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MS技术对所筛成分进行分析,通过TCMSP检索和Pharmmapper软件预测获取各成分主要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IP数据库,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建立药物靶标与炎症疼痛靶标的关联,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的作用靶标,阐释其抗炎镇痛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网络分析,共有44个炎症疼痛靶点与气滞胃痛颗粒密切相关,其中直接作用靶点有20个,主要是对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蛋白酶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疼痛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古方配伍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2.
栀子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栀子的果实中分离鉴定了10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2),19α-羟基-3-乙酰-乌苏酸(3),栀子花乙酸(4),3-乙酰-栀子花甲酸(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熊果酸(8),3α-羟基-熊果酸(9),常春藤皂苷元(10).结论 化合物4,5,9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3.
采用多波长HPLC-DAD,同时测定栀子不同部位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羟异栀子苷、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竹节参皂苷Ⅳa 7种化合物的含量,比较各成分在栀子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栀子中各成分在各部位分布不同,且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栀子苷主要分布在果实和叶中,竹节参皂苷IVa主要分布于根和茎中,西红花苷类成分主要存在于果实中,绿原酸以叶和茎含量较高,羟异栀子苷在叶和根中含量较高,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在根和茎中含量较高。通过分析栀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为栀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栀子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的干燥成熟果实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栀子的果实中分离鉴定了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2)、芦丁(3)、5-羟基-7,3′,4′,5′-四甲氧基黄酮(4)、5,3′-二羟基-7,4′,5′-三甲氧基黄酮(5)、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6)、5,7,3′-三羟基-8,4′,5′-三甲氧基黄酮(7)、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8)、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9)、5-羟基-6,7,3′,4′,5′-五甲氧基黄酮(10)、5,7,3′,5′-四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11)和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2).结论:化合物6和8为首次从栀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5.
临床误诊的3例恶性肿瘤尸体解剖报告如下:例1,男,30岁,农民。因上腹部疼痛1周,伴恶心呕吐3天,皮肤发现红疹2天,于1984年10月13日入院。入院时神清,体温37℃,脉搏88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110/70mmHg(15/9kPa)。上睑、颈部、胸背部密集针尖大小出血点。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特殊,腹丰满,肝剑突下10cm,肋下约5cm,硬、压痛,可疑移浊。B超:发现肝脾(实性)肿大,肝右前叶2cm脓肿(早期)。左胸8~9肋探及液平。入院后皮肤出  相似文献   
36.
孙凤军  戴晓天  冯伟  罗光明  熊玮 《重庆医学》2015,(14):1931-1933
目的:分析近9年该院呼吸科病房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呼吸科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共分离出5714株病原菌,主要分布于痰液(90.1%)、粪便(4.2%)和尿液(3.6%);其中革兰阴性菌2943株(51.5%),革兰阳性菌596株(10.4%),真菌2175株(38.1%)。分离菌株数居前6位的病原菌依次为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热带念珠菌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分离率逐年增加,而大肠杆菌的分离率降低。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有抗菌药物都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但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逐年增加,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却呈现一定波动性。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灵敏度较高,对其他抗菌药物的灵敏度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的灵敏度几乎为100%,且对其他抗菌药物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结论呼吸科常见病原菌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7.
小儿急性肠套叠196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诊治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小儿外科2005年至2009年诊治的19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6例病例中,空气灌肠复位176例,手术治疗20例,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腹部B超及诊断性空气灌肠是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方法,空气灌肠复位是治疗急性肠套叠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8.
对彭泽贝母的植物形态、生态环境、商品药材的鉴定、质量标准、化学成分、栽培技术、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总结出进一步对彭泽贝母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9.
罗光明  刘贤旺 《中药材》1994,17(10):3-5
通过绞股蓝Gynostemma. pantaphyllum愈伤组织培养,系统观察不同前体的中间体和抑制剂类物质对愈伤组织生长和总皂甙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醋酸钠(25ppm)单独使用可提高其鲜重与干重生长速率,与氨硫脲协同可提高鲜重与干重生长速率及皂甙产率。香叶醇(0.01%)单独或与氨硫脲协同均可提高其皂甙产率。此外,绞股蓝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和总皂甙积累曲线显示,总皂甙积累峰期滞后于愈伤组织生长峰期4—8天。  相似文献   
40.
肾透明细胞癌8年后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肾透明细胞癌是肾腺癌的一种类型。临床常较早发生远处转移,其预后难以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