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高血压患者儿茶酚胺与心率变异性(HRV)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38例,其中体重指数(BMI)正常组78例,超重组34例,肥胖组26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各组 HRV水平,采血检测卧位血浆肾素(PRA)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超重组?肥胖组人群与正常体重组人群比较HRV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肥胖组人群中交感神经张力(LF)与去甲肾腺素?肾上腺素?AngⅡ呈正相关;迷走神经张力(HF)与去甲肾上腺素呈负相关,与AngⅡ正相关;LF/HF与去甲肾上腺素?AngⅡ呈正相关(P < 0.01)?超重组人群与正常体重组人群比较肾素?AngⅡ?多巴胺?肾上腺素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肥胖组人群与正常组人群肾素?AngⅡ?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强,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儿茶酚胺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可能是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心搏骤停及心率显著过缓是极危重的临床情况,如抢救不及时或无效则将导致死亡。为了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我院从1983年5~8月期间曾对19例此类患者采用经胸壁穿刺或直视心脏穿刺法紧急按置心内膜微电极,进行体外心脏紧急起搏,取得了初步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报道2例非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以DDD方式起搏治疗8~14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由Ⅲ~Ⅳ级降至Ⅰ~Ⅱ级。最大肺动脉压、肺动脉平均压、肺动脉跨瓣压均降低,每搏输出量与心脏指数升高。核素作心功能检查发现DDD方式与VAT方式起搏时左室高峰充盈率较窦性心律时增加和(或)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较窦性心律时缩短,提示左室舒张功能亦有所改善。结果初步说明DDD起搏对非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可起到药物所不及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报道安置心脏起搏器的严重缓慢心律的失常孕妇7例,其中病窦综合征2例,高度房室阻滞5例。2例在临时起搏保护下终止妊娠;另5例安置永久起搏器。起搏并配以适当的药物治疗,合5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妊娠期并安全分娩。对于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孕前或孕期妇女,安置心脏起搏器后,酌情调整起搏频率,或者应用频率自适应起搏器,方能适应发娩的需要。  相似文献   
25.
26.
拔除体内废弃心脏起搏导管的体会毛家亮,章隆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001)留置体内的废弃心脏起搏导管会给患者带来种种危害,如何处理颇为棘手,国内鲜见报道,现将我院成功拔除8例这类导管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例患者中男5例...  相似文献   
27.
<正> VVI起搏器的滞后滞后,系指逸搏间期与起搏间期的时间差,其可通过程控进行调节。 A 基础频率70次/分,R_3为室性早搏,R_5—R_6为逸搏间期,较起搏间期(R_1—R_2)长375ms,此即为滞后 B 基础频率70次/分,R_(4,12)为室性早搏,R_4—R_5及R_7—R_8为逸搏间期,R_8—R_9为起搏间期,两者均为857ms,提示逸搏间期等于起搏间期,无滞后功能,图中表现为自身心律与起搏心律交替出现,因而使心室搏动快而不规则,致心排量降低,出现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8.
永久性心脏起搏在儿童病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9.
报道作者在近千例起搏器安置术中遇到的几种严重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心律紊乱中窦性静止,房颤伴快速室率,室性心率紊乱中的折返性早搏二联律,心室静止,尖端扭转室速及房室逆传折返性心动过速,分别介绍了处理经验,并从发生机理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0.
<正> A 起搏频率90次/分(间期670ms),图中S_1—S_2为S_2—S_3的3倍,其间似有2个脉冲脱落,实系脉冲幅太值小,致体表心电图不能清楚显示,S_1激动了心室,R_2未被感知,而S_2适出现于其相对不应期中,故未能激动室该图所示脉冲幅值有时过低及感知障碍的原因乃系埋置起搏器的皮囊处遭受外伤,使电极导管的导线断裂,接触不良而引起间歇传出阻滞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