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251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5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2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综合评价甲苯胺蓝染色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就诊的OPMDs及OSCC患者53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甲苯胺蓝染色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价甲苯胺蓝染色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甲苯胺蓝染色的诊断价值;并对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甲苯胺蓝染色诊断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灵敏度为75.32%,特异度为84.17%,准确度为81.61%;诊断OSCC的灵敏度为97.10%,特异度为76.51%,准确度为79.17%;诊断上皮异常增生的灵敏度为57.65%,特异度为84.17%,准确度为79.31%。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甲苯胺蓝染色诊断的灵敏度越高;且甲苯胺蓝染色诊断轻、中度上皮异常增生的灵敏度均高于临床危险度诊断,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ROC曲线分析,甲苯胺蓝染色诊断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AUC值为0.797,高于临床危险度诊断的AUC值(0.721);甲苯胺蓝染色诊断OSCC的AUC值为0.868,高于临床危险度诊断的AUC值(0.802)。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病程、活检病损部位、临床危险度和甲苯胺蓝染色均与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显著相关,甲苯胺蓝染色阳性者患有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风险是甲苯胺蓝染色阴性的13.655倍。结论 综合多项指标评估结果,甲苯胺蓝染色是一种诊断效力强的无创辅助检查技术,推荐应用于OPMDs及OS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硝苯地平与依诺肝素钠治疗对重度子痫前期术后患者血压、凝血功能及对血清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行宫剖产术进行分娩的203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依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血压、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对血清D-二聚体的影响,并统计不良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5.10%,显著高于对照组(87.1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D-二聚体、PAI-1、HB、PLT显著降低,而PT、APTT、t-PA均显著增加,各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vWF、PAPP-A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妊娠时间、胎儿体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4 h蛋白尿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不良妊娠结局为胎儿窘迫、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其中观察组不良妊娠发生率(9.80%)显著低于对照组(18.8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依诺肝素钠对重度子痫前期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血压,改善凝血功能,调节血清D-二聚体水平,从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行肾结石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澳洋医院接受肾结石微创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60例)和观察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循证护理,60例)。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肾功能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自我效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经对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均<0.05)。术后2 h和72 h,2组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和肌酐水平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观察组在术后72 h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和出院2周后,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及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且2组的上述评分均优于术前(P均<0.05)。结论循证护理可缩短行肾结石微创手术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改善其肾功能相关指标、手术和疼痛情况,提高其自我效能,同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4.
45.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他们可以在表观遗传、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节基因的表达,并协调和整合多种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的分化、增殖、稳态和器官发育。研究表明,lncRNA可能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等,从而对预防和减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起到作用。笔者就lncRNA与血管疾病关系及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6.
第4章 应对治疗措施效果的不确定性 第3章概述了应如何公平验证治疗措施。本章将深入探讨几乎总是存在的有关治疗措施效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7.
无私和信任是人体试验研究的核心。自愿参加研究的受试者是无私的,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参与将为他人健康的改善做出贡献,也相信研究者会尽最大努力减少受试者的风险。由于受试者的无私和信任,临床研究才成为可能,因此研究机构有义务使临床研究的实施符合伦理学要求,并诚实地报道研究结果。而诚实的报道首先需要知道所有现存的临床研究,即使其结果对赞助方不利。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气胸的临床特点及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中,73例(93.6%)治愈或好转,3例(3.8%)转外科手术。2例(2.6%)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发病急、症状重、临床表现不典型,应及时进行X线或CT检查和治疗,提高存活率。治疗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或胸部穿刺是较为常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新标志酶GST_π的表达和它的临床意义。方法胃癌组织62例用抗GST_π抗体,按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中GST_π活性,并与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织62例中GST_π阳性率871%;27例正常胃粘膜GST_π阳性率只111%(P<0001);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各23例,其GST_π阳性率分别为826%和869%,与正常胃粘膜比较P<0001。结论GST_π在胃癌组织中的胎儿型表达为研究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和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酶学标志。具有中等度异型增生和不全结肠型上皮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阳性率也较高,可列为胃切除手术的相对适应证。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定向拉伸工艺对不同可吸收补片力学性能的影响,评价其作为肩袖损伤修复补片的潜力。方法采用定向拉伸工艺制备聚乳酸基材料的可吸收补片,设定不同的定向拉伸温度(50~80℃)和拉伸比(0. 5~4. 3),研究不同参数对不同材料可吸收补片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热性能、结晶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定向拉伸温度和拉伸比可以调控可吸收补片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应变、热性能、结晶性能和微观形貌。当拉伸温度分别为60、70、70℃,对应的拉伸比分别为3、3、4. 3时,聚-L-丙交酯-乙交酯的共聚物(PLGA)、聚-L-丙交酯-D,L-丙交酯的共聚物(PLDLLA)、聚-L-丙交酯-ε-己内酯的共聚物(PLC)最大拉伸强度分别为(74±7)、(97±6)、(107±8) MPa,大于犬类冈下肌腱的力学强度(40 MPa),但仅有PLDLLA补片的应变满足天然肩袖的柔韧性。结论定向拉伸工艺可以提高可吸收补片的力学性能,PLDLLA补片具有增强肩袖撕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