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50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抑制剂氮杂胞苷对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DNA甲基转移酶1和细胞因子IL-4,IL-6,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活动期SLE患者(n=15)、非活动期SLE患者(n=13)以及正常人对照(n=14)外周血T细胞,经PHA刺激1天后,分为甲基化抑制组和非抑制组进行培养,分别加入或不加氮杂胞苷继续培养3天;用RT—PCR方法测定各组外周血T细胞IL-4,IL-6,IL-10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非抑制组内,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的IL-4,IL-6,IL-10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人对照,Dnmt1mRNA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并且,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DNA甲基转移酶1的表达与IL-4,IL-6,IL-10mRNA水平呈负相关(P值均〈0.05)。②与非抑制组比较,甲基化抑制组中的正常人T细胞IL-4,IL-6,IL-10mRNA表达增加,而Dnmt1表达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甲基化抑制组中的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与非抑制组比较,T细胞表达Th2细胞因子、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细胞表达Th2细胞因子与基因组的DNA甲基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2.
乳房外帕哲病(Paget's disease)是一种表皮内存在异常细胞的湿疹样疾病,作者近期收治了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性诊断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患者,并了解弹力纤维在DEB和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皮损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弹力纤维染色在DEB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7例DEB和3例BP患者皮损标本和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角蛋白14、层粘蛋白5和胶原蛋白Ⅳ、Ⅶ在DEB患者中的表达,弹力纤维染色检测弹力纤维在DEB患者和BP患者皮损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7例DEB患者皮损中,角蛋白14和层粘蛋白5在真、表皮裂隙的表皮侧表达,胶原蛋白Ⅳ在表皮侧表达或表达缺失,而胶原蛋白Ⅶ表达缺失。弹力纤维在17例DEB患者真皮浅中层均缺失,而在BP患者真皮乳头处减少。结论:DEB可根据角蛋白14、层粘蛋白5、胶原蛋白Ⅳ和胶原蛋白Ⅶ在皮损中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诊断。弹力纤维在DEB和BP患者皮肤中分布不同,弹力纤维染色可作为DEB和BP的鉴别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肿瘤坏死因子alpha(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以及一氧化氮(Nitr...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观察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BP)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用5%普萘洛尔搽剂外涂豚鼠耳部皮肤成功建立银屑病动物模型,分别以KBP和PBS腹腔注射处理两组模型豚鼠(各4只),与正常组(正常豚鼠,4只)及模型组(建模成功豚鼠,4只)比较,肉眼观察各组皮损变化、HE染色观察各组皮损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皮损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建模后观察到豚鼠耳部皮肤出现鳞屑性红色斑块,组织病理可见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和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皮损中MVD高于正常组(Z=-2.32,P<0.05);经KBP处理后豚鼠病变在外观和病理上均有改善,与PBS处理组比较,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及组织学积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64,-2.66,P值均<0.05),且KBP组皮损中MVD较PBS组明显下降(Z=-2.61,P<0.01)。结论:KBP可以抑制银屑病动物模型皮损内血管的增生,从外观和病理上改善银屑病病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体外培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损部位角质形成细胞(KC),观察其细胞学特性&#65377;【方法】 原代培养SLE皮损和正常皮肤的角质形成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点,免疫荧光法进行角蛋白检测并计算细胞纯度;两步消化法纯化细胞;CCK-8(cell counting Kit-8)评价细胞的增殖情况,绘制生长曲线&#65377;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生长周期和凋亡情况&#65377;【结果】使用K-SFM(serum-free keratinocyte medium)无血清培养基能成功体外培养SLE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呈铺路石样&#65377;结合人工纯化,能达到 > 95%的纯度;与正常对照相比,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较迟(7 d vs. 4 d),但进入后增长迅速,S期比例为: (40.68 ± 1.81)% vs. (34.43 ± 1.24)%(P < 0.05);凋亡率高:(6.08 ± 0.72)% vs. (4.32 ± 0.44)%(P < 0.05)&#65377;【结论】 SLE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培养难度大,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存在异常,可能为SLE发病的独立&#65380;始发因素,其致病机制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65377;  相似文献   
38.
【摘要】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指不明原因反复发作风团超过6周,伴或不伴血管神经性水肿。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脱颗粒。奥马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重组单克隆IgG抗体,能选择性结合游离IgE抗体Fc段,阻断IgE?FCεRⅠ轴所引起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激活。已发布评价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Ⅲ期临床试验有3项,证实了奥马珠单抗在治疗难治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9.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是一种进行性动脉变性疾病,周围动脉管壁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最终导致局部供血不足的各种症状和体征。作者近期收治了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心磷脂抗体(AC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诊断SLE患者86例,用免疫荧光法与金标法分别检测AECA和ACA。结果AECA、ACA的阳性率与SLE病情的活动性无显著性差异。SLE伴有皮肤血管炎、肾脏损害的患者AECA阳性率显著高于不伴此临床表现者(P<0.05);SLE伴有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ACA阳性率显著高于不伴此临床表现者(P<0.05)。SLE伴有皮肤损害患者的ACEA和ACA无相关性。结论检测AECA对临床SLE合并皮肤及内脏血管炎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而检测ACA可以提示SLE患者的血液系统损害,AECA、ACA可能是SLE血管损害的不同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