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8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473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89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27篇
综合类   889篇
预防医学   344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67篇
  3篇
中国医学   262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219例尺骨座嘴骨折张力带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19例尺骨座嘴骨折患采用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结果:随访6月-2年8月,平均1年7月,本组骨折全部愈合,按Wolfgang等的后期疗效标准:良好172例,较好45例,差2例(合并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结论:尺骨鹰嘴骨折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2.
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应用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10月~2006年3月,应用吻合血管的足内侧皮瓣移植修复6例手部皮肤缺损。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7~49岁。机器辗压伤5例,重物砸伤1例。皮肤缺损范围为4cm×6cm~6cm×10cm。损伤至手术时间18~46d。结果 1例术后第2天腕掌侧瘢痕出现皮瓣下血肿,经拆除部分缝线,充分引流后皮瓣成活;余5例皮瓣成活,创口均Ⅰ期愈合。1例负重后足部供区反复出现渗液,经换药及加强皮肤护理后痊愈,另5例足部供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6~13个月,皮瓣质地好,耐磨擦,外形美观不臃肿,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游离足内侧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3.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9月~2006年6月妇科4413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41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7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71/4413),其中经开腹处理10例,占14.1%(10/71)。并发症包括膀胱损伤5例,肠管损伤4例,出血5例,切口血肿和引流口出血8例,大网膜嵌顿1例,会阴部气肿9例,皮肤淤血12例,头部血肿2例,臂丛神经损伤2例,感染性休克1例,切口愈合不良15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颈管残端囊肿6例。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与手术难度和术者技巧有关,积极预防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4.
目的介绍使用外固定架及适当短缩肢体治疗伴有软组织环形缺损的胫腓骨下段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伴有踝部软组织环形缺损的胫腓骨骨折13例,采用BK外固定架固定,适当缩短肢体长度,一期闭合创面,术后应用激素减少肿张发生。结果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8个月.11例肢体断缩小于2cm,2例肢体短缩2~3.5cm。均无明显下肢功能障碍。结论对伴有环形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下段骨折,应用外固定架固定及适当短缩肢体,术后应用激素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5.
笔者同顾分析1例行原位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痫(Wi|son痫)并布加综合址的临床资料。患者28岁,女性,Wilson患者,接受背驮式原俺肝移植.术后m现顽崮性腹水及双下肢水肿、经彩超、下腔静脉造影证实为市加综合症,予以经股静脉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物人。治疗后恢复顺利,现已术后11个月,患者情况良好.提示对于Wilson病合并布加综合症行,在肝移值术前行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尤其对下腔静脉病变位置靠近右心房者。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移对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处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方法:日本大耳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基因组和综合组。治疗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股骨头滑膜VEGF阳性细胞率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股骨头血管数目改变情况。结果:模型组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减低,与对照组、基因组、综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中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较高,与中药组及基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数目:在A区,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B区,各组较模型组血管数目均有增加,对照组、基因组、综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与基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虽然血管数目较模型组多,但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及VEGF基因转移均可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处局部新生血管形成和侧支循环的建立,尤以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基因疗法效果为好,为临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基因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7.
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诱导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昱  练克俭 《中国骨伤》2007,20(Z1):73-74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包含脊髓组织原发损伤和一系列组织代谢障碍所致的继发性损伤,其治疗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之一。本文对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的作用、诱导因素和防治途径作一综述。1细胞凋亡在脊髓损伤中的重要作用脊髓损伤包括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而细胞凋亡是继发性脊髓损伤的重要组成部分。脊髓损伤后出现的脊髓神经细胞死亡不是缘于直接损伤而是细胞凋亡所致[1]。细胞凋亡是一种固有的自然生理过程,它通过清除死亡细胞和代谢产物维持人体各系统组织的稳定,而且这种清除过程不伴有局部炎症是其最大的特点。有研…  相似文献   
78.
柯希煌  练克俭 《中国骨伤》2007,20(9):570-572
急性臂丛神经炎是一种少见病,但人们往往认识不足,在早期,易被误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胸廓出口综合征。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本文就急性臂丛神经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1诊断名词与病因急性臂丛神经炎,病因尚未明了,但却有典型的临床特征。最初由Parsonage等[1]和Turner等[2]报道为肩胛带综合征和麻痹性臂丛神经炎,后被称之为:Parsonage-Turner综合征。其他诊断名词有:急性臂丛神经炎,神经源性肌萎缩,术后原发性臂丛神经炎等[3,4]。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吗啡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海马和脊髓μ阿片受体(MO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鼠鞘内注射吗啡免疫功能抑制的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鞘内置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n=8):生理盐水组(NS组)和吗啡组(M组)。M组鞘内持续输注吗啡10μg/h 7 d(生理盐水稀释),N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输注7 d后断头处死大鼠,取出大鼠PAG、海马和脊髓标本,采用巢式RT-PCR测定MOR mRNA的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M组PAG和海马MOR mRNA表达下调(P〈0.05或0.01),脊髓MOR 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PAG和海马MOR表达下调可能是鞘内注射吗啡导致免疫功能抑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损伤特点及治疗.方法 1996年5月至2007年11月,治疗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7~65岁,平均35.4岁.受伤至就诊时间为1~24 h.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伤5例,钝器伤2例.21例患者均合并多发创伤或骨折,其中胸椎压缩型骨折11例,骨折脱位7例,爆裂型骨折2例,屈曲牵张型骨折1例.完全性神经损伤6例,不完全性神经损伤4例,无神经损伤11例.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15例.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99个月,平均37.7个月.术后6例完全性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1例无神经损伤患者出现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余10例病情无加重,其中4例仍有胸背局部疼痛;4例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患者中1例恢复正常,1例有改善,2例无改善.结论 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为致伤暴力大,脊髓损伤严重,合并多发伤的概率高.早期固定胸骨有助于加强胸椎的稳定性,延缓胸椎后凸畸形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