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慢性炎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及门-体侧支循环形成等为特征的终末病理阶段,属于中医学“黄疸”“胁痛”“鼓胀”等的范畴。目前尚缺乏特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延缓肝硬化的病情进展。本指南工作组在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近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参考国内外最新发表的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客观评价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证据,广泛征求中医学、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本指南,旨在为中西医结合诊治肝硬化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补肾清透方对慢性HBV携带者血清免疫因子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慢性HBV携带诊断标准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清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疗程5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HBV DNA定量和Th1/Th2 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10和干扰素(interferon,IFN) γ]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52周后,治疗组血清HBV DNA下降>1 log10、>2 log10、>3 log1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HBV DNA阴转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3.
74.
叶下珠提取物抗乙肝病毒及乙肝病毒X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叶下珠提取物在体外抗HBV以及抑制HBX表达的作用。方法:选用2.2.15细胞以及建立HepG2X、HepG2X-HIV-1-LTR-luciferase细胞系,用不同浓度的叶下珠药液进行细胞培养试验。确定药液对试验细胞的药物最大无毒浓度(TC0)以及半数药物有效浓度(IC50)。实验时,将细胞分空白对照组、HepG2CAT-HIV-1-LTR-luciferase细胞对照组,以及不同药物浓度的试验组(15mg/ml,7.5mg/ml,3.75mg/m1),并以β—action作为内参照。用real time-PCR、RT-PCR,以及抑制荧光素酶(luciferase)等方法,定量检测HBV DNA含量以及HBX表达量。结果:叶下珠提取物最大无毒剂量是15mg/ml,对HepG2.2.15细胞HBVDNA和HepG2-X细胞HBX半数有效量皆为3.75mg/ml(P〈0.05)。而7.5mg/ml、15mg/ml剂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为P〈0.01,P〈0.001。对HBX的抑制荧光素酶试验,叶下珠对细胞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抑制不明显,而高剂量用药组(15mg/ml),用药72小时与24小时比较,抑制率上升了10倍。结论:叶下珠不仅对全基因的HBV有抑制作用,还可能直接时X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状态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癌(HCC)的累积发生率及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对长期治疗并随访,且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CHB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对不同治疗方案(抗炎保肝组、抗病毒组、先抗炎保肝后抗病毒组)的患者HCC累积发生率分析,并对HCC发生的年龄、性别、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等因素进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中,抗病毒组患者HCC累积发生率最高,抗炎保肝组患者HCC累积发生率最低。危险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肝硬化是所有患者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炎保肝组中,女性是HCC发生的保护因素。抗病毒组患者年龄40岁、4.30~6.30 Log(2×104~2×106IU/L)的DNA水平、ALT50U/L是HCC发生的危险因素。先抗炎保肝后抗病毒组患者,2.70~6.30 Log(2×102~2×106IU/L)的DNA水平是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即使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仍需严密监测患者HCC的发生,CHB的抗炎保肝治疗是必要的,及时抗病毒治疗,防止患者发生肝硬化,是减少HCC发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6.
正46岁的王先生是某国企高管,在外经常应酬,半年前在我院检查发现轻度脂肪肝,肝功能异常,以GGT升高为主,经护肝治疗及行为控制后体重下降15%,复查B超亦未发现脂肪肝,但肝功能始终无法降至完全正常,GGT一直维持在2正常上限左右,在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药物、饮酒等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后,结合患者经常在外就餐,建议患者查肝吸虫抗体,结果显示肝吸虫抗体阳性,大便可见肝吸虫卵,予行吡喹酮杀虫治疗,1月后复查肝功能全部正常。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纤维化分期与肝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提供慢性HBV携带者肝纤维化判断的无创性预测指标。方法对118例临床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的患者进行肝活组织检查,再使用西门子超声的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分别测定肝脏的剪切波速,以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比较各纤维化分期与肝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同时把可能与其有关系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ALT水平、体重指数(BMI)、HBVDNA定量、炎症活动度(G)等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式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正常对照者比较,肝纤维化不同分期之间剪切波速单向方差分析差异显著(F=25.452,P=0.000),肝剪切波速与病理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肝剪切波速对S3的诊断价值最高(ROC:0.9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病程和年龄可影响测得的肝剪切波速。结论肝剪切波速可做为一种无创的预测临床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及两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将120例HBeAg阳性入选病例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A组)40例、阿德福韦酯组(B组)40例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加阿德福韦酯组(C组)40例.分别在治疗24周和48周及随访48周时进行疗效、安全性及耐药评估.应答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13例纳入分析,其中A组2例、C组5例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治疗被剔除.治疗48周时,病毒学应答(HBV DNA≤500拷贝/mL)在A组为14例,B组为15例,C组为22例,以C组疗效为佳(C组与A、B组比较,X2=4.933、4.801,均P<0.05);HBeAg血清学转换在A组为17例、B组为7例、C组为18例.随访48周时,获得持久应答病例在A组为13例,B组为6例,C组为17例,C组及A组显著高于B组(X2=9.894,P<0.01;X2=3.903,P<0.05),而C组与A组相近(X2=1.552,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在疗程24周及48周时的病毒学应答均优于两药单独治疗时的效果,随访48周时联合治疗组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的持久应答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组.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抗纤灵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RNA的影响,探讨中药抗纤灵防止肝细胞癌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半抑制浓度(IC50),1.0×IC50,0.1×IC50抗纤灵药液加入到细胞培养液中,以0.85%氯化钠和环磷酰胺分别作阴性和阳性对照,在12、24、48、72、96 h收集细胞,并检测端粒酶的活性和端粒酶RNA的表达。[结果]抗纤灵杀伤HepG2的IC50为1 mg/ml,10×IC50为10 mg/ml,0.1×IC50为0.1 mg/ml;10×IC50浓度作用后,靶细胞端粒酶活性显示阴性,10×IC50及环磷酰胺对HepG2细胞端粒酶RNA有明显抑制作用;1.0×IC50和0.1×IC50则没有抑制作用。[结论]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抗纤灵能明显抑制HepG2生长。  相似文献   
80.
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对肝炎肝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炎肝硬化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ALT、TBil明显降低,A和A/G升高,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降低,同时B超显示门静脉内径变窄、血流量增多、血流速度变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及门静脉压力,具有保肝降酶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