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现状,评价乙肝疫苗(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效果。方法用组群抽样(PPS)和机械抽样法调查1-7岁儿童并采静脉血,用EusA法检测血中HBsAg。结果在全省18个市县抽查乡镇所辖村166个、25所小学,1305名儿童,结果表明海南省2003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行免费接种后出生儿童,HBsAg携带率为1.4%,较2003年前出生儿童6.5%,下降了5.1个百分点。2003年后出生儿童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达到89.7%、100%,分别较2003年前出生儿童提高了44个和28个百分点。及时和全程接种了乙肝疫苗儿童HBsAg携带率均低于没有及时和全程接种的儿童。2003年前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都随着地区经济水平不同而不同,2003年后出生儿童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HBsAg携带率无地域差异。本次调查的2003年以后出生的儿童中有9名为HBsAg阳性,9名儿童母亲100%为乙肝病毒携带者,66.7%母亲为“大三阳”,乙肝母婴阻断率为91.5%。结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所取得的成果显著,有效保护了新生儿,阻断了母婴传播,提高了乙肝免疫率,降低了7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海南省乡级预防接种单位常规运转和信息化建设现状,为全省推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CIIMS)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全省乡级预防接种单位进行普查。结果共调查全省516个乡级接种单位,100%实施定期常规运转,99%实施门诊定点接种;77.9%能提供适合安装CIIMS的电脑,36.2%启用了CIIMS;完全依靠人工方法统计应种人数和接种报表的单位分别占73.8%和69.0%,平均统计时间分别为3.83和3.12d;完全录入计算机统计的单位分别占1.6%和3.1%,平均统计时间分别为1.75和2.21d;两种方法的平均统计时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1814名拟参与CIIMS管理的工作人员中,能较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的占5%,不会汉字录入技术的人员占43.1%。结论海南省应加大CIIMS建设经费投入,加快CIIMS建设速度,尽快给乡级预防接种报告单位配备用于CIIMS的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加强乡级接种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培训。  相似文献   
43.
海南省1999~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原因和病例的流行学特征,为调整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与急性弛缓性麻病例监测系统运行同时开展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按国标GB诊断病例,所有监测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所有资料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EPLlinfor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3年,海南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报告病例共403例,其中发病主要集中在历年发病率≥1‰的陵水、东方、保亭、三亚、琼中、五指山、屯昌等少数民族地区。本地居民产妇在家不洁分娩,经未接受培训的人员接生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占89.8%,流动人口发病占18.36%。所有母亲几乎均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TT)。结论海南省经过开展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有效降低了发病率,但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任务仍十分艰巨。因此,提倡住院分娩,加强产妇对生育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2007年海南省健康人群的流脑IgG抗体水平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制订更为科学的流脑防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监测点健康人群血标本,进行脑A群、C群流脑IgG抗体定量检测,根据抗体检测结果结合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7年共检测健康人群血标本614份,其中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68.73%(422/614),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11.56%(71/614),两者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个监测点间比较,海口市A群及C群抗体阳性率均较高。"15岁~"年龄组A群和C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均最高。流脑IgG抗体的Nemenyi分析,A群抗体浓度各组间没有差异,C群"15岁~"年龄组抗体浓度最高,"﹤1岁"和"7岁~"两个年龄组较低。[结论]目前我省健康人群流脑抗体阳性率A群和C群均不高,尤其是C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仅为11.56%,不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加强扩大免疫规划后15岁以下适龄儿童的流脑A群或A+C群疫苗接种,尽快提高我省人群的免疫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5.
海南省全国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海南省现阶段人群乙型病毒(HBV)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感染状况,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推广接种和2002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5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标本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检测乙肝感染标识物。结果海南省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40.8%,HBsAg携带率为8.4%,分另0较1992年前自然感染期下降了43.6个和9.4百分点。人群中有乙肝疫苗免疫史者占45.4%。1—4岁和5~14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7.3%和65.4%,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4.0%和41.1%,HBV感染率为3.7%和20.6%,HBsAg携带率分别为1.1%和4.04%。15~59岁人群HBV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分别为65.9%和13.5%,HB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除1~4岁组外,城市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农村,人群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远低于农村。农民、工人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高于其它职业人群,人群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有随文化程度提高而下降趋势。人群乙肝感染存在家庭聚集性,聚集率为44.1%。结论海南省自1992年推广应用乙肝疫苗后,特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行免费接种后,有效控制了乙肝的传播,15岁以下儿童乙肝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大幅提高,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大幅下降,母婴垂直传播导致的家庭聚集感染是海南省人群乙肝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提高贫困地区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的免疫服务模式。方法采用不同的免疫服务模式,分别由不同的接种人员采用不同的方式为不同的接种对象提供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服务,分析比较不同服务模式对提高贫困地区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的效果。结果项目实施后,预充疫苗组和常规疫苗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较项目前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前者明显高于后者(x^2=16.03,P〈0、01);在家分娩新生儿由村医接种者及时接种率高于乡级防保员接种者,使用预充疫苗者高于常规疫苗者(x^2=20.09,P〈0.01;x^2=16.03;P=0.01);筛查阳性孕妇分娩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4.4%,远高于未筛查组(x^2=26.51,P〈0.01)。结论采用自毁型预充式乙肝疫苗,并且在冷链外存放,由村医负责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是提高在家分娩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最佳服务模式。开展孕妇筛查对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能阻断母婴传播和减少接种后发生异常反应的风险,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自毁型预充式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在冷链内外保存,对新生儿接种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提高贫困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新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查项目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进行冷链内、外不同项目组间和项目实施前后接种率比较;同时采集静脉血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比较不同免疫策略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结果项目干预策略实施后新生儿乙肝疫苗3针全程合格接种率、及时接种率较项目前分别提高了13.7、33.2个百分点,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22.66,P<0.01;χ2=107.18,P<0.01)。新生儿HBsAg阳性率从项目前的6.2%降到2.1%。完成3针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抗-HBs阳转率为95.8%,组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2.38,P>0.05);96.4%抗-HBs阳转儿童达到保护水平抗体(≥10mIU/ml),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48。在常温下存放1个月内,疫苗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抗体阳转率和GMT略有下降,但组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冷链内、外使用疫苗不良反应无差别,该疫苗与计划免疫其它疫苗联合免疫未增加不良反应。结论自毁型预充式乙肝疫苗对新生儿进行接种是安全有效的,在冷链外保存1个月内使用也是安全有效的,该疫苗的使用对提高边远贫困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了解海南省公共服务场所顾客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其防治知识知晓、态度和行为影响因素,为制定公共服务场所乙肝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3个乙肝高流行市县的43家公共服务场所,对其顾客开展乙肝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同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乙肝感染状况。结果 共调查300人,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0.00%、63.00%、28.33%。乙肝防治知晓率评分和乙肝防治态度行为评分M(P25,P75)分别为50.00(42.86,57.14)分和66.67(50.00,83.33)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乙肝防治知晓率评分与场所规模、顾客文化程度、年龄及同事中是否有乙肝病人或HBsAg阳性者等因素有关,乙肝防治态度行为与场所规模和知晓率评分有关。结论 海南省公共服务场所顾客乙肝感染水平高,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行为比例较高,应以中小型服务场所为重点场所,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30岁以上人员为重点人群,以乙肝传播途径、消毒方法及乙肝疫苗接种等方面为宣传重点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海南省吸毒、暗娼和男同性恋3类艾滋病感染高危特殊人群(以下简称特殊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全省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查海南省8个市县暗娼人群和吸毒人群各200名,采取滚雪球抽查方法抽查海口市区男同性恋者100名,采集每名调查对象血标本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结果 特殊人群总的乙肝病毒(HBV)感染率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分别为66.8%和12.6%.吸毒人群的感染率和携带率分别为72.5%和17.0%;暗娼的感染率和携带率分别为61.0%和9.5%;男同性恋人群HBsAg携带率为10.0%.吸毒人群的感染率的携带率高于普通人群,明显高于暗娼和男同性恋者.吸毒人群的感染率和携带率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西部地区暗娼人群的感染率和携带率明显高于东部,与吸毒人群相近.结论 吸毒者和暗娼是海南省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应尽早尽快采取包括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综合性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