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2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讨涡静脉烧灼法诱发兔急性高眼压的效果。方法60只兔先随机分为3组,第1组左眼用于对照组,右眼用于模型Ⅰ组;第2组左眼用于模型Ⅱ组,右眼用于模型Ⅲ组;第3组左眼用于模型Ⅳ组,右眼不用;每组20眼。对照组只打开球结膜,涡静脉不作处理;模型Ⅰ、Ⅱ、Ⅲ、Ⅳ组分别烧灼阻断1、2、3、4条涡静脉。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每小时测量1次眼压,8h后每日测量1次眼压,并观察眼部表现。结果术后各组眼压均立即升高,以模型Ⅳ组最为显著;模型Ⅰ组术后2h达高峰,平均眼压为(33.25±5.50)mmHg(1kPa=7.5mmHg),3h后降至正常水平;模型Ⅱ、Ⅲ组术后1h达高峰,平均眼压分别为(38.50±3.00)mmHg、(41.50±13·30)mmHg,3h后均降至正常水平;模型Ⅳ组术后眼压立即升高至(56.75±10.44)mmHg,术后1h达高峰,平均眼压为(64.25±6.24)mmHg,维持于40mmHg以上达8h;模型Ⅳ组有8眼发生少量前房积血,未发生玻璃体出血。结论烧灼阻断4条涡静脉是建立兔急性高眼压模型简单、有效、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2.
挫伤性眼球破裂的相关因素与视力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眼球破裂伤的相关因素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 13 6例 13 6眼眼球破裂伤临床资料 ,对其相关因素与最终视力的关系作非参数检验及二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最初视力≤ 0 0 1与 >0 0 1组之间和伤口范围≤ 1象限与 >1象限组之间的最终视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伤口末端在角膜缘部、肌止端前、和肌止端后 3组间 ;伤口长度≤ 10mm、11~ 2 0mm、>2 0mm 3组间 ;眼内出血和眼内容脱失的轻、中、重 3组间的最终视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最终视力与最初视力 ,伤口范围、位置、长度 ,眼内出血及眼内容脱失程度相关。结论 眼球破裂伤的最初视力越差 ,伤口范围越大、越向后延伸、长度越长 ,伴眼内出血及眼内容脱失程度越重 ,其视力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3.
144.
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过程,通过清除受损和多余线粒体来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线粒体自噬与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而PINK1/Parkin信号通路作为线粒体自噬的主要通路之一,在白内障、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多种眼科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靶向该通路的治疗手段也为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对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通路在眼科疾病中的相关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线粒体自噬在眼科相关疾病中的影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5.
糖尿病性白内障(DC)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视力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葡萄糖代谢紊乱可能是DC形成的重要机制。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是晶状体代谢最为活跃的成分,正常的葡萄糖代谢对维持晶状体透明至关重要。在高糖环境下,LECs发生葡萄糖代谢紊乱可能是DC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本文就正常和高糖条件下LECs葡萄糖代谢的特点及其对LECs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DC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6.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类直径50~150nm的细胞外膜泡,可以递送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DNA、miRNA等)至靶细胞中,以发挥细胞间通讯作用。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影响靶细胞的凋亡、侵袭、迁移、免疫应答及氧化损伤修复等功能。近年来外泌体研究在眼科学领域迅速开展,本文总结了在眼科疾病中外泌体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究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HMC)患者白内障术前、术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患者60例(65眼)为研究对象,其中HMC患者24例(27眼)为HMC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36例(38眼)为ARC组。于白内障术前和术后20 h分别抽取100 μL房水,采用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检测房水中47种细胞因子含量。术后20 h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房水闪辉和浮游细胞情况,并与所测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对入组患眼行OCT检查,将所测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FT)与差异表达的细胞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后20 h,HMC组患眼房水闪辉和浮游细胞等级分布与AR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HMC组患眼房水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白细胞介素(IL)-12(P40)、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浓度均明显高于ARC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明显低于ARC组(均为P<0.05)。术后20 h,HMC组患眼房水中14种细胞因子均比ARC组明显增高(均为P<0.05)。HMC组患眼术前CFT明显薄于ARC组(P=0.018),术后1周、1个月、3个月CFT均比术前显著增加(均为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MC组患眼术后1个月CFT与术前房水中HGF、IL-12(P40)浓度均呈正相关,与术后20 h房水中HGF、IL-12(P40)、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浓度均呈正相关,与IL-13浓度呈负相关(均为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房水中IL-12(P40)浓度,术后房水中IL-12(P40)、IP-10、IL-13浓度是HMC患者术后CFT的影响因素。结论 HMC患者白内障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较重,易发生黄斑水肿等术后并发症。房水中IL-12(P40)、IP-10、IL-13浓度有望成为HMC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预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8.
目的:研究钙调素拮抗剂小檗胺(berbamine,BER)对兔Tenon囊成纤维细胞和兔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内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兔Tenon囊成纤维细胞,经不同浓度BER处理不同时间后,细胞计数Kit8(CCK8)法检测BER对兔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HE染色检测BER对兔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内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兔Tenon囊成纤维细胞经不同浓度BER处理不同时间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BER处理后兔Tenon囊成纤维细胞呈现G1期阻滞,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20mg/LBER处理9h,细胞凋亡率从0.64%增加到31.86%。HE染色显示BER显著抑制兔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内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结论:小檗胺在体内外均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方式抑制兔Tenon囊和滤过道内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9.
邢茜  管怀进  吴坚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0):1724-1725
目的:探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rray)在白内障屈光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多焦组)19例25眼和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焦组)14例20眼的患者术后30~52mo的不同对比度下中、近视力及相应戴镜率。结果:40cm距离100%对比度字母表:多焦组得分为54.64±10.80,单焦组得分为47.05±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5),40cm距离10%对比度字母表:多焦组得分为42.60±6.47,单焦组得分为34.55±5.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P<0.05),63,100cm距离不同对比度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用多焦组有更高的脱镜率。结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为患者提供不同对比度下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50.
李晨  管怀进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1932-1934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是典型的多功能酶,主要催化各种化学剂与谷胱甘肽结合。近些年的研究表明,GSTs有抗过氧化引起的白内障作用。GSTs表达水平的高低在白内障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近年来GSTs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