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2篇 |
免费 | 101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2篇 |
妇产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58篇 |
口腔科学 | 51篇 |
临床医学 | 135篇 |
内科学 | 88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17篇 |
特种医学 | 47篇 |
外科学 | 122篇 |
综合类 | 330篇 |
预防医学 | 161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167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43篇 |
肿瘤学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87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1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轻点刺络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偏身感觉障碍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各80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早期语言、运动等恢复训练。常规针刺组(CG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刺络放血联合常规针刺组(CX+CG组)在常规针刺的同时,加用刺络放血法;轻点刺络联合常规针刺组(QC+CG组)在常规针刺的同时,加用轻点刺络操作。治疗后应用简式Fugl-Meyer平衡量表评估患者四肢感觉状况,采用Lindmark法评估患者感觉障碍,改良Bar指数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QC+CG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 50%(54/80),高于CG组56. 25%(4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轻触觉评分、本体感觉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QC+CG组治疗后Fugl-Meyer总评分高于CX+CG组和CG组,CX+CG组高于C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者治疗后Lindmark评分和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QC+CG组治疗后Lindmark评分和MBI评分均高于CX+CG组和CG组,CX+CG组高于C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轻点刺络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感觉障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经肝动脉联合经皮穿刺脾选择性门静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联合经皮穿刺脾选择性门静脉化疗栓塞(TACE+PTSPV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无手术切除指征并有门静脉血供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两组,13例(TACE+PTSPVCE组)施行TA-CE联合PTSPVCE治疗,19例(对照组)施行单纯TACE。全部病例随访11~37个月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TACE+PTSPVCE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缩小率分别为84.62%和63.16%;肝左叶体积增大率分别为38.43%、10.78%;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78%、55.56%、33.33%和58.82%、35.29%、17.65%,两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TACE+PTSPV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优于单纯TACE;经皮穿刺脾门静脉插管是一种安全实用的门静脉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Sirt1在急性炎症状态下糖尿病小鼠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选择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40只,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脂多糖(LPS)+糖尿病组(L组)、LPS+糖尿病+Sirt1阻断剂EX527组(E组)和LPS+糖尿病+Sirt1激动剂银杏黄酮苷元组(G组),每组8只。糖尿病小鼠模型制备成功后,L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 E组在糖尿病小鼠给予LPS处理前1 h腹腔注射EX527 5 mg/kg(溶于DMSO 0.2 ml);G组在糖尿病小鼠给予LPS处理前1 h腹腔注射银杏黄酮苷元200 mg/kg(溶于DMSO 0.2 ml);C组和D组在相同时点腹腔注射2%DMSO 0.15 ml。收集24 h尿液测定24h尿量和24 h尿蛋白浓度,眼球取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浓度。取肾组织后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IL-18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铁离子抗氧化能力法检测总抗氧能力(T-AOC),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 相似文献
14.
超声内镜和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和CT检查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02年7月至2004年1月对51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行术前EUS和CT及术后病理检查,将EUS和CT分期结果和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EUS检查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2.4%(42/51)和88.0%(45/51);CT检查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2.9%(27/51)和51.0%(26/51);EUS与CT联合检查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6.3%(44/51)和90.2%(46/51)。(2)3种检查方式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统计结果:EUS检查T、N分期的Kappa分别为0.700(P〈0.001)和0.763(P〈0.001);CT分别为0.275(P=0.002)和0.006(P=0.964);EUS加CT则分别为0.769(P〈0.001)和0.801(P〈0.001)。(3)各组间差异的统计结果:EUS与CT比较,PT=0.001(X^2=10.079),PN〈0.001(X^2=16.730);EUS加CT与EUS比较,PT=0.586(X^2=0.297),PN=0.750(X^2=0.102)。结论EUS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诊断价值优于CT;EUS与CT联合应用未能显著提高食管癌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骨软骨镶嵌成形术修复骨软骨复合缺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采用骨软骨镶嵌成形术(Mosaicplasty)修复膝关节中等和大面积骨软骨复合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4只成年山羊随机分成3组(n=8)。中等面积缺损组在股骨内髁制造直径6mm缺损,植入直径2mm骨软骨柱修复;大面积缺损组于股骨内髁制造9mm直径缺损,以直径3mm骨软骨柱修复;对照组于股骨内髁制造直径6mm缺损后不修复。自股骨髁间窝和滑车沟两侧非负重区用自制Mosaicplasty器械钻取骨软骨柱,推出器嵌入缺损处镶嵌填满。术后4、8、16及24周处死动物,取修复骨软骨组织行大体观察、HE及甲苯胺蓝染色。术后24周,取大面积缺损组和对照组膝关节摄X线片,观察骨软骨缺损修复情况,并分别取修复组织及正常软骨组织行蛋白聚糖(glycosaminogly cans,GAG)含量测定。结果中等面积缺损组术后4周,移植的骨软骨柱与基底部骨床结合牢固;8-24周软骨层之间以及与正常软骨间界限仍清晰。大面积缺损组术后4周,移植的骨软骨柱与基底骨床结合牢固,部分骨软骨柱被压入骨床内;8-24周压陷程度加重,与股骨髁相对关节面的部分软骨被磨损。对照组24周缺损仍无明显修复迹象,与股骨髁相对关节面的软骨磨损剥脱。组织学观察结果类似大体观察,术后24周中等及大面积缺损组软骨柱间均有缝隙存在,大面积缺损组毗邻软骨细胞稀疏肥大。术后24周,X线片可见大面积缺损组软骨下骨愈合良好,而对照组仍可见骨质缺损,与股骨髁相对关节面的软骨局部骨质硬化;软骨GAG含量测定显示正常软骨和大面积缺损组修复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者与对照组修复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osaicplasty可修复中等面积骨软骨复合缺损,但无法有效修复大面积缺损,效果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6.
GIEBEL系统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GIEBEL内固定系统固定的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9例31膝,平均53.5岁的膝内翻患者进行评价。术前内翻畸形平均12.29°;膝关节症状以内侧间室疼痛为主。不伴有其他关节间室病变。对患膝进行精确的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应用GIEBEL系统内固定截骨端。手术前后拍摄双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测量内翻角、机械轴线和解剖轴线。记录内外侧关节间隙距离的差值以及关节活动度。同时进行Lysholm评分。术后对患者进行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对19例患者平均随访22个月。术后1例腓总神经一过性麻痹,2例切口脂肪液化延迟愈合。截骨处至术后12~16周均骨性愈合。测量矫正角度平均12.32°。3例患者残留膝前疼痛和关节绞锁症状。在随访期间膝内外侧间隙无明显退变加重。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9.5%。84.2%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除膝关节活动度外,Lysholm评分、内外关节间隙差以及内翻角度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GIEBEL系统可有效地固定胫骨高位截骨术截骨端,对轻中度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固定强度大,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7.
术前CT评估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术前CT判别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方法和标准,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螺旋CT对24例胰头癌病人进行术前薄层多期扫描,将胰周血管受侵犯程度分为4级,结合周围组织脏器的受累情况判断胰头癌的可切除性,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24例胰头癌病人,术前15例判别可切除,实际14例得到了根治性切除,阳性准确率达93.3%,阴性准确率达100%。结论利用血管受侵犯程度分级,螺旋CT可以较准确的判别胰头癌的可切除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73、p53和Ki67表达水平对囊性肾癌患者的分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囊性癌组织和40例正常组织中的p73、p53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并比较其表达水平和癌症分级、预后等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囊性肾癌组织中p73、p53、Ki67阳性表达分别为48例、47例、51例,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3例、0例和2例(P<0.01).不同分化程度(8例、27例、16例)、分期(10例、19例、13例、9例)、转移(26例、25例)和预后(29例、22例)的癌组织中Ki67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7例、26例、15例)和分期(8例、18例、13例、9例)的癌组织中p73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p73、Ki67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098,r=0.849,P>0.05),p73、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r=8.366,P<0.05).结论 p73和Ki67参与了囊性肾癌的分级和分期,但对预后的影响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匡钊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6,35(6):91-94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鱼腥草颗粒中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Thermo-C18(4.6 mm×250 mm,5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检测波长为274 nm,柱温为25 ℃。结果 可在30 min内完成对黄芩苷和黄芩素的色谱分析,测得的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069~0.34 m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RSD=3.33%);黄芩素的线性范围为0.005~0.025 mg/mL,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2.7%(RSD=2.44%)。结论 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便快捷、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鱼腥草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