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性传播感染情况及其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信息,以提高性病/艾滋病(STD/AIDS)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松江区25家娱乐场所的125名女性服务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性传播病原体感染检测。[结果]125名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中性传播感染32人,感染比率25.6%;24岁及以下年龄组性传播感染比率为35.0%,明显高于24岁以上年龄组的16.9%(P〈0.05);首次性行为年龄小于20岁的女性服务人员性传播感染比率为32.4%,20岁及以上者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去一个月,每次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率较低,仅为43.2%。[结论]在开展STD/AIDS干预工作中,有必要在女性服务人员中加大力度推广使用安全套;并应更多关注首次性行为年龄小的女性服务人员。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临床和皮损表现特点。结果 20例患者首发有皮损11例(55.00%)、骨损害所致骨骼痛或皮下包块6例(30.00%)、淋巴结肿大2例(10.00%)、尿崩症1例(5.00%)。表现为单系统受累4例(20.00%),多系统受累16例(80.00%)(其中14例2岁);风险器官受累11例(55.00%);死亡1例(5.00%)。15例(75.00%)患者有皮肤损害,均合并系统受累,躯干、头面部最常见。皮疹主要表现为丘疹、斑块、结节和脂溢性湿疹样损害两类。皮损发生年龄最早1个月,最晚11岁6个月,12例在1岁以前出现。结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皮肤表现多样,早期容易误诊。2岁以下儿童易发生多系统和风险器官受累,预后差。  相似文献   
33.
患者,男,15岁。右下肢出现鸡蛋大环状红斑1年,伴轻度瘙痒。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基本正常,真皮血管和附属器周围灶状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可见神经束轻度粗大和水肿,炎症细胞移入。抗酸染色阳性2+。临床表现结合病理检查,诊断为BB。 患者母亲,40岁。右小腿麻木6年余,周身散在斑片1年。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萎缩,真皮血管和附属器周围灶状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可见神经束轻度粗大,炎症细胞移入。抗酸染色阳性1+-2+。临床表现结合病理检查结果,诊断符合BL。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基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论框架的干预对恶性淋巴瘤甲氨蝶呤化疗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 将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方案的恶性淋巴瘤患者88例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护理,干预组采用基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论的干预方案,包括决策性参与、照护性参与及诉求性参与.结果 干预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参与积极度、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基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论的干预方案有利于降低恶性淋巴瘤大剂量化疗患者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积极度及自我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南山区318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确诊并转诊慢性病防治院治疗随访的318例妊娠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干预治疗(247例)和未干预治疗(71例)分两组,比较两者的妊娠结局;对两组患者按照血清学滴度分析血清学与先天梅毒的关系。结果干预组分娩99.19%正常新生儿,明显高于未干预组(46.48%);干预组孕妇早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为0.40%,明显低于未干预组的11.27%和33.80%;干预组未发现先天梅毒儿,未干预组分娩先天梅毒儿8.45%(P=0.000),其中,产前未接受规则治疗的血清学滴度1:8的患者,分娩先天梅毒儿发生率高达33.33%(P=0.002)。6例先天梅毒经治疗,临床症状1个月内消失;287例疑似先天梅毒儿接受预防性治疗后TRUST及TPPA滴度均在7月龄内转阴。结论母亲未经干预且血清学滴度1:8时发生梅毒垂直感染的机率更高,妊娠梅毒经过规则治疗可以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发生率。母亲经过干预的新生儿血清学均于7个月内转阴,预防性治疗方案亟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6.
目的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对藏族儿童早期发育情况的影响分析。方法抽取510例早期生长发育阶段儿童给予探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保健护理系统管理。结果通过分析,研究组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早期生长发育阶段儿童,开展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可以促进儿童健康的生长与发育,提高身体功能,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调查男性流动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探索与艾滋病相关的危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23份,平均年龄为(29.2±9.5)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3.6%,文化程度是影响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因素。523名被调查对象中,391人发生过性行为,其中45人(11.5%)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在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占77.8%,女方曾向被调查对象提出使用安全套的占86.7%。53.7%未婚调查对象发生过性行为。多因素分析显示,每周至少饮一次酒(OR=2.392)、已婚(OR=2.187)、对非婚性行为认为有需求则难以避免(OR=2.601)是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流动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认识的不全面容易加重社会歧视,应强化宣传内容的精准性,抓住认知误区,有效提高人群的艾滋病知晓情况。同时,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要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用针对性的方式来开展。加强对未婚流动人群进行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5例儿童丛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儿童丛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转归,并复习了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年龄4个月~1岁6个月,4例为出生后患病,1例为出生时即出现。皮损首发时常以鲜红或暗红的丘疹、斑块为主,质韧或硬,多发或单发,丘疹可逐渐融合成斑块,可有触痛。之后可逐渐进展,也可相对稳定。均未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他系统表现。1例皮损位于臀部的患者5年后出现跛行。部分病例尝试治疗但效果欠佳。结论:丛状血管瘤临床少见,易误诊为血管瘤、鲜红斑痣,需皮肤组织病理确诊。治疗无特效方法。  相似文献   
39.
雷亚男  罗珍  李阳 《创伤外科杂志》2021,23(7):558-559,561
在内陆地区被熊咬伤的病例比较罕见,而在偏远的山区?牧区,熊袭击人类的事件时有发生.熊咬伤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轻如皮肤抓伤,重至大面积皮肤撕脱,且常伴有骨折与关节破坏,笔者团队的治疗目的是要最大程度地修复受伤组织及减少术后遗留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甲脱落与手足口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12月本科门诊诊治的350例甲脱落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相关文献,探寻其发病诱因。结果 343例(98%)患儿甲脱落症状出现前2~6周有手足口病病史,4例(1.14%)甲脱落发生前约4周时有其他家庭成员患手足口病病史及咽部疱疹史。手足口病与甲脱落症状出现间隔17~43天。结论甲脱落可能是手足口病的后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