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作者根据临床实际,应用改良术式-保留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2~68岁,平均41.2岁。突出部位L3~42例,L4~5、L5~S1同时脱出6例,L5~S14例。所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价解剖钢板结合连续被动运动(CPM)功能锻炼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本院34例胫骨平台骨折行解剖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并在术后进行CPM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对患者行X线检查示骨折实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23例患者经5~30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无植骨坏死发生.CPM功能锻炼后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2.6%(19/23).结论 采用关节面的解剖复位、解剖钢板及牢固固定后配合术后CPM功能锻炼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3.
2004年3月-2007年9月,我院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0例刀砍伤致腕部离断者进行断腕再植,术后全部存活,随访1~4年,手外形及功能良好. 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为男性;年龄18~33岁,平均26岁.均为刀砍伤.腕部完全离断7例,不全离断3例;左侧6例,右侧4例.离断平面:桡腕关节处合并部分远端桡骨离断2例,近排腕骨处离断5例,远排腕骨处离断2例,腕部斜形离断1例.缺血时间最长9 h,最短3 h,平均6 h.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解剖钢板结合连续被动运动(CPM)功能锻炼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本院34例胫骨平台骨折行解剖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并在术后进行CPM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对患者行X线检查示骨折实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23例患者经5~30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无植骨坏死发生.CPM功能锻炼后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2.6%(19/23).结论 采用关节面的解剖复位、解剖钢板及牢固固定后配合术后CPM功能锻炼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miR-27b-3p在颈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症(CSCI-OP)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定量PCR检测30例CSCI-OP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miR-27b-3p的表达。BMP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采用定量PCR检测MSCs中miR-27b-3p和成骨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使用miR-27b-3p mimic过表达或使用miR-27b-3p inhibitor下调miR-27b-3p后检测miR-27b-3p的mRNA水平,探讨miR-27b-3p对MSCs成骨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用茜素红染色检测过表达miR-27b-3p后MSCs的成骨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27b-3p与HIF1AN的结合情况。通过挽救实验验证miR-27b-3p是否可以通过靶向HIF1AN调控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建立CSCI-OP大鼠模型验证miR-27b-3p和HIF1AN的表达,micro-CT观察miR-27b-3p mimic对CSCI-OP大鼠股骨组织骨量的影响。结果 CSCI-OP组患者外周血中miR-27b-3p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36.
2004年3月-2007年9月,我院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0例刀砍伤致腕部离断者进行断腕再植,术后全部存活,随访1~4年,手外形及功能良好. 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为男性;年龄18~33岁,平均26岁.均为刀砍伤.腕部完全离断7例,不全离断3例;左侧6例,右侧4例.离断平面:桡腕关节处合并部分远端桡骨离断2例,近排腕骨处离断5例,远排腕骨处离断2例,腕部斜形离断1例.缺血时间最长9 h,最短3 h,平均6 h.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应用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1998年2月至2008年6月间海口市人民医院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8例和腓动脉外踝上穿支皮瓣7例分别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组织缺损。结果术后12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发生边缘或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治愈,1例皮瓣坏死达1/2,经换药后再次植皮修复治愈,随访2月~4年,皮瓣外观良好,足踝部功能恢复,行走正常。结论内踝上或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钢板和人工关节置换术两种方法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锁定钢板组46例和关节置换组22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Neer评价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锁定钢板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关节置换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和肩部活动程度度评分高于关节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4%和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和锁定钢板是两种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在治疗效果相似的基础上,人工关节置换对患者的伤害更小,因此对于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是比较理想的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方式。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DHS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后股骨近端骨密度变化。[方法]2007年6月~2009年9月,收集本院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方法治疗6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29例、女33例。平均73.1岁。术后对病人随访3个月。并对患者术后1 d健侧股骨近端5个分区和术后3个月患侧股骨近端5个分区骨密度进行测定。[结果]反映股骨近端皮质区骨密度的4区(外侧粗隆下)骨密度术后1 d为1.64±0.15,术后3个月为1.51±0.12,较术后1 d有显著下降(P<0.01);5区(螺钉下)骨密度在术后1 d为1.49±0.22,术后3个月为1.31±0.07,较术后1 d有显著下降(P<0.01)。而反应股骨近端松质骨密度的1、2、3区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钢板和螺钉的应力遮挡可能是术后股骨近端骨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术后早期适时适量的负重训练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有助于患者骨密度和骨强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的分型、术式选择及合并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该院1995~2005年收治的53例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手术后患者的资料。其中,男32例,女21例。按Fraser等的分型,Ⅰ型骨折19例,Ⅱ型骨折34例,其中Ⅱa型17例,Ⅱb型11例,Ⅱc型6例。53例均经开放复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早手术固定骨折。结果5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54个月,平均24个月。采用KaRtr?m和okmd的标准评定,优37例,良9例,中和差7例,优良率为86、8%。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并合理选择术式有利于提高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的疗效,合并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应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