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为肱骨远端假体个体化设计提供解剖参数。方法:对69块成人干燥肱骨标本,内上髁至外上髁最大宽度、内上髁至肱骨滑车内侧缘后点宽度、肱骨滑车小头总宽度、肱骨滑车宽度和肱骨滑车、小头有关径值及其前倾角等测量参数进行处理及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1)内上髁至外上髁最大宽度和肱骨滑车最大矢径为(57.48±3.18)mm、(23.83±1.83)mm;肱骨滑车、小头的前倾角为(63.07°±3.97°)、(40.16°±2.23°)。(2)内上髁至肱骨滑车内侧缘后点的宽度、肱骨滑车小头及滑车的宽度均与内上髁至外上髁最大宽度呈正相关;肱骨滑车沟径、次径、小头滑车间沟径和小头径均与肱骨滑车最大矢径呈正相关;肱骨小头和滑车的前倾角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由内上髁至外上髁最大宽度和肱骨滑车最大矢径的测量参数可推算出肱骨假体个体化设计所需的解剖参数。  相似文献   
22.
影响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临床观察分析影响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疗效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 6 3例 ,对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 10个月~ 2年 ,术后骨折端对位对线情况满意 ,4例有轻度成角 ,成角 <8° ,无伴全身感染 ,局部切口感染 2例 ,1例 (为多发多段骨折 )延迟愈合 (术后 8个月 ) ,1例不愈合 ,再行手术扩髓更换髓内钉加植骨术 ,手术后 14周愈合。余病例全部愈合。本组无发生主钉断裂 ,无主钉弯曲 ,无锁钉断裂 ,有 2例出现锁钉松动 ,但未完全退出。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1例。未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4例少于 90°,余可达到 90~ 135° ,平均 >110°。 1例踝关节背屈 <12° ,影响功能 ,余均正常。结论 重视病例选择 ,手术技巧 ,采取有效地扩髓技术 ,能减少感染、断钉、骨筋膜室综合征、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3.
法洛氏四联症(TOF)是小儿紫绀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该病的治疗效果,与手术方法以及不同年龄相适应的麻醉、体外循环、围术期处理及各种并  相似文献   
24.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自然预后差,早期的药物治疗效果局限[1],起搏器治疗和内科介入治疗虽改善了患者的预后[2-3],但仍有部分患者难于获得满意效果。外科手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已有近30年的病史[4],作者总结了近几年来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外科治疗病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5.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AO/ASIF分类标准,选择A型及C型的股骨远端骨折20例,应用GSH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20例均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5个月。关节活动度平均120°,无膝内、外翻畸形。结论严格选择符合GSH适应证的病例,GSH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6.
<正>集编、导、演、教于一身的说课,正推动着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所谓说课重点在于"说理",就是系统地说出某一门课程或某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即对教学进行设计和分析,然后由同行共同讨论和评议,通过相互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说课的内容主要涉及学情分析、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说课能更好地解决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这样学"等问题。笔者经过多年说课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monitoring of rejection after orthotopic heart thansplantation. Methods From 1998 to 2005, 10 othotopic heart thansplans were performed, and acute rejection was monitored by endomyocardial biopsy as well as by clinical features, ECG, ultrasonocardiography and blood serum determination of Tropin I, an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methods, we analysed the monitoring of acute rejection after the heart transplantation. Result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features, ECG, ultrasonocardiography and blood serum test, 5 occurences of acute rejection were judged in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which were comfirmed by endomyocardial biopsy to be 2 acute rejections inⅠb degree, 3 acute rejections inⅢa degree. Endomyocardial biopsy were routinely performed 21 times postoperatively in which there were 1 acute rejection inⅠa degree and 5 acute rejections inⅠb degree. Conclusions Acute rejec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of heart transplantation, so it is imperative to have an in-time, effective and planned monitoring procedure for acute rejection. Endomyocardial biopsy is a sensitive and reliable method in diagnosis of acute rejection, but it is invasive and probable for some complications. The noninvasive method such as clinical features, ECG, ultrasonocardiography and blood serum test can be used as additive means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rejection. Endomyocardial biopsy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some noninvasive methods in monitoring acute rejection after the heart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可调弯鞘经颈内静脉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采用可调弯鞘经颈内静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7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5例;年龄23-47岁;体重39.6-64.5kg。术后一周及1个月内各随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1次,3个月后再次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颈内静脉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手术;手术时间22-40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4.5 h,ICU停留时间6-32 h,术后住院时间2-3 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1周、1、3个月随访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显示7例患者封堵器位置均良好,未见残余分流及血栓形成,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ASD封堵术较传统的经皮介入封堵、经胸封堵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创伤更加轻微、操作简单的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29.
背景:搏动性生物反应器可以提供体外动态培育环境,给血管组织补片以血流剪切力和培养液的波动灌流,模拟体内血流动力学环境。 目的:观察体外动态培育环境下肌成纤维细胞在组织工程心血管补片材料中的生长特点。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1/12在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新生儿脐带组织为产妇自愿捐献,并对实验内容知情同意。聚-4-羟基丁酸酯为Tepha公司产品。 方法:应用液氮冷冻保存的人脐带血管壁肌成纤维细胞种植在聚-4-羟基丁酸酯材料构建的补片支架材料上,体外动态培育制备组织工程心血管补片。动态组织培育组:细胞-组织材料复合物先体外静态培育14d,再置入生物反应器中继续动态组织培育7d。静态组织培育组:细胞-组织材料复合物体外静态培育21d。 主要观察指标:①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对组织补片进行形态学分析。②补片组织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③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对比分析样本中Ⅰ型胶原蛋白、alpha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合成情况。 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动态培育的聚合材料表面完全被有序的层状致密组织覆盖。静态培育的材料表面组织形成较少。扫描电镜检测显示,动态培育的补片材料表面组织致密平整,细胞、组织呈轴向性排列。而静态培育的材料表面组织均一性较差,细胞、组织轴向性排列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动态培育环境下补片材料中有更多的胶原蛋白、alpha平滑肌肌动蛋白合成。 结论:动态培育环境可显著促进肌成纤维细胞在补片材料中的增殖及合成细胞外基质。  相似文献   
30.
福建省沿海与山区精神分裂症症状比较翁信会,王进义,叶江水,吴积涵,罗滨,吴金平,姚兴华,李长远,伊桔林,庄晓勇为探讨沿海与山区的精神分裂症症状特点,对住院患者进行症状比较,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本文评估1991年9月至1991年12月入院的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