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研究Vasostatin转基因对胰腺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探讨其对胰腺癌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腺病毒载体将Vasostatin基因转入人胰腺癌细胞SW1990、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应用MTT方法检测转基因后细胞的生长活力。同时,应用小管形成实验研究Vasostatin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Vasostatin转基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生长无显著影响。Vasostatin转基因(MOI分别为25和50)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作用72h后,Ad-Vasostatin组的ECV304细胞数目显著少于PBS组和Ad-lacZ组(P〈0.05)。小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Ad-Vasostatin组内皮细胞数目较少,细胞排列连续性差,可见条索状的细胞链,但中空闭合的管状结构缺如。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asostatin基因可显著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体外细胞增殖,抑制其体外血管生成,而对人胰腺癌肿瘤细胞SW1990的体外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Vasostatin转基因对胰腺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探讨其对胰腺癌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腺病毒载体将Vasostatin基因转入人胰腺癌细胞SW1990、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应用MTT方法检测转基因后细胞的生长活力。同时,应用小管形成实验研究Vasostatin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Vasostatin转基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生长无显著影响。Vasostatin转基因(MOI分别为25和50)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作用72h后,Ad-Vasostatin组的ECV304细胞数目显著少于PBS组和Ad-lacZ组(P<0.05)。小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Ad-Vasostatin组内皮细胞数目较少,细胞排列连续性差,可见条索状的细胞链,但中空闭合的管状结构缺如。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asostatin基因可显著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体外细胞增殖,抑制其体外血管生成,而对人胰腺癌肿瘤细胞SW1990的体外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究Vasostatin转基因对胰腺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探讨其对胰腺癌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腺病毒载体将Vasostatin基因转入人胰腺癌细胞SW1990、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应用MTT方法检测转基因后细胞的生长活力.同时,应用小管形成实验研究Vasostatin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Vasostatin转基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生长无显著影响.Vasostatin转基因(MOI分别为25和50)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作用72 h后,Ad-Vasostatin组的ECV304细胞数目显著少于PBS组和Ad-lacZ组(P < 0.05).小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Ad-Vasostatin组内皮细胞数目较少,细胞排列连续性差,可见条索状的细胞链,但中空闭合的管状结构缺如.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asostatin基因可显著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体外细胞增殖,抑制其体外血管生成,而对人胰腺癌肿瘤细胞SW1990的体外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4.
人胃腺癌长春新碱耐药细胞系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疗是胃癌主要疗法之一 ,尤其对已处于转移和播散期的胃癌患者 ,有效化疗是延长生存期必不可少的方法。然而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常会造成化疗失败 ,耐药原因又相当复杂。我们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RT PCR法 ,从蛋白、分子水平对MKN2 8/VCR、MKN45 /VCR进行耐药相关因素分析 ,阐明它们的耐药机制。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细胞系 :人胃腺癌细胞系MKN2 8、MKN45细胞 ,MKN2 8/VCR、MKN45 /VCR长春新碱耐药细胞 [上述两种耐药细胞由本实验室采用单药剂量递增法培育 ,耐药剂量为长春新碱 (VCR) 1μg/…  相似文献   
135.
苦参碱体外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在体外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分别作用于中、低分化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 24、48、72h,以MTT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诱导SGC-7901凋亡的作用。结果 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苦参碱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逐渐增强(P<0.01);低分化的AGS较中分化的SGC-7901更为敏感。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检测均显示苦参碱能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结论苦参碱在体外对胃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低分化的胃癌细胞株AGS对苦参碱更为敏感;苦参碱对胃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与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6.
TNFα对LAK细胞抗胃癌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体外TNFα联用IL-2培养LAK细胞的抗胃癌作用及TNFα预处理后胃癌细胞对LAK细胞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以不同浓度TNFα与IL-2配伍培养LAK细胞, 并做TNFα的单抗阻断试验, 用LDH释放法检测LAK细胞抗癌活性;以TNFα预处理胃癌细胞, 检测LAK细胞抗瘤活性。结果: TNFα在低浓度IL-2下增加LAK活性,使IL-2诱导同等LAK活性的浓度下降约10倍;TNFα预处理使LAK对其抗瘤活性提高约9%。结论: TNFα可增加IL-2诱导的LAK抗胃癌活性;TNFα预处理可使胃癌细胞对LAK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7.
鸦胆子油乳抗人胃腺癌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研究鸦胆子油乳对人胃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鸦胆子油乳对SGC-7901细胞增殖周期影响及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鸦胆子油乳体外具有明显的抑制SGC-7901增殖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鸦胆子油乳2μg/ml分别孵育SGC-7901细胞24h和36h后,细胞周期被阻滞于DNA合成期(S期)。流式细胞仪检测未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峰,鸦胆子油 同浓度、不同孵育时间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在体外能有效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初步研究表明其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而不是通过诱导凋亡来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8.
背景与目的:由已建立的小鼠基因打靶模型证实,K-ras突变启动了胰腺癌前病变一胰腺腺管内上皮瘤(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anIN),p53或p16失活均可单独促进小鼠PanIN发展为浸润性胰腺癌.作为人胰腺癌中另一失活频率高发的抑癌基因Smad4,其失活对PanIN的转化作用及是否可单独促进PanIN发展为胰腺癌目前仍不清楚.基于此目的,在已成功分离建立K-ras突变启动的PanIN细胞株基础上,本研究拟进一步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PanIN细胞株中内源性Smad4表达,以探讨siRNA干扰Smad4基因对PanIN细胞恶性转化作用.方法:构建Smad4基因沉默慢病毒质粒,筛选Smad4沉默稳转细胞并命名为PanIN-S细胞;分别用PanIN和PanIN-S细胞并采用皮下接种的方法,构建获得PanIN及PanIN-S细胞组裸鼠移植瘤模型(每组5只),2周后测定各组肿瘤体积和质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D31的表达及其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Smad4基因SiRNA体系;与未干扰PanIN细胞组相比,PanIN-S组裸鼠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增加(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胰腺癌(腺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CNA和CD31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Smad4基因沉默可促使在K-ras突变基础上的小鼠PanIN细胞的恶性转化;裸鼠移植瘤中Smad4失活可显著促进小鼠移植瘤增殖和肿瘤微血管形成,这些可能是其致瘤恶性转化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观察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调节因子的影响,以阐述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与脂多糖(1μg/mL)孵育诱导细胞凋亡模型后,分别给予APC(10 ng/mL或50 ng/mL)建立药物治疗组,另设立对照和凋亡模型组,24 h后取材,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P53和Caspase 3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APC治疗组与凋亡模型组比较P53,Bax和Caspase 3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尤以APC 50 ng/mL治疗组为显著(P<0.05).结论 APC可能参与调节Caspase 3依赖性的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因子的表达,发挥抑制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从而为APC制剂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0.
核因子-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该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8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AP组,PDTC(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预处理组及正常组3组。SAP模型经胆胰管内加压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0.1ml/100g完成。PDTC预处理组在建立SAP模型前1h腹腔内按100mg/kg体重注入PDTC。建模后3、6、12h3个时间点将大鼠处死,血样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留取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不观察肝组织受损情况,应用SP免疫组化汉检测SAP肝组织NF-κB,用RT-PCR的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素-6(IL-6)、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结果 SAP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未见明显的肝细胞坏死和肝细胞凋亡出现。PDTC预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未见差别。SAP组AST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DTC预处理后各时间点AST均较未处理组下降。正常肝组织偶见NF-κB活化的肝细胞,在SAP肝组织可见肝细胞NF-κB活化。经PDTC预处理后肝组织NF-κB 化的阳性肝细胞数与未经PDTC处理者相比明显减少。SAP时肝组织TNF-α、IL-6、ICAM-1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经PDTC预处理后相应各时间点均降低。但SAP肝组织ICKAM-1mRNA各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存在肝损伤,TNF-α、IL-6mRAN表达参与肝损伤,SAP肝损伤时NF-κB活化并上调TNF-α、IL-6mRNA的表达,抑制NF-κB活化可下调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