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影响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的某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正常人,妊娠妇女和贫血、尿毒症、高血脂症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HbA_1)的测定,发现HbA_1结果可受上述各种因素影响。尿毒症和高血脂症患者的HbA_1值高于正常人,贫血对HbA_1的影响因病因而异,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及β-地中海贫血中HbA_1结果增高。  相似文献   
42.
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在血管外科疾病53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在血管外科疾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8年间行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锁骨下动脉闭塞46例;锁骨下动脉瘤3例,锁骨下动脉创伤4例,仅有肢体缺血症状的33例;同时伴有锁骨下动脉窃血症状的18例,2例真性动脉瘤患者无缺血和窃血症状。结果:53例患者术后上肢缺血及锁骨下动脉窃血症状消失,动脉瘤得以根治,患肢动脉搏动恢复正常,双侧肱动脉压力差均小于或等于10mm Hg,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发生,治愈率为100%,39例得到术后随访,随访率为74%,平均随访时间3年3个月,所有转流人工血管均通畅良好。结论: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是一种方法简单易行,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术式,特别适合于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年老,体弱或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难以显露,分离的患者。  相似文献   
4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血管疾病,虽然下肢DVT的治疗在外科技术上远没有动脉性疾病的挑战性高,但总体下肢DVT的疗效还不是很理想,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发生率仍较高。提高下肢DVT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仍是血管外科医师不断努力的目标。随着对DVT研究的进一步加深,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DVT的治疗有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疗效有进一步的提高。但是除了常规的抗凝治疗外,有争议的问题依然很多。  相似文献   
44.
急性周围动脉损伤211例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周围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02年6月诊治的211例急性周围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有钝性伤73例,锐性伤99例,医源性损伤37例,枪弹伤2例,治疗包括动脉侧壁修补(补片)28例,单纯结扎17例,端-端吻合41例,自体静脉移植37例,人工血管移植29例,单纯取栓14例,假性动脉瘤切除36例,介入溶栓2例,超声引导下压迫2例,保守治疗2例,结果:治愈192例,截肢10例,截趾2例,垂足3例,死亡4例, 治愈率91.0%,截肢率为4.7%,死亡率为1.8%,钝性损伤截肢率显著高于锐性损伤(P<0.01),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和创伤后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结论:早期诊断,有效的控制出血和抗体克治疗,快速优质的血管重建,早期筋膜切开,合理的处理动脉复合伤,可减少病残和死亡。  相似文献   
45.
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症血管重建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解剖位和非解剖位术式对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的手术疗效、围手术期死亡和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症行主髂动脉重建术的382例患者的30d围手术期疗效、死亡和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共126名患者纳入分析。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手术有效率的影响因素有溃疡坏死(OR0.13,95%CI0.33~0.36,P=0.005)、是否同期远端血管重建(OR11.29,95%CI1.25~102.53,P=0.012);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为13.5%,危险因素有年龄(OR37.13,95%CI3.29~48.53,P=0.003)、肾功能异常(OR5.71,95%CI1.25~25.02,P=0.024)、Goldman心脏风险(OR26.83,95%CI4.85~49.54,P=0.001)、术式选择(OR0.03,95%CI0.002~0.34,P=0.005);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65.56,95%CI4.88~87.64,P=0.002)、Goldman心脏风险(OR23.86,95%CI3.90~45.99,P=0.032)、术式选择(OR0.02,95%CI0.001—0.262,P:0.005)。结论年龄70岁以上、中度以上Goldman心脏风险、肾功能异常是围手术期死亡和主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于这些高危患者需考虑采用解剖外术式以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6.
血管重建术是血管外科临床的主要治疗手段。尤其在我国静脉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特别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病因无理想的静脉替代品多以保守治疗为主。然而,目前布—加氏综合征、上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肢深静脉阻塞和瓣膜功能不全多采用人工血管移植、静脉瓣成形术、自体静脉移植等。人工血管价格昂贵且易形成血栓而致通畅率低,静脉瓣成形效果亦欠佳。自体静脉因有较高的通畅率一直是首选材料。自体静脉常因已用于冠脉、周围动脉重建以及因静脉本身病变、口径不符等已渐难于满足临床需要。同种异体静脉具有…  相似文献   
47.
187例肾下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2年 1月至 2 0 0 4年2月 1 87例择期行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切除术 (或同时切除髂动脉瘤 )的临床资料。结果 围手术期心梗死亡 1例 ,死亡率为 0 . 5 4 %。手术时间 3~ 6h ,平均 3 8h ;出血量 2 0 0~ 1 5 0 0ml,平均 4 70ml;输血量 0~ 1 5 0 0ml,平均 4 4 5ml。ICU停留时间 1 2~ 2 4h。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 1 7例 ,呼吸衰竭 8例 ,急性心肌梗死 2例 ,急性脑梗死 1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 3例 ,无术后严重出血或失血性休克发生 ,无下肢动脉栓塞发生。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97. 0 %、84. 6 %、78 . 3%,患者随访期间的死亡与腹主动脉瘤和手术无关。结论 瘤体直径不能作为手术指征。腹主动脉瘤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严重的心肺疾患和肾功能不全等。手术切除腹主动脉瘤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48.
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205例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并发症和远期生存率,评价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结果30 d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0%;手术时间3-6 h,平均(3.8±1.4)h;ICU恢复时间中位数为16 h。围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心功能不全18例,呼吸功能不全10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急性脑梗塞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寿命表分析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2%,83.1%,75.8%,随访中未发现与人工血管移植有关的死亡病例和并发症。结论手术仍是腹主动脉瘤的标准治疗方法。术前全身系统风险的评估和围手术期的谨慎管理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氟硅酸钠是一种剧毒的无机氟化物,我院收住氟硅酸钠集体食物中毒10例,以内科常规治疗联合血液净化疗法,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为同期同批误食氟硅酸钠中毒而住院患者(为某乡村户主误将氟硅酸钠粉末混同米粉当成炒粉,厚涂于糯米园外层而导致我市集体中毒重大事件)。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乏力、肢体麻木、头昏、头痛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