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比较不同姿势颈部抗阻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hronic non-specific neck pain,CNSNP)的干预效果,为CNSNP探寻一种更高效的运动疗法。方法:51例CNSNP患者(年龄41.0±5.0岁)随机分为3组:俯卧姿颈部抗阻训练组(A组,n=17)、坐姿颈部抗阻训练组(B组,n=17)和俯卧姿对照组(C组,n=17)。测试指标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颅颈角(craniocervical angle,CVA)、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均方根振幅(root mean square,RMS)。所有指标均在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进行测量。结果:A组的干预效果优于B组和C组。A组的颈部疼痛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颅颈角(CVA)、颈椎屈曲活动度(ROM)、颈椎伸展活动度(ROM)、RMS(斜方肌上束,屈曲;胸锁乳突肌,静息;胸锁乳突肌,伸展)较B组和C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RMS(...  相似文献   
12.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 e,NS)是由于多种病因造成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迄今尚不清楚,普遍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1]。为进一步探讨免疫球蛋白(Ig)在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imp le type nephrotic syndro  相似文献   
13.
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是机体肠道正常菌群.产气荚膜梭菌(Cl.perfringen简写Cl.p)是其中少数致病菌之一,健康成人的分离率为52%,而老人则为92%.有关学者对它产生的腐败作用和在消化道肿瘤发生的相关性较为关注.本文报告昆明种小鼠长期饲Cl.p后,其胃肠粘膜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增生和肠道菌群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诃子体外对解脲脲原体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诃子总提取物,并将其粗分成几个部位(10%,20%,40%,60%甲醇洗脱部位);选用8株解脲脲原体临床分离株混合液,以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制浓度,筛选最佳部位;最佳部位以洁尔阴洗液为对照,进一步测定其对血清14型及6株解脲脲原体临床分离株的半数最低抑制浓度(MIC50)。结果除60%甲醇洗脱部位外,总提取物及其它部位在10~100 mg.ml-1时均有抑制解脲脲原体生长活性,以10%甲醇洗脱部位最明显,MIC50小于洁尔阴洗液。结论诃子提取物具有显著的体外抗解脲脲原体活性,以10%甲醇洗脱部分部位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头汤合并局部加温对小鼠和大鼠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和大鼠足跖肿胀法,比较单用乌头汤及合并局部加温的效果。结果:乌头汤40g/kg 灌服和20g/kg 灌服合并局部加温30min 后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乌头汤20g/kg 灌服合并局部加温的镇痛药效接近度冷丁组。乌头汤40g/kg 和20g/kg 灌服合并局部加温能降低0.7%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发生率。乌头汤100%浓度浸足合并局部加温对由皮下注射10%新鲜蛋清0.1ml 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度的抑制作用大于各单用实验组。结论:乌头汤合并局部加温能增强小鼠对热致痛的镇痛作用及抑制大鼠足跖肿胀度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6.
红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的克林霉素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和中介的葡萄球菌178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16株),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法测其耐药表型,通过PCR测其耐药基因,并进行对比.结果:178株葡萄球菌中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且D试验阳性(iLSM)37株(20.8%),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D试验阴性(MS)46株(25.8%),红霉素、克林霉素均耐药(cLSM)95株(53.4%).PCR检测显示所有菌株中3种基因(ermA、ermC、mrsA)至少一种为阳性.MS葡萄球菌中仅检测到mrsA基因,其他均检测到ermA、ermC基因.在所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iLSM型以检测出ermA多于ermC;cMLS中未检出ermC基因;而在CNS中iLSM 、cLSM 2型均以检测到ermC居多.结论:临床上分离的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诱导性耐药比较常见,耐药表型D试验与多重PCR检测结果相一致,且前者方法简单易行,建议实验室应加强对葡萄球菌D试验的常规检测,以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在兔眼外伤后不同时间房水中的浓度变化,探讨眼内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将18只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兔。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和Ⅲ组右眼建立外伤性眼内炎模型,并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于Ⅲ组受伤眼的玻璃体内。ELISA法测定造模前及造模后6h、12h、24h、48h、96h房水中IFN-γ、IL-6、IL-8、TGF-β的浓度;于6h、12h、24h、48h、96h、8d、16d分别用裂隙灯及间接显微镜观察眼部炎症情况并评分。结果造模后Ⅱ组炎症反应明显较Ⅲ组轻,造模12h后两组各时间点临床炎症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Ⅱ组和Ⅲ组兔房水中IFN-γ在造模后均升高,24h时达到高峰,分别为(516.45±20.80)ng.L-1、(508.21±31.45)ng.L-1,与造模前(337.15±17.25)n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24hIL-6在Ⅱ组和Ⅲ组兔房水中的浓度即达到高峰,分别为(61.69±2.11)ng.L-1、(61.81±2.18)ng.L-1,与造模前(46.34±2.09)n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Ⅱ组和Ⅲ组兔房水中IL-8在造模后48h浓度达到高峰,分别为(66.78±2.00)ng.L-1、(64.94±3.39)ng.L-1,与造模前(44.50±1.40)n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24hTGF-β在Ⅱ组和Ⅲ组兔房水中的浓度最低,分别为(288.79±7.17)ng.L-1、(293.99±1.93)ng.L-1,与造模前(404.45±2.86)n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外伤性眼内炎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破坏,房水中细胞因子表达发生变化,因此在眼内炎的早期,应联合采取免疫干预措施来控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不同剂量替考拉宁对正常兔眼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 24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均以右眼为实验眼。A组:替考拉宁0.5 mg;B组:替考拉宁1.0 mg;C组:替考拉宁2.0 mg;D组(对照组):灭菌生理盐水,注射体积为0.1ml。注射后观察各实验眼眼前节及眼后节情况,注射后第14和第28 d分批处死动物,取眼球标本做组织病理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①注射后A组、B组和D组各实验眼眼前节均未见明显炎症反应,C组中2/6实验眼有轻度炎症表现。②注射后A组、B组和D组各实验眼眼后节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C组实验眼眼后节有显著改变。③B组和C组的组织病理切片光镜检查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并以C组引起的视网膜细胞损害最为严重。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替考拉宁0.5 mg不会产生视网膜毒性,可能是较为安全的眼内注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毛理纳  罗予  兰淑琴 《中国公共卫生》2000,16(12):1092-1093
采用容器振荡法、浸渍法观察FFA-3纤维抗菌作用.结果:经5%纤维含量振荡过夜孵育后,大肠杆菌(ATCC25922)活菌由2×106降到0CFU/ml;表皮葡萄球菌由6.8×105(对照)降至356×103CFU/ml;2株厌氧菌(类杆菌)经2h振荡孵育后菌数略减少;当纤维含量为0.7%时,大肠杆菌存活菌数仍为0.大肠杆菌和金葡萄与FFA-3纤维作用10min后,活菌数分别由109降至108CFU/ml和105降至103CFU/ml.  相似文献   
20.
牛乳清促双歧杆菌生长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BectonDickinsonDiagnosticInstrumentSystem连续40小时测定培养瓶中青春双歧杆菌的生长指数。结果表明,添加5%和10%牛乳清的培养瓶中的双歧杆菌的生长指数分别为116和141,高于无牛乳清的培养瓶的70,而且前两者的生长指数高峰值时间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