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72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347篇
预防医学   20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15篇
  1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9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撬拨复位法治疗桡骨头及颈部骨折32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谷福顺  郭锐 《天津中医药》2006,23(3):258-258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经皮穿刺克氏针撬拨复位法治疗桡骨头、颈部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并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5岁,损伤后就诊时间最短1h,最长6d,桡骨头骨折19例,桡骨颈骨折7例,桡骨头合并颈部骨折4例,骨骺分离2例,以上病例中粉碎  相似文献   
72.
摇髋屈伸手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2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主要病因及病理变化多因姿势不正,突然扭转腰部,在旋转应力的作用下,使肌肉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髂骨出现前旋或后旋的改变,抓住这个病理环节,笔者采用摇髋屈伸手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220例,取得理想效果,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3.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雌二醇的分泌及其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细胞能否直接或间接分泌雌激素及其调节因素。方法:采用体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培养模型观察睾酮(T)、孕酮(P),T、P对ESC分泌E2的作用;观察HCG、FSH、LHRH对ESC分泌E2的影响。结果:ESC能直接或利用T产生E2,而且P与T有协同作用;LHRH、FSH对ESC分泌E2有促进作用。结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E2可能通过旁分泌途径调节子宫的功能;下丘脑-垂体激素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细胞调节其生理功能。推测子宫切除后,即使卵巢完好无损,雌激素的转化途径亦被切断,循环中的雄激素相对增多,可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基因-病毒治疗系统AdHA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意在为卵巢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直接感染台盼蓝染色排除法、MTF实验检测血管抑素K1-5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直接感染台盼蓝染色排除法及MTT法检测表明,携带血管抑素K1-5基因的腺病毒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并对其具有杀伤力。结论:血管抑素K1—5能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进一步行体内实验,研究其对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卵巢癌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DNA修复能力增强是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产生耐药的原因之一,DNA修复存在5种途径,包括同源重组修复、非同源末端连结、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和错配修复.研究显示,DNA修复相关基因蛋白如BRCA1,ERCC1,XPD,XRCC1和hMLH1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相关联.DNA修复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和预后有关,有助于预测化疗反应性.  相似文献   
76.
DNA修复能力增强是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产生耐药的原因之一,DNA修复存在5种途径,包括同源重组修复、非同源末端连结、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和错配修复。研究显示,DNA修复相关基因蛋白如BRCA1,ERCC1,XPD,XRCC1和hMLH1等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相关联。DNA修复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和预后有关,有助于预测化疗反应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木瓜超氧化物歧化酶粗提物颗粒的加工工艺,并评价其生物学效应.方法 1%纤维素酶酶解木瓜匀浆,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包埋,制得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粗提物,50只小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3个试验组(样品剂量分别为1000、2000、3000 U/kg).对照组予同质量基础饲料,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给予5 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1次,3 d后处死,测定血清和各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 酶解后单位体积的上清液中SOD的活力比酶解前降低了7.8%,但是由于出汁率大大提高,使得单位质量木瓜所得上清液中SOD总活力提高近10.65%.采用3%的γ-环糊精包埋木瓜SOD,并运用喷雾造粒技术制备PC-SOD,其SOD活性保留率为67.8%.动物实验显示:各剂量组中小鼠血清和组织中的MDA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中小鼠血清和组织中的SOD活性均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木瓜的本方法SOD粗提物颗粒(PC-SOD)的加工工艺效果好.产品PC-SOD对降低小鼠血清和组织中的MDA有显著作用,且对提高小鼠血清和组织中的SOD活性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总结应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的疗效. 方法 对31例脑积水患者,全麻下应用体外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 结果 31例术后1周脑室明显缩小23例(56,5%),略有缩小5例(21.7%),无缩小3例(21.7%).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6例(73.9%);症状缓解不明显5例(26%),经过调压后症状缓解.本组术后需调整阀门压力的患者10例(43.4%). 结论 应用体外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总结3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患者血管内电解脱弹簧圈(EDC)栓塞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后3天内,全麻下经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技术采用EDC栓塞治疗.其中单独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技术26例,应用球囊保护弹簧圈栓塞技术4例,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1例.结果 栓塞程度,完全栓塞(无造影剂充盈)27例,大部拴塞(少量造影剂充盈或少量残余瘤颈)4例.愈后:良好27例(87%),轻残2例(6.4%),重残1例(3.2%),死亡1例(3.2%).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总结应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对31例脑积水患者,全麻下应用体外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 31例术后1周脑室明显缩小23例(56.5%),略有缩小5例(21.7%);无缩小3例(21.7%).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6例(73.9%),症状缓解不明显5例(26%),经过调压后症状缓解.本组术后需调整阀门压力的患者10例(43.4%).结论 应用体外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