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量子点技术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量子点材料的特点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8-01/2007-04关于量子点生物成像文章.检索词“quantum dots,biological imaging,bioconjugates,fluorescence imaging”限定文章的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量子点的特点及表面修饰.②量子点在不同的生物组织细胞中的成像应用.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31篇,关于量子点的特点及表面修饰的14篇,关于量子点在不同的生物组织细胞中的成像应用17篇. 资料综合: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一种新型纳米荧光材料,现有技术能将量子点与生物分子结合在一起作为一种高亮度而稳定的荧光探针用于生物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量子点,在多种类型的生物成像研究中较传统的有机荧光素和荧光蛋白而言具有更加优越的特性,使研究者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对单个细胞、组织、甚至活动物的基因、蛋白质和药物靶点进行研究,为疾病机制的阐明和临床诊疗提供有力帮助. 结论:量子点荧光标记材料具有信号稳定、标记简便、检测灵敏的优点,在生物成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的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GF)组和NGF+MWCNTs组(n=5),对照组予空白处理,其它2组加入NGF,NGF+MWCNTs组还加入MWCNTs,运用试剂盒CCK-8分别检测5、10、30、60μg/mL MWCNTs孵育48 h后的细胞活性;通过染色观察MWCNTs孵育细胞48 h的细胞状态,免疫荧光检测F-肌动蛋白、β-tubulinⅢ的构象变化。结果:MWCNTs浓度>30μg/mL时有细胞毒性;30μg/mL的MWCNTs孵育细胞48 h,MWCNTs导致F-肌动蛋白、β-tubulinⅢ在细胞边缘表达减弱或凝结成结节样。结论:MWCNTs浓度>30μg/mL,孵育48 h,对细胞有毒性作用,MWCNTs以团状或折叠状存在于细胞内,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抑郁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血管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组(联用组)47例和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组(单用组)43例,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和90例正常对照人群BDNF浓度作组间比较。结果①两组治疗8周以后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8周以后联用组有效率高于单用组,两组有效率及HAMD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联用组与单用组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治疗8周以后联用组和单用组血清BDNF浓度均高于治疗前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治疗8周后联用组与单用组、正常对照组3组血清BDNF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抑郁比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更为有效,二者均能显著提高血清BDNF水平,血清BDNF水平的提高可能是抗抑郁药物起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4.
目的设计和构建整合素β1 (integrin β1)特异性的小干扰RNA表达载体,并初步验证其对靶基因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靶点特异性的寡核苷酸,连接到经BamHⅠ-HindⅢ酶切线性化的pSlincer3.1/H1质粒上.转染重组质粒到表皮干细胞,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靶基因的抑制情况.结果构建的小RNA干扰质粒siIntegrinβ1转染表皮干细胞能够抑制靶基因整合素β1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整合素β1的siRNA质粒,为进一步研究整合素在表皮干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背景:活体供肾肾移植关系到供受者双方的生命,要求手术确保供受者安全,手术风险大,技术要求高,为保证供者的安全,如何选择供肾的切取方式十分关键.目的:总结 37 例经背腰十二肋切口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临床经验,评价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移植泌尿外科 2007-06/2008-08 完成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患者 40 例,其中 37 例采用经背腰十二肋小切口术式切取亲属活体供肾,回顾分析供、受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同期随机抽取尸肾移植 40 例,将亲属活体间肾移植受者与尸肾移植受者在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外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37 例手术均成功,供肾切取手术时间仅1.0~2.0 h,供肾热缺血时间约 15 s,冷缺血时间 1.0~2.0 h,术中出血不多,围手术期间未发生外科及内科并发症.受者术后肾功能恢复快,1 周左右血肌酐水平均可降至正常.随访至今,所有供、受者均正常生存,移植肾功能均保持在正常范围.活体.肾移植受者在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时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尸肾移植.提示经背腰十二肋切口开放切取供肾手术除了有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短等优点外,在手术安全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质量高,术后人/肾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96.
整合素β1在人表皮细胞株HaCaT增殖中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β1整合素对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重组整合素β1小干扰RNA表达载体(siIntegrin β1)转染到HaCaT细胞株中,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靶基因的抑制情况,应用细胞计数法检测表皮细胞增殖情况.结果重组siIntegrinβ1 转染HaCaT细胞株能够抑制靶基因整合素β1 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结论在人表皮细胞株HaCaT中抑制整合素β1表达可抑制HaCaT增殖,为进一步研究整合素在表皮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 (PMN)可损伤内皮细胞 (EC) ,CD11/CD18介导的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 (PMN -EC)粘附 ,在其中起重要作用[1] 。为进一步了解烧伤早期PMN -EC粘附情况 ,本研究采用微管吸吮技术 ,直接定量测量了严重烧伤早期PMN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力 ,并对其分子基础CD11a/CD18和CD11b/CD18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资 料 与 方 法1.PMN分离 :从 7例健康成人志愿者和 7例烧伤患者( 10 5 0岁 ,Ⅲ度 2 0 % 40 %TBSA)伤后第 1、3、5、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 ,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  相似文献   
98.
背景:了解个体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单型和基因型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中有重要意义。 目的:分析36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受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频率、单型频率和特点。 设计、时间及地点:基因多态性分析,于2007-01/2008-06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移植配型实验室完成。 参试者:36例行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均为有血缘关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族人。 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干板进行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分型,应用PCR-SSP的方法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Ⅱ基因分型,计算人类白细胞抗原-A、B、DRB1各位点基因频率和单型频率。 主要观察指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型和单型。 结果:36例供受者中共检测出人类白细胞抗原-A位点抗原11种,人类白细胞抗原-B位点抗原24种,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位点抗原13种,呈现出丰富的多态性。144条单型中,A2-B46、A11-B60、B46-DRB1*09、B60-DRB1*15、A2-B46- DRB1*09等5条单型的频率高于0.05,共有10种A-B单型和9种B-DRB1单型呈现出显著的连锁不平衡。36例供受者与其他地区汉族人群的人类白细胞抗原-A-B单型频率比较,发现广西汉族A-B单型的分布与湖南、台湾等南方人相似,但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及地区性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99.
重组溶葡萄球菌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原核表达重组溶葡萄球菌蛋白并检测其杀菌效力.方法 在成熟溶葡萄球菌蛋白编码序列的基础上,设计重组序列,采用PCR技术扩增,克隆至大肠埃希菌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用微量稀释法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的杀菌效果.结果 目的DNA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后经测序鉴定正确,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经免疫印迹鉴定重组蛋白表达正确.重组溶葡萄球菌蛋白对金葡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均小于传统抗生素.结论 成功表达重组溶葡萄球菌蛋白,其对金葡菌有强大的杀菌效力.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成人肺组织文库中与分化抑制因子1(Id1)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PCR方法扩增Id1的编码序列并定向克隆入诱饵质粒pHybLex/Zeo,构建重组诱饵质粒pHybLex/Zeo-Id1,酶切鉴定后转化人酵母株EGY48/pSH18-34,检测重组诱饵质粒有无非特异激活报告基因Leu2、LacZ作用;扩增并提取成人肺组织文库质粒,将文库质粒及重组诱饵质粒转化入酵母细胞,依次筛选Leu2 ,Leu2 LacZ 克隆;设置阴性及阳性对照,重复筛选Leu2 LacZ 克隆并排除假阳性克隆,获取真阳性文库质粒,进行测序和同源性比对.结果 酶切证实,重组诱饵质粒构建成功.重组诱饵质粒转化入酵母细胞后.经检测无非特异激活报告基因作用.扩增并筛选成人肺组织文库.获得198个Leu2 及19个Leu2 LacZ 克隆.经排除假阳性克隆,最终获得1个Leu2 LacZ 真阳性克隆,经测序和同源性比较证实该克隆与蛋白AGGF1高度同源(556/559,99.5%),Westem blotting证实其在酵母细胞中有表达.结论 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通过筛选成人肺组织文库,发现Id1与AGGF1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