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4年3月-2007年9月,我院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0例刀砍伤致腕部离断者进行断腕再植,术后全部存活,随访1~4年,手外形及功能良好. 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为男性;年龄18~33岁,平均26岁.均为刀砍伤.腕部完全离断7例,不全离断3例;左侧6例,右侧4例.离断平面:桡腕关节处合并部分远端桡骨离断2例,近排腕骨处离断5例,远排腕骨处离断2例,腕部斜形离断1例.缺血时间最长9 h,最短3 h,平均6 h.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骨科10例肱骨头粉碎性骨折、坏死及肿瘤等疾病的患者,行肱骨头假体置换术后的肩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平均23个月的随访显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比骨折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后肩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恢复快, 但存在较多并发症, 如假体松动,关节不稳,等.结论:对肱骨头粉碎性骨折等疾病,使用肩关节假体置换,可以显著缩短康复的时间,减少病人痛苦,改善关节功能.但仍有较多并发症,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技巧及术后康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3.
2004年3月-2007年9月,我院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0例刀砍伤致腕部离断者进行断腕再植,术后全部存活,随访1~4年,手外形及功能良好. 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为男性;年龄18~33岁,平均26岁.均为刀砍伤.腕部完全离断7例,不全离断3例;左侧6例,右侧4例.离断平面:桡腕关节处合并部分远端桡骨离断2例,近排腕骨处离断5例,远排腕骨处离断2例,腕部斜形离断1例.缺血时间最长9 h,最短3 h,平均6 h.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术式-保留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瓣回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常规后正中切口入路暴露保留部分腰背筋膜将棘上、间韧带完整保留并附着于棘突上,充分显露椎板,但尽量保留附着于椎板表面的骨膜,在欲摘除突出髓核椎板与下一个联结之棘突间将棘上、间韧带切断,显露间隙并潜行剥离黄韧带,用专用骨刀在距上、下关节突内侧2mm处分别自下而上向外侧倾斜10-15度切断椎板后再以神经剥离器潜行剥离并向上翻开,充分显露椎管内结构后完成髓核摘除,椎管及神经根管、侧隐窝扩大等操作后,将翻开之椎板及后韧 带复合结构瓣回植,使椎管重新成形。结果:本组128例,男98例,女30例,合并腰椎管狭窄者82例,中央型偏一侧者70例,游离型12例,极外侧型6例,并发侧隐窝狭窄者47例,黄韧带增厚者17例,小关节增生67例,2例手术者12例,3次手术者1例。其中102例经6-32个月随访:优92例,良8例,可2例。结论:本术式可基本保证原解剖结构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并能有效防止术后椎管内广泛粘连及挛缩而导致的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25.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转子间骨折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本院1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的术中观察及术后短期随访。结果: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1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操作简单,术后固定可靠。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总结和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儿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2003年7月至2010年6月,对27例10岁以下小儿手部外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瘢痕松解,根据不同情况,皮肤缺损创面选择全厚植皮、局部皮瓣转移、指蹼矩形皮瓣、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桡动脉鼻烟窝筋膜穿支皮瓣修复.结果19例获随访6~55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为优11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9%.没有出现因神经血管损伤引起的手指麻木或手指坏死病例. 结论 在手术显微镜放大下操作,视野清晰,瘢痕松解彻底,可避免伤及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皮瓣进行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评价解剖钢板结合连续被动运动(CPM)功能锻炼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本院34例胫骨平台骨折行解剖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并在术后进行CPM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对患者行X线检查示骨折实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23例患者经5~30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无植骨坏死发生.CPM功能锻炼后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2.6%(19/23).结论 采用关节面的解剖复位、解剖钢板及牢固固定后配合术后CPM功能锻炼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8.
输液配制结束后,应抓紧及时消毒灭菌,特别是5%或10%葡萄糖输液应在115.5℃、英制10磅/2保持温度30~40min灭菌。如果温度高,时间过长,要脱水形成5-羟甲基呋喃甲醛,变成黄色液体。因此,温度是影响其输液稳定的主要因素。例1葡萄糖输液在热...  相似文献   
29.
2004年3月-2007年9月,我院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0例刀砍伤致腕部离断者进行断腕再植,术后全部存活,随访1~4年,手外形及功能良好. 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为男性;年龄18~33岁,平均26岁.均为刀砍伤.腕部完全离断7例,不全离断3例;左侧6例,右侧4例.离断平面:桡腕关节处合并部分远端桡骨离断2例,近排腕骨处离断5例,远排腕骨处离断2例,腕部斜形离断1例.缺血时间最长9 h,最短3 h,平均6 h.  相似文献   
30.
背景:颅脑损伤患者下肢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周围新生骨形成加速现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种快速形成的骨痂或异位骨化是否是颅脑损伤合并下肢骨折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至今仍有争论。目的:利用骨密度检测来评估创伤性脑损伤对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纳入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和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各25例,以切开复位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第6,12周行X射线测量骨痂体积。术后1,3,5周利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两组患者骨折区骨密度值。结果与结论:单纯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第12周较第6周骨痂体积明显增加。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第6,12周骨痂体积均有明显增加,且大于单纯骨折组骨痂体积。在第1,3,5周时骨折区骨密度值逐渐增大,并且高于同时间点单纯骨折组骨折区骨密度值。说明创伤性脑损伤可增加股骨干骨折愈合时的骨痂体积,提高骨折区骨密度值,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