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33.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联合益生菌肠内营养预防直肠癌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8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栓弹力图的预防干预)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益生菌肠内营养),每组94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各项凝血指标水平、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疼痛评分及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联合益生菌肠内营养预防直肠癌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凝血指标水平,减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4例中期妊娠引产的产妇分为两组。A组13周~20周,B组20周~28周,经米非司酮150mg顿服后,于当天分别给米索前列醇200μg的1/6片日服,第3日晨阴道后穹窿用药米索前列醇200μg,4h无宫缩追加1片。结果:完全流产率99%,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阴遗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6h、10h内流产率为75%、95%,随着孕龄的增加,流产时间延长,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的胎盘膜残留率与产后出血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同步给药用于中期引产具有方法简单、痛苦小、可避免手术损伤,成功率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膀胱鳞状细胞癌的发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膀胱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8例患者年龄44~7串岁。行膀胱全切术3例,膀胱部分切除5例。7例患者随访1~10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3%(3/7)和14%(1/7)。结论:膀胱鳞状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膀胱根治性切除仍是目前较好的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36.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288例心电图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表现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全国多中心明确诊断的288例PTE患者分为大面积及次大面积组(A组)136例,非大面积组(B组)152例,其中男168例,女120例,年龄25~82岁,平均(55±14)岁.A组使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B组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内观察患者心电图的表现,分析各段各种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及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SⅠ QⅢ TⅢ最高发生率为A组32.4%,B组21.7%,QⅢ波型:A组达69.1%,B组56.6%;TⅢ波型:A组63.2%,B组43.4%,SⅠ TⅢ波型:A组40.7%,B组25.7%,改变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时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胸前导联Tv1倒置A组达77.8%,B组52.0%,Tv1-Tv5倒置依次变浅或消失,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各导联及各时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VR SV5振幅呈规律性递减趋势;电轴左偏A组最高发生率47.1%、B组3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轴右偏A组为16.2%,B组为1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PTE患者心电图波型异常改变有较高发生率,对急性PTE患者的早期初步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7.
肠系膜静脉栓塞(MVT)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血管系统疾病,起病缓慢、发病率低、病死率高,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误诊率极高,且一旦治疗不及时,病情可进行性发展为肠管坏死及弥漫性腹膜炎,是一种较为危重的外科  相似文献   
38.
水肿病治则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水肿病的治则,指导水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通过文献记载和历代医家对水肿病治则的补充发挥,结合自身临床体会进行论述。结果:概括出临床治疗水肿病的主要六点治则,并对每种治则附以常用药物。结论:临床从温阳、理气、活血、健脾、固肾、芳香化湿等方面治疗水肿病疗效确切,丰富了水肿病的治则。  相似文献   
39.
一年级小学生龋齿及饮用饮料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北京某小学一年级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该人群的患龋情况及饮用饮料情况。其患龋率为88.1%,龋均为5.58;最喜欢喝碳酸饮料的学生占60.8%;在夏季有6.6%的儿童每天只喝饮料,几乎不喝水;26.0%的学生以喝饮料为主。分组比较结果发现dmft≥8的儿童饮用饮料较dmft≤4的儿童普遍,但无显著性差异。调查提示,我国儿童饮用饮料情况较普遍,其与龋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淋病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STD),有逐年上升趋势.在美国淋病奈瑟氏菌是细菌性感染的主要病因,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公布,1989年淋病患者达68.9万多人.我国随着对外开放,又重新出现性病的流行.据1986~1988年3年内在太原地区省,市两所医院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病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