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采用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21~75岁,平均47.3岁。按AO/ASIF分型:A3型9例,C2型9例,C3型17例。开放性骨折4例,但皮肤及软组织损伤较轻,污染轻。手术方法中单纯手法牵引复位加外固定架27例,经皮钢针撬拨复位加外固定架5例,尺骨固定加外固定架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5h~21d,平均6.6d(2例陈旧性骨折除外)。结果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2个月。按照解剖学上的恢复结果,解剖复位9例、功能复位24例、接近功能复位2例。术前尺偏角为-15°~15°(平均10.5°)及掌倾角-30°~0°(平均-10°),术后尺偏角20°~35°(平均25°)及掌倾角0°~20°(平均11.5°)。关节功能疗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2例、良21例、可2例。无针道感染,无针孔骨折,无医原性神经、血管损伤,无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一种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感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胫骨平台骨折非解剖复位对膝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分析随访病例关节移位的类型、部位、程度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探讨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方法对1991年6月~2004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有良好随访的29例未达解剖复位或术后出现复位丢失的病例的X线片进行分析,并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随访6个月~13年,平均3.5年,膝关节功能参照Rasmussen评分法,优11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达82.7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获得良好治疗效果首先要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其次要恢复膝关节良好的力线,再者要在保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情况下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并要有完善、合理的康复计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复杂AO-B3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三个创伤中心收治的肱骨远端复杂AO-B3型骨折手术患者26例,男9例,女17例;患者年龄19~75岁,平均43.6岁。采用肱骨远端后外侧入路18例,鹰嘴截骨入路8例。单纯采用Herbert螺钉固定14例,Herbert螺钉结合克氏针固定5例,Herbert螺钉结合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7例。功能评估采用肘关节活动度(屈曲、伸展、旋前和旋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患者主观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5.5年,平均2.6年。随访结束时肘关节活动度屈曲(132.0±16.5)°,伸展(5.0±9.0)°,旋前角度(85.5±7.2)°,旋后角度(70.2±5.8)°;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94.2±3.0)分,主观满意度VAS(8.2±1.6)分。其中1例患者内固定松动,骨块移位,再次手术复位内固定。所有骨折完全愈合,其中5例出现肘关节僵硬,经功能锻炼后恢复正常,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无异位骨化。结论肱骨远端复杂AO-B3型骨折需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Herbert螺钉是有效的固定方式,有时需结合克氏针及钢板才能取得可靠的固定效果,配合术后早期积极的功能康复,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股骨骨折骨不连的生物力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骨不连的生物力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68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经带锁髓内钉治疗,13例股骨远端骨折骨不连实施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术,治疗同时行自体髂骨髓腔内外植骨术。结果:81例股骨骨折骨不连患者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68例股骨干骨不连治疗后,有5例出现主钉或锁钉折断,经再次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愈,其余患者不连端全部愈合;13例股骨远端骨不连经DCS内固定术后全部愈合。81例平均愈合时间为6.5个月。根据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综合指标评定疗效,本组优54例,良21例,差6例,优良率92.6%。结论:股骨骨折骨不连的主要原因为内收肌群的生物力学因素导致内固定失败造成;股骨干骨折及骨不连手术内固定应以髓内固定为主,股骨髁部骨折及不连接应选用坚强的DCS系统。  相似文献   
15.
外来器械是指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科操作器械。如:各种植入性手术的特殊器械,内固定的辅助动力工具,各种植入物  相似文献   
16.
麻醉科在七年制医学生临床培训方面有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教材选择、临床培训方法、科研能力培训等方面。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科在七年制医学生的临床阶段培训方法方面做出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绩。为进一步提高七年制医学生的教学质量,有必要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90Y标记的抗人成骨肉瘤单克隆抗体(OSMcAb)对人成骨肉瘤裸鼠移植模型的放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采用EDTA淋洗法从90Y发生器上制备游离90Y,并用DTPA环酐法将90Y标记OSMcAb。标记单抗进行体外靶细胞结合实验以验证标记后单抗蛋白活性保持程度,应用自制的人成骨肉瘤细胞系HOS-8603接种裸鼠建立人成骨肉瘤的裸鼠移植模型,使用90Y-OSMcAb,对此模型进行导向治疗观察。结果:(1)EDTA淋洗法制备90Y纯度高,其相对含量可达99.997%;(2)单克隆抗体的90Y标记率达90%以上,抗体蛋白活性保持82.3%;(3)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肿瘤明显小于对照组,原肿瘤的指数生长规律遭到破坏,治疗组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4)组织学切片显示治疗组肿瘤有广泛坏死,PcNA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经单抗特异导向的90Y在体内有很好的杀肿瘤效应,使用核素标记该单抗对骨肉瘤进行放射免疫实验治疗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患者43例,其中17例(男10例,女7例)采取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为保守组;26例(男15例,女11例)采取手术治疗,为手术组。通过腕关节功能评分、影像学评价、并发症分析等方式评价疗效。结果:43例患者获随访,时间36~60(45.00±8.72)个月。末次随访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保守组88.53±4.24,手术组89.58±4.59(t=0.455,P0.05)。随访期内保守组4例患者出现舟状骨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表现(χ~2=4.32,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患者,若能够在伤后尽早进行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并维持满意的复位与可靠的固定,则治疗效果与手术治疗相比没有劣势,但有增加并发症的危险。保守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可能早期诊断并维持复位,可靠的固定,以及适时、恰当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应用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院自1995年底应用进口“T”或“L”型支撑钢板及松质骨拉力螺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报告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8~66岁,平均40岁。随访时间半年~3年,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坠落伤4例,砸伤4例,伤后除2例伴有其它复合?..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自2003年6月~2005年6月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22例。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Ⅱ型)7例;三部分骨折(Ⅲ型)10例;四部分骨折(Ⅳ型)5例。20例采取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NeerⅣ型中2例采取了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术后经4~24个月随访,平均12·5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价:平均为79·6分(36~92分),其中优10例,良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72·72%。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应积极进行健康评估、早期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同时辅以药物治疗骨质疏松,可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