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重组抗原联合用于弓形虫病IgG免疫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纯化的重组弓形虫RH株主要表面抗原SAG1、次黄嘌呤-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XG-PRT)和腺苷激酶(AK)作为诊断抗原,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抗弓形虫IgG抗体。方法诱导表达本实验室保种的SAG1/pET28a/BL21、HXGPRT/pET28a/BL21和AK/pET28a/BL-21,获得rSAG1、rHXGPRT和rAK三种重组抗原。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上述抗原包被聚苯乙烯酶标板,检测疑似弓形虫感染者血清。结果混合重组抗原ELISA法的最佳rSAG1包被浓度为500ng/ml、rHXGPRT和rAK均为200ng/ml;人血清稀释度为1:20;血清1:200稀释仍示阳性;特异性试验的抑制率为72.36%,变异系数11.2%。结论成功表达了弓形虫三种重组诊断抗原,并应用组合抗原(rSAG1+rHXGPRT+rAK)建立了ELISA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本试剂具有弓形虫病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弓形虫Wh3株感染巨噬细胞后,诱导巨噬细胞偏移分化情况.方法 获取弓形虫Wh3株、RH株和ME49株,感染人巨噬细胞THP-1,感染后6、24 h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和巨噬细胞.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巨噬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TGF-β等细胞因子浓度.qR...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EL)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 11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乙酰-L-半胱氨酸组(N-ac-etyl-L-cysteine,NAC)组、褪黑素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5、10 mg.kg-1)。采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腹腔注射褪黑素,HE染色和VG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生化法测定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RT-PCR法测定肝组织中α1(I)前胶原(α1(I)procollagen)mRNA表达;原位灌注加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SD大鼠肝脏星状细胞,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中加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进行刺激,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MEL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和模型组比较,MEL(10 mg.kg-1)组肝纤维化评分较低(P<0.05),MEL能明显降低肝匀浆MDA含量,升高SOD、GPx活性,MEL(10 mg.kg-1)组、NAC组大鼠肝组织α1(I)型前胶原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经LPS刺激后A值增大,与LPS组相比,LPS+NAC组和LPS+MEL(0.1 mmol·L-1)组A值明显减小(P<0.05)。结论 MEL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改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抗氧化、抑制前胶原基因转录和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重组亮氨酸氨基肽酶(rSjLAP)和重组果糖二磷酸醛缩酶(rSjFBPA)抗原用于诊断人血吸虫感染以及疗效考核的价值。方法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pET-28a-rSjLAP/BL21和pET-28a-rSjFBPA/BL21表达目的蛋白,组氨酸标签亲和纯化柱纯化rSjLAP和rSjFBPA蛋白。8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A、B和C组(各21只小鼠),D组(25只小鼠)。A、B和C组分别感染5、15和25条日本血吸虫尾蚴。D组为不感染对照组,在实验的第1天全部处死。A、B和C组在感染后第3、7、10、14、20、30和60天,分别处死小鼠3只,采眼球血制备血清,检测其抗体水平。采用单独或联合rSjLAP和rSjFBPA为抗原,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急性血吸虫病(38份)和慢性血吸虫病患者(96份)血清中的抗体,以健康人(90份)血清为对照,同时检测华支睾吸虫病(33份)、卫氏并殖吸虫病(40份)和钩虫病患者(37份)血清,并检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吡喹酮治疗(60 mg/kg,2次/d×2 d)后1年的血清(36份)、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吡喹酮治疗(剂量,疗程同前)后1年...  相似文献   
36.
淮北市人民医院于2010年1月接诊了一名眼内寄生结膜吸吮线虫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儿:女,14个月,淮北市百善镇人。因“发现眼内不明虫体1天”于2010年1月22日就诊。患儿家长于两月前发现女儿左眼分泌物增多、喜揉眼,于当地卫生所就诊,未能明确诊断。2010年1月21日患儿父母发现女儿左眼外眦处有乳白色线状虫体活动,当地卫生所医生用棉签挑出虫体3条,并用生理盐水保存,未给患儿其他治疗。患儿家住淮北农村,周围居民饲养犬、猫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37.
背景: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机体免疫应答稳态和免疫耐受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含量极低,且增殖能力较差.目的:以携带Foxp3基因的慢病毒EGFP+载体转染大鼠CD4+CD25- T细胞,观察其在大鼠CD4+CD25- 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免疫磁珠两步法分选大鼠CD4+CD25- T细胞,用携带大鼠Foxp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体外转染分选的细胞,以转染Foxp3基因的CD4+CD25- T细胞为实验组,EGFP空白质粒组及CD4+CD25- T细胞为阴性对照组,CD4+CD25+ T细胞为阳性对照组.荧光显微镜和RT-PCR分别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Foxp3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成功完成了免疫磁珠的分选,获得了纯度较高的CD4+CD25-T细胞和CD4+CD25+ T细胞,细胞存活率为(94±2)%,慢病毒转染的CD4+CD25- T细胞高表达Foxp3基因.表明以携带Foxp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系统可有效介导Foxp3基因在大鼠CD4+CD25- T细胞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38.
芍药苷对小鼠巨噬细胞产生TGF-β1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PAE)对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s)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 方法 研磨法制备SEA,分别加入含有小鼠PMs的培养板、培养瓶及培养皿中,培养24 h,ELISA法测定TGF-β1含量,RT-PCR检测PMs内TGF-β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Ms内TGF-β1蛋白的表达;在含PMs的培养瓶和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 mg/L SEA 5 ml,培养12 h,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PAE(0、7.5、15、30、60及120 mg/L),继续培养12 h和24 h。RT-PCR与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PAE对SEA刺激的PMs内TGF-β1基因与蛋白的表达。 结果 10 mg/L的SEA可明显刺激PMs产生TGF-β1(235.86±3.43 ng/L),PAE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TGF-β1 mRNA的表达(r=-0.827,P<0.01)和TGF-β1蛋白的表达(r=-0.952,P<0.01)。结论 PAE能抑制SEA刺激的PMs产生TGF-β1。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池州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肺炎克雷伯菌(K.pn)质粒编码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期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Bio-Merieus)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大肠埃希菌294株,肺炎克雷伯菌178株,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规定的ESBLs表型筛选和确证试验,确定该地区ESBLs的发生率,并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ESBLs阳性菌株的质粒DNA,通过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核酸电泳分析上述菌株所携带的耐药基因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该地区17.3%的大肠埃希菌和19.7%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其中大肠埃希菌耐药质粒编码TEM型、SHV型和CTX-M型基因的百分率分别为49.0%、37.2%、39.2%,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8.6%、25.7%、42.8%.结论 该地区产ESBLs菌株已经达到一定的比例,并且出现有些菌株同时携带两种或两种以上应的耐药基因,临床上严格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构建并鉴定刚地弓形虫RH株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Tgmif)基因敲除虫株。方法 设计刚地弓形虫RH株Tgmif的单向导RNA (sgRNA)和点突变引物,将pSAG1::Cas9-U6::sgUPRT质粒定点突变为针对Tgmif基因的pSAG1::Cas9-U6::sg Tgmif质粒。构建含有Tgmif上游1 001 bp (Tgmif-up)、二氢叶酸还原酶-胸苷酸合成酶基因(dhfr-ts)和Tgmif下游1 011 bp (Tgmif-down)等3个片段的Tgmif供体质粒,从Tgmif供体质粒PCR扩增获得Tgmif供体DNA。将pSAG1::Cas9-U6::sg Tgmif质粒和Tgmif供体DNA混合后电击转染野生型刚地弓形虫RH株(RHWT)速殖子,用乙胺嘧啶培养7 d,筛选获得稳定表达乙胺嘧啶抗性的虫株并进行单克隆筛选,PCR扩增dhfr-ts上、下游同源臂和Tgmif鉴定Tgmif基因敲除单克隆株(RHΔTgmif)。提取RHΔTgmif和RHWT株虫体蛋白,蛋白质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