×10-6鼠单位/细胞(MU/cell)。经两种不同方法破碎后,延滞期细胞的毒性有很大差异,冻融后的细胞毒力比超声波破碎后的毒力大。此外,采用过滤方法收集细胞的回收率并不高(平均为69.0%)。结论 (1)在同一时期内,超声波破碎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具有降低细胞毒性的缺点;在相同生长条件和破壁条件下,延滞期细胞最容易破碎。(2)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毒性逐渐增大,延滞期细胞的毒性己很高,随后的指数期和稳定期细胞的毒性只有少量增加。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用同视机进行辐辏融合功能训练对斜视角≤25°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辐辏融合功能训练,随访2年观察两组的斜视度变化、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并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斜视角(平均)初诊18.96°,复诊10.97°, P<0.05,治疗组融合功能恢复率达63%,高于对照组的40%(P<0.05);治疗组训练前后融合范围恢复比较,训练后融合范围明显提高;同视机治疗组立体视恢复率达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同视机对斜视角≤25°的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对提高融合功能和双眼视功能的重建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