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目的:探索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中医证型与外周血CD45RO+、CD45RA+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选择HIV/AIDS 276例,健康对照者11例,均进行外周血CD45RO+、CD45RA+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对HIV/AIDS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HIV/AIDS各证型与健康人相比,在CD4/CD45RA+、CD4/CD45RO+方面多表现为显著性下降(P〈0.05);各证型间比较,气血亏虚、气血亏虚兼血瘀组CD4/CD45RO高于痰湿内蕴组,气血亏虚、脾肾两虚组高于阴虚火旺组(P〈0.05)。结论:在HIV感染所致的免疫损害中,反映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的CD45RO+、CD45RA+T淋胞亚群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IV/AIDS中医证型及病程演变,表现出由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之间免疫损害逐渐加深的趋势。  相似文献   
62.
病毒宁滴剂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市宇维生科贸技术有限公司为寻求治疗感冒的有效手段而联合研制的 ,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型感冒的中药滴鼻制剂 ,该药主要由清热解毒的柴胡、鱼腥草等中药提炼研制而成。为进一步探讨该药的药理机制 ,对其在体内体外的抑菌、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病毒宁滴剂体外试验对 6种细菌菌株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但作用不强 ;体内抗菌试验表明 ,病毒宁滴剂 2 5 0 0mg kg剂量组可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攻击小鼠的死亡率 (P <0 .0 0 5 ) ;病毒宁滴剂5 0 0mg kg剂量组具有抑制二甲苯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 (P <0 .0 0 5 ) ;其 2 5mg kg、 5 0mg kg、10 0mg kg剂量组还具有抑制大鼠足跖肿胀形成的作用。表明病毒宁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体内保护作用 ,并有较明显的抗炎消除肿胀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猕猴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动态变化。【方法】使用SIVmac251感染30只实验猴,并在感染SIV后不同时间点取样,采用补体致敏的酵母茵凝集试验,检测血清CIC水平的变化.并同时检测了68只正常猴的血清作为对照。【结果】30只SIV感染猴在接种后第4周开始检出CIC(总阳性率为30%),第8周迅速升高并达到高峰46,7%,在第16周降低至33.3%并逐渐下降;从第20周开始,感染猴的CIC浓度维持一较低的滴度和阳性率,接近于正常猴(约10%)。【结论】CIC在SIV急性感染期间出现并升高,但其后伴随着循环中病毒的减少,CIC也逐渐下降。CIC的形成可能无益于控制病毒复制和引导抗病毒免疫,并可能参与了SIV感染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4.
PCR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PCR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的效果。方法分别利用PCR法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并进行比较。结果与Dot-blot法比较,PCR法有简单、快捷、敏感度高等优点,且可避免Dot-blot带来的放射性污染。但PCR法所需费用高,易因交叉污染而导致假阳性结果。结论PCR与Dot-blot法筛选先天感染鸭乙肝的方面各有其优缺点。由于PCR法更为敏感、快捷,很有必要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对恶性疟原虫早期配子体的抑杀作用。【方法】仅骨髓带恶性疟原虫早期配子体而骨髓与外周血液均无成熟配子体的患者11例,随机分为A、B2组。A组6例口服双氢青蒿素片7d总量480mg;B组5例口服硫酸奎宁片7d总量10500mg,定时取骨髓和外周血液涂片,观察两组配子体密度的变化。【结果】A组骨髓早期配子体药后10d全部转阴;而B组全部阳性,至药后14d仍有2/5例阳性。外周血液配子体转阴时间,A组为(4.8±0.9)d;B组为(22.0±5.8)d。【结论】双氢青蒿素能杀灭恶性疟原虫早期配子体,而硫酸奎宁似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66.
生存质量与中医的关系及在中医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生存质量与中医基础理论、临床的关系及生存质量在中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7.
贯叶金丝桃醇提物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通过体内外抗病毒实验研究贯叶金丝桃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 接种甲 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于狗肾细胞 (MDCK ) ,观察贯叶金丝桃醇提物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体内实验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 ,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病死率等。结果 贯叶金丝桃 50g/L浓度组有明显抑制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 ;贯叶金丝桃醇提物 10 0mg/kg和 10mg/kg对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实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0 0mg/kg浓度组能延长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 贯叶金丝桃醇提物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增殖 ,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8.
目的 ,通过对升降散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及影响感染FMl株的小鼠肺组织中病毒血凝滴度的实验观察 ,探讨升降散抗流感病毒作用 ,为其临床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接种FMl流感病毒于MDCK细胞 ,观察升降散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并以甲型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小鼠 ,观察升降散对肺组织中病毒血凝滴度的影响。结果 :体外实验中 ,升降散对流感病毒FMl株的最小有效浓度为 1.5 6 g/ml,表明其能有效地抑制流感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升降散能明显降低受感染小鼠肺组织病毒血凝滴度 (P <0 .0 5 )。结论 :升降散对流感病毒在体外培养中及在鼠肺组织中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 ,该药可能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治疗流行感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9.
青蒿琥酯治疗脑型疟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多重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的越南南方采用青蒿琥酯360~420mg/5d静脉注射治疗168例脑型疟,配合积极的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治愈152例(90.5%)、死亡16例(9.5%);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为(58.5±29.0)h,平均退热时间为(54.3±38.3)h,平均昏迷清醒时间为(37.5±33.8)h。全部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毒副反应。结果表明:在多重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治疗重症疟疾患者,青蒿琥酯是一个理想的速效、低毒的治疗药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考察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涂药板对恶性疟原虫药敏作用的有效期.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Rieckmann体外微量法,用体外连续培养的FCC-1/HN株恶性疟原虫,定期对涂药板进行检测.结果 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涂药板在存放0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89、7.23、5.82、7.49 nmol/L和5.35、7.15、6.34、4.85 nmol/L;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浓度(CIMC)分别为20.00、20.00、16.67、30.00 nmol/L和20.00、20.00、16.67、15.00 nmol/L.结论 自制涂药板存放在4℃冰箱2年药效是基本稳定的,且使用方便,适合于现场应用,可作为恶性疟原虫对双氢青蒿索和青蒿琥酯敏感性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