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优化重组人干扰素α-2b原液的发酵纯化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方法 构建重组大肠杆菌,通过逐级扩大培养、发酵、纯化,收集菌体;菌体裂解后,进行变性、复性,通过不同的纯化方法,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原液;通过对各步工艺的考察,优化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发酵、纯化方法。结果 制得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菌种表达量高,原液纯度可达95.0 %以上,生物学比活性高于1×108 U·mg-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要求,安全性强。结论 此法可应用于重组人干扰素α-2b原液的生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可能的社会心理学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成组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轻度认知损害和认知功能正常受试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等)、闲暇活动及个人爱好(书法、园艺、阅读书报等)、特殊经历(文革经历、精神创伤史)、参加社会活动情况.以及既往慢性病病史;通过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t检验初步筛选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轻度认知损害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受试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7.07±0.59)岁和(76.91±0.58)岁,两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受试者年龄,受教育程度,书法,写文章、自传或回忆录,锻炼或健身,参加社会活动等项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其他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年龄,受教育程度,写文章、自传或回忆录,锻炼或健身,参加社会活动等项因素与轻度认知损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OR值(95%CI)分别为1.448(1.059~1.981)、0.513(0.346~0.761)、0.648(0.447~0.939)、0.570(0.357~0.911)和0.435(0.205~0.922).结论 老年性轻度认知损害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写文章、自传或回忆录,锻炼或健身,参加社会活动等5项影响因素显著相关.其中,年龄是轻度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写文章、自传或回忆录,参加锻炼或健身,参与社会活动为轻度认知损害的保护因素.针对上述因素早期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能成为预防和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了解徐州市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知识行为现状及二级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和评价健康教育政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对徐州市社区2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脑卒中二级预防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栓药服用率为79.2%,他汀类降脂药物服用率为35.6%;防治知识得分为(11.13 ±1.43)分,占知识总分的70.6%,行为得分为(56.17±5.60)分,占行为总分的59.1%;知识和行为得分成正相关(r = 0.666,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在知识和行为方面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知识均为患者二级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行为现状与指南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应结合影响二级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缩短二级预防实践与指南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94.
我科自1977年2月开始研制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牵引复位固定架,经过多次改进后定型为单针牵引复位固定架(简称单针架)结合滑动牵引治疗股骨干骨折,其效果更为理想。现将35例患者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26例颅骨粉碎骨折清创同时修复,术后6个月至1年期间随访,有1例患者皮下积液,术后20天化脓感染,取出修补的骨水泥,2例局部积液,经排液后加压包扎治愈,6个月至1年随访患者局部伤口愈合良好,清创同时修复成功率为96.1%。颅骨粉碎骨折清创同时修复是完全可能的,可避免二次手术修补。  相似文献   
96.
中空栓剂的研究概况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栓剂是古老的外用固体制剂,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临床上常用的普通栓剂(conventional type suppository,CTS)系药物粉末与基质混合制成,直肠或阴道给药,基质逐渐融化,药物亦逐渐溶出吸收而发生药理作用.随着栓剂的发展,渡道善照等于1984年研制成了中空栓剂(hollow type suppository,HTS),其外层为基质制成的壳,空心可填充固态、液态和混悬态等各种状态的药物,与CTS相比,HTS具有释药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制剂稳定性好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扩大了许多药物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分析引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择期行PD 1 6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 047例,女641例,年龄18~87岁,BMI 14~40 kg/m2,ASA Ⅰ—Ⅲ级。记录性别、年龄、BMI、ASA分级、术前合并症、术前检验结果、影像学资料、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麻醉用药、患者术后去向等。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患者分为两组:感染组(n=301)和非感染组(n=1 387)。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0 U/L的比例、血清白蛋白、白细胞计数及术后进入ICU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时间明显长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 (每增加1 kg/m2,OR=1.075, 95%CI 1.034~1.118,P<0.001)、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100 U/L (OR=1.317, 95%CI 1.013~1.707, P=0.039)、术前白细胞计数>10×109/L (OR=1.920, 95%CI 1.160~3.089, P=0.009)及术后进入ICU (OR=2.317, 95%CI 1.796~2.994, P<0.001)是PD术后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BMI每增加1 kg/m2、术前白细胞>10×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100 U/L以及术后进入ICU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8.
丈夫有了外遇我和成宇是1994年结婚的,第二年生下了儿子。成宇不吸烟不喝酒,工作努力,总能赢得领导和同事的称赞。1998年,丈夫被提拔为正科级干部,年纪轻轻就被委以重任,丈夫因而更意气风发。我在一家橡胶厂做会计,工作也比较轻松,小日子过得幸福而惬意。 2000年秋天的一个中午,同事小娟突然对我说:“菊姐,你丈夫有外遇了。”一听这话,我大脑霎时“嗡嗡”作响,赶紧拉住小娟追问是怎么回事。小娟告诉我,成宇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中DWI评分和ADC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分组(GGG)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前列腺良性病变(良性病变组)和94例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组)患者。2组均行常规MRI序列(T1WI、T2WI)、DWI(b=0、800 s/mm2)序列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将前列腺癌GGG分为5组。DWI评分与GGG之间一致性行Kappa检验。ADC值与GGG的相关性行秩相关统计。2组ADC值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b=800 s/mm2时良性病变、前列腺癌组的ADC值分别为(1.198±0.147)×10-3mm2/s、(0.829±0.088)×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5,P<0.05)。94例前列腺癌的ADC值与GGG呈负相关(rs=-0.935,P<0.05),PI...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门诊及住院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324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苯扎贝特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62例,分别口服苯扎贝特0.2 g,3次/d和淀粉空白片0.2 g,3次/d,治疗1~3个月。结果苯扎贝特组治疗1个月后,血三酰甘油较治疗前下降了42.5%,总胆固醇下降了14.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了31.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了27.0%,餐后4 h三酰甘油下降了38.5%(均为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3个月后,苯扎贝特组患者血脂的达标率较治疗1个月后进一步提高。治疗过程中,苯扎贝特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未见升高。结论苯扎贝特具有改善血脂的作用,尚不升高血压、血糖,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