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19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31.
1999-06/2007-06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病外科共对36例双侧髋部病变患者(72髋)进行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男30例,女6例,年龄23~62岁,病程8个月~32年,置换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25分,全部采用后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所需时间为3 h 12 min~4 h 30 min,平均3 h 38 min。36例患者随访6~48个月,置换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88分,较置换前明显提高(t=40.36,P < 0.05);患者能独立行走,关节活动功能满意,能自理生活。除1例患者行走较长时间有轻度疼痛外,其余35例关节疼痛均消失。另有1例下肢肿胀经休息后消退,无其他并发症发生,表明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干预髋部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重建前路手术脊柱稳定性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6年3月收治8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ZplateII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8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所有病例切口一期愈合,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4.2个月。Cobb角由术前15°~34°(平均27°)矫正到术后10°~25°(平均14°)。结论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彻底病灶清除后行椎间植骨、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体间植骨,及同时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方法采用后开窗椎管减压,椎体自体骨植骨融合,同时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26例.Ⅰ度滑脱48例,Ⅱ度滑脱78例,术后腰围固定3个月.结果随访16~48个月,平均22.8个月,椎体间融合率为97.5%,JOA评术后改善率为92.5%,椎间高度平均由术前4mm恢复至11.2mm.结论应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可以和维持椎间高度,提高融合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5.
36.
37.
本文报道了46例臂肌挛缩症,男28例、女18例、均为双侧发病。本文就此病的诊断标准,临床分型及手术方式进行了讨论,认为此病应早期手术治疗,松解挛缩的组织,并提出此病的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38.
39.
双侧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双侧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03年7月至2006年10月采用胫骨平台双侧固定方法治疗的4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Ⅴ型26例,Ⅵ型17例.一期胫骨近端双侧钢板螺钉固定28例,单侧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对侧克氏针+外固定支架固定9例.伤后急诊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软组织条件改善后二期改用钢板螺钉固定2例;克氏针内固定+跨膝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4例. 结果 43例患者术后获12~28个月(平均18.4个月)随访.除5例感染患者外,其余38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5个月,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5.5个月.术后1年时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5°;根据膝关节HSS评分评定疗效:优29例,良8例,中6例,优良率为86.0%.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及股胫角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固定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软组织条件的不同而灵活掌握,但应遵循双侧固定的同时尽早解放膝关节的原则,术前对软组织损伤恢复程度的正确评估直接影响治疗的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40.
梅毒是一种多阶段发展的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血清学方法。近十余年来,基于重组梅毒螺旋体(Tp)诊断抗原的血清学方法大力促进了梅毒特异性实验室诊断的快速发展。但目前所采用的重组抗原对诊断早/晚期梅毒,或区分不同感染阶段,或疗效判断仍然存在不足。本文综述重组Tp脂蛋白及新型候选抗原(包括膜表面暴露蛋白、黏附蛋白、周质间隙蛋白和鞭毛蛋白等)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并概括了最佳候选Tp诊断抗原组的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其他Tp诊断抗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