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7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目的比较3种不同品种红景天抗缺氧功效和对老年小鼠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时间、老年小鼠脏器系数、血常规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比较3种不同品种红景天抗缺氧、抗氧化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3种红景天均能不同程度延长小鼠的常压耐缺氧时间,小丛红景天低剂量组和大花红景天中、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种红景天能不同程度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的时间,长鞭红景天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红景天能不同程度升高老年小鼠外周血RBC的数量,长鞭红景天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红景天高剂量均能降低老年小鼠血清SOD含量,对MDA均无明显影响;3种红景天对老年小鼠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无明显影响。结论从抗缺氧、抗衰老功能角度考量,3种红景天具有相似作用,小丛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作为大花红景天的替代品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2.
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疟疾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疟疾流行情况。 方法 2006年7月选择墨脱县的墨脱、德兴和背崩等3个重点乡(镇)各2自然村进行居民2年内疟史调查,采耳垂血制厚薄血片和滤纸血滴进行血检、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检测;用疟疾快速诊断卡对发热病人进行检测。夜间人和畜房诱蚊灯诱捕、白天在按蚊栖息场所诱捕和半通宵室内外人饵诱捕进行媒介按蚊调查,捕获的蚊虫经分类鉴定后,计算蚊虫种类构成比和叮人率;并用ELISA检测部分按蚊唾液腺子孢子感染情况。 结果 调查点居民2年内有疟史率平均为8.98%(118/1 314);居民血检阳性率为3.13%(38/1 216),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7.14%(3/42),均为间日疟原虫感染;IFAT抗体阳性率为40.24%(472/1 173);G6PD缺乏检出率为1.74%(21/1 208)。共捕获4种按蚊513只,分别为多斑按蚊(474只)、带足按蚊(35只)、可赫按蚊(3只)和中华按蚊(1只),其中多斑按蚊为优势蚊种,占92.40%(474/513)。多斑按蚊的人房和畜房平均密度分别为4.75和69.5只/夜,室外半通宵叮人率为22.75只/人,多斑按蚊唾液腺子孢子阳性率为0。 结论 墨脱县存在间日疟流行。  相似文献   
273.
  目的  了解中国 ≥ 18岁人群膳食知识和态度现状及膳食知识素养影响因素,为开展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国家调查数据库中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12 836名 ≥ 18岁人群膳食知识调查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中国 ≥ 18岁人群膳食知识和态度现状及膳食知识素养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中国 ≥ 18岁人群膳食知识全部知晓率为4.70 %,总体知晓率为65.94 %,膳食宝塔或指南的知晓率为27.04 %,主动了解膳食知识的态度持有率为27.64 %,具备膳食知识素养比例为36.01 %;中国 ≥ 18岁人群获取膳食知识最常用的3个途径依次为电视或电台(50.48 %)、网络和书籍(22.27 %)、报纸或杂志(14.74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有工作、知晓膳食宝塔或指南和愿意主动了解膳食知识的 ≥ 18岁人群更易具备膳食知识素养,年龄35~44岁和农村户口的 ≥ 18岁人群更不易具备膳食知识素养。  结论  中国 ≥ 18岁人群膳食知识和态度水平均较低,应重点加强农村户口、文化程度较低、无工作的35~44岁人群膳食知识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74.
目的 比较不同海拔地区藏族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并了解在高海拔地区影响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因素,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于2 016年8 — 10月,在西藏低海拔县中学(海拔2 800 m)选取来自高海拔(4 300 m)的227名学生(移居组)及来自低海拔的97名学生(低海拔组),在高海拔县中学(4 300 m)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306名学生(高海拔组)参加调查,通过自填式问卷调查获得学生相关信息,睡眠质量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测量,父母教养方式通过藏文版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进行测量。 结果 高海拔组学生的睡眠质量因子得分(1.80 ± 0.62)高于较低海拔组(1.55 ± 0.65)和移居组(1.54 ± 0.60)(P < 0.01),睡眠质量更差;入睡时间因子得分(2.04 ± 0.77)高于低海拔组(1.67 ± 0.64)(P < 0.01)和移居组(1.89 ± 0.73)(P < 0.05),入睡时间最长;睡眠障碍因子得分(2.11 ± 0.39)高于低海拔组(1.98 ± 0.38)及移居组(1.99 ± 0.48)(P < 0.05),睡眠障碍更多;总分(4.64 ± 1.93)也高于低海拔组(3.76 ± 1.93)(P < 0.01)及移居组(4.13 ± 2.00)(P < 0.05),总体睡眠质量更差。日间功能障碍因子高海拔组得分(2.13 ± 0.69)高于低海拔组(1.96 ± 0.63)(P < 0.05),高海拔组学生日间功能障碍较低海拔组更多。但睡眠时间因子得分低海拔组(1.13 ± 0.40)及移居组(1.13 ± 0.37)高于高海拔组(1.05 ± 0.33)(P < 0.05),睡眠时间较高海拔组短。经多因素分析,总体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海拔及父母的拒绝教养方式。 结论 西藏不同海拔地区藏族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受海拔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5.
四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内常用的4种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的有效性,为临床选择梅毒诊断试剂提供依据。方法对180例临床血清分别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4种试剂的ELISA(试剂分别为A、B、C、D)。以TPPA结果为参考对照,分别统计各ELISA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80例血清标本中,RPR阳性58例,TPPA阳性84例,两者均阴性95例。TPPA检测阳性率为46.67%(84/180),A试剂为44.44%(80/180),B试剂为45.00%(81/180),C试剂为45.00%(81/180),D试剂为28.33%(51/180)。D试剂与TPPA及其他3种试剂的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D试剂的敏感性最差(57.14%),而其他几种ELISA试剂的敏感性较好(94.05%~95.24%)。4种ELISA试剂的特异性均较理想(96.88%~100.00%)。结论个别国产ELISA试剂的敏感性差,提示在选择这类试剂时,应以质控血清进行预试验,使用符合要求的试剂。  相似文献   
276.
目的:观察藏药二十五味珍珠丸对脑血栓后遗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脑血栓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理论上联合藏药二十五味珍珠丸治疗,并对比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B组较A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更高,神经功能受损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二十五味珍珠丸治疗脑血栓后遗症有助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情况,促使神经功能恢复,并积极影响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77.
目的 调查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YMSM)“坚持使用安全套”知行分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该人群的精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社会组织的协助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调查YMSM队列的随访对象,通过匿名电子问卷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社会心理学特征、疾病感染状况和行为特征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知行分离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352名YMSM,其中65.60%出现知行分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OR=1.837, 95%CI:1.066~3.156)和近六个月存在固定性伴(OR=2.137,95%CI:1.241~3.662)的YMSM更有可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知行分离,而知晓性伴HIV感染状况(OR=0.476, 95%CI:0.291~0.799)和自我感知HIV感染风险较大(OR=0.256,95%CI:0.109~0.529)的YMSM较少可能知行分离。结论 YMSM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知行分离现象严重,应根据YM...  相似文献   
278.
目的探讨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出血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并发脑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5例)和拉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例)行开颅减压手术治疗的7例出血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并发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中位数为6分(3~11分)。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显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出血伴脑疝征象, 且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手术, 5例患者同时行血肿清除术。以术后1周GCS及术后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疗效及预后。结果 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1周GCS为3~15分。2例于术后1 d死亡, 1例于术后31 d死亡。4例生存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36个月。术后患者口服抗凝药物治疗3~12个月。3~6个月复查头颅CT静脉血管成像或磁共振静脉成像未见颅内新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出血。至末次随访, 预后较好(mRS 1~2分)2例, 预后较差(mRS 3分)2例。结论对于出血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并发脑疝的患者, 开颅减压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 但该病总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79.
曲珍  徐圣秋  王轩 《肿瘤药学》2023,13(4):449-454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者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及周围神经毒性(CIPN)的关系。方法 选取某医院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入院后24 h内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化疗前静脉采血2 mL,采用地高辛原位杂交试剂盒进行杂交染色,多通道荧光定量分析仪检测GSTP1基因型,对比不同基因型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经mFOLFOX6/XELOX方案治疗,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价,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NCI-CTCAE)进行毒副反应评估。结果 (1)患者性别、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部位、ECOG评分、化疗方案、伴发慢性病、奥沙利铂剂量等病理生理及药物因素与GSTP1基因型分布及化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2) CIPN具有剂量累积性,奥沙利铂累积剂量高者CIPN发生率较高(P<0.05)。(3) GSTP1野生型与突变型患者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05%、8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GSTP1野生型患者CIPN、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突变型患者(P<0.05),其余不良反应(乏力、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等)各基因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70例患者CIPN发生程度较轻,无4级以上CIPN。GSTP1基因多态性与CIPN严重程度无关(P>0.05)。结论 GSTP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生理因素、化疗疗效无关,与患者使用奥沙利铂后CIPN的发生相关。检测GSTP1基因多态性可能成为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生CIPN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8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法研究含藏药白狼毒方剂用药规律,为临床规范药用、新组方思路提供参考。方法:从藏医药著作中搜集明确含有白狼毒的方剂,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及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CS 3.0)软件,分析含藏药白狼毒方剂中高频药物、主治疾病及药物关联规则等。结果:从《藏医药方剂大全》等藏医药著作中搜集到含藏药白狼毒方剂119首,涉及单味药材共有190味,其与白狼毒配伍频次较高的有诃子(72/119)、大狼毒(66/119)、麝香(48/119)、巴豆(41/119)、穗序大黄(40/119)、藏菖蒲(38/119)等;主治疾病共有40种,主要有瘟疫病、黄水病、消化不良病等病种;基于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频次较高的核心药物组合有诃子→白狼毒、大狼毒→白狼毒、麝香→白狼毒等。结论:藏药材白狼毒味苦、性温,与清热、消炎、干黄水、胃温消食、治疗瘟疫病类药材配伍使用频率较高。组方配伍中苦味药占比较高,具有治赤巴作用,可凉温兼顾配伍使用。药味苦、辛相辅,味的十七效药性值中凉、钝、轻、糙占比较高,凉、钝对应治疗赤巴病热、锐的特性,因此多用于三因中赤巴偏盛的瘟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