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A酸(ATRA)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的人A375黑素瘤株细胞黑素含量、酪氨酸酶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A375细胞分为6组:ATRA + UVB组:A375细胞照射UVB后加入全反式维A酸;氢醌 + UVB组:照射UVB后加入氢醌;UVB组:仅照射UVB;ATRA组:A375细胞加入ATRA;氢醌组:A375细胞加入氢醌;阴性对照组:A375细胞只加入相应溶媒,既不照射UVB,也不加入药物。分别培养,于24 h、48 h和72 h测定黑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活性;于培养24 h, Western 印迹检测酪氨酸酶蛋白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酪氨酸酶和Cu/Zn SOD在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UVB照射的A375细胞加入全反式维A酸后24 h、48 h、72 h黑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活性均下降。UVB照射A375细胞后24 h酪氨酸酶蛋白及mRNA测定值分别为0.72 ± 0.070、1.400 ± 0.135,加入全反式维A酸24 h后酪氨酸酶蛋白及mRNA值分别为0.42 ± 0.056(P < 0.01)、0.810 ± 0.062(P < 0.01);UVB照射A375细胞后24 h Cu/ZnSOD mRNA水平为0.323 ± 0.066,加入全反式维A酸后Cu/ZnSOD在mRNA水平增高为0.625 ± 0.103(P < 0.01)。结论 全反式维A酸能够通过酪氨酸酶途径抑制UVB辐射导致的A375细胞黑素含量增加,并可提高Cu/ZnSOD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由IgE介导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健康问题,发病率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儿童不能幸免于过敏性疾病的困扰,现在的过敏性疾病专科门诊,因为过敏性鼻炎或者哮喘而就诊的患儿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都很痛苦,严重影响了家长以及孩子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儿童患上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镜术后运用道地通管汤结肠透析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21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0例。A组给予腹腔镜+结肠透析+道地通管汤保留灌肠;B组给予腹腔镜+道地通管汤保留灌肠;C组仅进行单纯腹腔镜下输卵管修复整形术。比较三组的受孕率、输卵管通畅率、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两年内,A组宫内妊娠率为60.00%(42/70),明显高于B组的38.57%(27/70)和C组的27.14%(1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年半后,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82.86%和55.71%,其中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A组未妊娠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为67.11%(51/76),B组为43.56%(44/101),C组为32.14%(36/112),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运用道地通管汤联合结肠透析可起协同作用,且近期疗效稳定,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 患痛经兼月经先期、量多,表现气滞、血热、血瘀三型者,选自拟“逍遥调经汤”治疗10例,取得满意疗效。逍遥调经汤由牡丹皮12克,栀子10克,当归8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薄荷6克(后下),川楝子12克,益母草15克,没药15克,甘草6克组成。于经前3天开始服用至经期第3天,每天1剂,分2次服完。腹胀甚者加行气止痛的木香;刺痛甚加活血祛瘀止痛的五灵脂、乳香或延胡索;如口干苦,烦躁甚加苦寒的黄芩或黄柏以加重清热泻火之力。  相似文献   
15.
经期延长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罗志娟根据其正气的盛衰将经期延长病程的发展过程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结合女性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及经前期4个时期气血阴阳的变化规律,辨证施治,并总结为“三分法”即分阶段、分周期、分证型三者相结合治疗经期延长,认为临床证候多变常兼证为病,同时强调中西结合诊治思想,现将其按照“阶、期、证”进行系统总结,以传承其治疗经期延长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拟舒盆汤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舒盆汤灌肠联合结肠透析机治疗,对照组单用舒盆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疼痛程度,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证候积分、疼痛程度NRS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舒盆汤能有效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联合结肠透析机治疗可起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且近期疗效稳定,是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特点。方法 116例脑卒中合并相关性肺炎患者,分别采集血液、痰液和咽拭子标本,采用BACTAC 9240全自动培养箱进行培养,分析病原学分布特点、抗菌药物耐药率和病原体耐药性特点,采用VITEK 32系统进行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16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共培养病原菌1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5株(73.64%),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0株(23.2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属和结核分枝杆菌为主;真菌4株(3.10%),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氨苄西林、氨曲南、诺氟沙星、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等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罗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甲氧苄啶和利福平耐药率较低;真菌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脑卒中合并相关性肺炎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药物、氨苄西林、氨曲南、诺氟沙星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罗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临床应严格按照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吸入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气雾剂(阿司利康公司生产,商品名:普米克)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开放式研究方法,将4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成三组: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组、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100μg组和按需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组。从临床症状的改善、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和最大呼气流速的改善情况来综合评价。结果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的两组患儿的症状及最大呼气流速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按需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组和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100μg组症状改善,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情况及最大呼气流速的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100μg与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同等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头孢地尼颗粒(商品名:全泽复)治疗儿童轻、中度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式研究方法,将60例肺炎儿童分成三组:口服头孢克洛组、口服头孢地尼组、静脉注射头孢地嗪组,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口服头孢地尼组和静脉注射头孢地嗪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口服头孢地尼组、静脉注射头孢地嗪组的疗效和口服头孢克洛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口服头孢地尼颗粒治疗儿童轻、中度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疗效显著,是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选口服药。  相似文献   
20.
罗志娟  詹杰  吴媛媛 《陕西中医》2007,28(3):276-278
目的:探讨中医调周中药方对无排卵性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35例无排卵性不孕症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调周中药方治疗组,分别采用卵泡期治以滋养肝肾之法,排卵期治以补肾活血法,黄体期治以温肾益气养血法,行经期治以活血化瘀法;西药以克罗米酚为对照组。结果:中药治疗组182例中,有排卵者123例,占67.50%;最终怀孕者111例,占59.8%。对照组153例中有排卵者92例,占60.10%;最终怀孕者59例,占38.56%。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在妊娠率上差异显著,P<0.01;在排卵率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周中药方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受孕率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