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57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最佳治疗方案。方法:159例支原体肺炎分别给予红霉素静滴(住院组)和阿奇霉素口服(非住院组)治疗,比较疗效并随访。结果:①住院组2周内痊愈63例(72,41%),非住院组2周内痊愈37例(51.38%),两组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P<0.05);②1年后随访的157例患儿有44例(28.02%)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组占25例(28.73%),非住院组占19例(27.14%),两组无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病程≥4周的40例患儿中117例(42.5%)有反复呼吸道感染,而病程<4周的117例中仅27例(23.07%)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两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静滴红霉素的近期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口服。部分患儿支原体肺炎痊愈后1年随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初始治疗前的病程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32.
用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31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并与31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治疗前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而CGRP显著偏低,治疗后均显著改善。达到调节肾炎患者ET、CGRP代谢失衡作用  相似文献   
133.
目的观察细胞生长因子与一氧化氮在2型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74例DM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γ-干扰素(IFN-γ)和一氧化氮(ON)的血浆含量,同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①DM无眼底病变组(NDR)与视网膜病变组(DR)血浆VEGF、IFN-γ和NO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5,P<0.01);②DR组VEGF含量明显高于NDR组(P<0.05),而IFN-γ和NO含量明显低于NDR组(P<0.01,P<0.05);③NDR组VEGF与NO含量呈直线正相关(r=0.30,P<0.05),其他各组均无相关性。结论VEGF与INF-γ过度表达在DM视网膜病变中起重要作用,NO代谢紊乱是导致DR发生中进展性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4.
<正>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银屑病患者进行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及层粘连蛋白(LN)的水平检测,旨在了解此三项指标在银屑病时的变化及意义。1 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银屑病患者35例,平均34.5岁,病程7~20d。均为进行期病人。正常对照为30例健康献血员,平均32岁。 方法:取受检者血清用RIA法检测,TNF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HA与LN试剂盒由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135.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验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2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和尿β_2-微球蛋白(β_2-m)、糖蛋白(THP)及尿白蛋白(Alb),旨在探讨恶性淋巴细胞增殖病的肾功能变化。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28例ALL和23例NHL均为经临床表现、血液及骨髓细胞学和淋巴结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初发未经化疗的住院患者。其中男30例、女21例,平均年龄33岁。所有患者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正常。对照组30例(男21,女9),为健康查体正常人。平均年龄36岁。 二、方法:取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同时留取晨尿置-30℃保存,14天内检测。β_2-m、THP、Alb试剂盒购自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操作按说明书。检测仪器为北京核仪器厂产FJ-630微机放免多探头测定仪。 三、统计学处理: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正常人及恶性淋巴细胞增殖病患者血清,尿β_2m、THP及尿Alb检测结果见表1。 血清、尿中β_2-m及尿Alb,ALL、NHL二患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二患者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和尿中THP,二患者组之  相似文献   
136.
丹参多酚酸盐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TNF-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对C57BL/6J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给8周龄雄性C57BL/6J ApoE基因敲除小鼠喂食高脂饮食,腹腔注射丹参多酚酸盐,随机将其分为模型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60mg/kg)组、中剂量(120mg/kg)组、高剂量(240mg/kg)组,每组12只,共50只;正常对照组(即C57BL/6J野生型小鼠)10只.32周末时处死各组小鼠,留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结果:32周末时,随丹参多酚酸盐剂量的增加,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TNF-α浓度逐渐降低,丹参多酚酸盐各剂量组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1);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两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1);丹参多酚酸盐各浓度组之间亦有明显差异(P均<0.01).结论:各剂量组丹参多酚酸盐均能够降低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TNF-α水平,随剂量增加,减低越明显,说明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7.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6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及35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了尿β_2-m、IgG、Alb联合检测,旨在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出率及加强对损害部位及范围的诊断。 资料和方法 一、对象:Ⅱ型糖尿病病人56例,年龄64~82岁,平均74.6岁。正常对照组35例,年龄60~77岁,平均69.5岁,均为查体健康者。 二、方法:尿标本收集为所有受试者留取晨起第  相似文献   
138.
为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血清中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UC)与血糖(GLU)之间的关系,对43例HD患者进行了血透前后血清INS、GLUC及GLU的检测,并同时与政党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9.
我们对76例老年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三个不同时间内血浆中ET-1水平变化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本组76例(男60,女16),平均年龄62.5(60~76)岁。临床诊断均术前经电子肠镜、活检病理确诊。设30例非癌症肠道患者做对照,平均年龄61.5(60~67)岁。 二、方法:取肘静脉血5ml,置于含10%EDTA-Na_2 30IU和40IU抑肽酶试管中,混匀,4℃3000rpm/分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在-20℃保存待测。  相似文献   
140.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称为血管通透性因子,1989年由Ferrara等[1]在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体外培养分离出来的一种糖蛋白,是一种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体内有诱导血管生长、血管形成、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VEGF最早是在肿瘤的研究中被发现,而后实验证实VEGF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无论是在生理情况还是病理情况下,VEGF都与血管的发生和生长密切相关。目前,人们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疾病中的作用十分关注,近期众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