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氯化锶(SrCl2)对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胚胎中出现类原核数量及发育潜能的影响,建立能模拟精子效应的小鼠孤雌的激活体系。方法:分别用5 mmol/L、10 mmol/L、15 mmol/L、20 mmol/L浓度的SrCl2激活小鼠卵母细胞,观察激活胚的类原核数量及发育潜能,然后在最佳刺激浓度的SrCl2的激活液中分别处理4 h、6 h、8 h,观察类原核数目及形态,分析SrCl2浓度对小鼠卵母细胞激活效果的影响。结果:hCG注射后18 h取小鼠卵母细胞,在10 mmol/L SrCl2浓度下激活6 h,出现双原核(2PN)百分比显著高于其它浓度SrCl2处理组(P0.01),且与小鼠体外受精6 h后的2PN率及囊胚形成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0 mmol/L SrCl2条件下激活小鼠卵子6 h产生的孤雌胚胎中出现2PN率及发育潜能最高,提示10 mmol/L SrCl2激活处理6 h可以模拟精子对卵子的激活条件。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人成熟卵泡液、血清替代物对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基本培养液中加入人成熟卵泡液(human follicle fluids,HFF)(A组)、或血清替代物(serum subtitute supplement,SSS)(B组)用于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IVM),观察成熟率及进一步发育能力。结果 两组之间成熟率、受精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卵母细胞在两种培养液中均能完成核成熟,但人成熟卵泡液能同时促进卵母细胞的胞质成熟,两者相比HFF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对卵巢功能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因不孕要求实施IVFET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6例,比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组与非手术组早卵泡期(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取卵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及IVFET结局的差异。结果除了取卵日E2水平囊肿剥除术组明显低于非剥除术组外,卵巢囊肿剥除对基础卵巢功能及IVFET结局没有影响。结论对于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而要求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可以直接进入超排卵周期,但当卵巢囊肿直径≥5cm时,可选择手术剥除。  相似文献   
84.
受精失败的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受精失败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探讨其受精失败的原因。方法 将收集的体外受精(IVF)或单精子胞质内注射(ICSI)受精失败的及正常的卵母细胞进行固定、脱水、包埋、超薄切片和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IVF组透明带厚度(14.7±2.4)μm明显高于正常组(10.1±2.1)μm (P<0.05)。IVF组皮质颗粒广泛分布于皮质区,部分呈线状排列于质膜下;ICSI组和对照组皮质颗粒线状排列于质膜下。IVF组异常线粒体所占比例为41.2%,明显高于其余两组 (P<0.05)。IVF组可见成熟及未成熟的高尔基复合体,还可见正在形成皮质颗粒的高尔基复合体。结论 受精失败的卵母细胞胞质中细胞器异常分布与出现,导致胞质不成熟,卵母细胞的透明带增厚、变硬导致精子穿透障碍,从而致使受精失败。  相似文献   
85.
刘羽  章志国  邢琼  曹云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642-2644
目的:探讨超排卵周期中获得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利用价值及人工辅助激活能否改善源于此类卵母细胞的胚胎的发育结局。方法:对226枚超排卵周期中获得的未成熟卵母细胞行体外成熟(IVM)培养,发育至MⅡ期卵母细胞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授精,受精后卵母细胞随机分成非激活组和激活组,非激活组卵母细胞ICSI后不作任何处理直接移入G-1中培养,激活组卵母细胞ICSI后入7%无水乙醇作用6 min(即人工辅助激活),比较两组受精、卵裂、优质胚胎、囊胚及优质囊胚形成情况。结果:未激活组和激活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83.9%(94/112)和82.5%(94/114)、受精率分别为80.9%(76/94)和76.6%(72/94)、优质胚胎率分别为14.3%(10/70)和25.0%(18/72),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6%(6/70)和16.7%(12/7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卵裂率激活组(100%,72/72)高于未激活组(92.1%,7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囊胚率激活组(83.3%,10/12)明显高于未激活组(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排卵周期中的未成熟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成熟可获得比较满意的受精率及早期胚胎发育潜能,人工辅助激活技术为超排卵周期中获取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充分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流产绒毛组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中的价值。方法选取RSA患者252例,收集其流产绒毛组织,采用NGS技术对绒毛组织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结果 252例流产绒毛组织均成功获得检测结果,检测成功率为100%,共124例(49.21%)检测出拷贝数异常,其中整条染色体拷贝数增加或减少98例,嵌合体3例,部分染色体片断拷贝数增加或减少23例,包括微重复型10例,微缺失型4例,混合型9例,共包含微缺失/微重复片段33个。与CNV数据库比较,这33个片段中,共包含29个与早期流产、胚胎停育相关的致病性CNVs。结论 NGS技术可用于RSA绒毛组织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分析。该方法检测率高、分辨率高,尤其可以检测出亚显微结构的染色体异常,对RSA患者的遗传咨询及生育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两种方案处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后对COH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两种处理方法对控制性促超排卵(COH)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患者IVF—ET/ICSI62个周期资料。按COH前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4个周期: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2个周期后,经阴道穿刺抽吸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再进入COH过程;B组28个周期:腹腔镜手术剥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后进行COH。IVF—ET/ICSI过程按常规方法进行。比较两组的获卵数和卵子质量、临床妊娠率以及囊肿复发率。结果 B组获卵数稍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OH的天数、用药支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1年内囊肿的复发率高于B组。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在IVF—ET/ICSI前的两种处理方法对其结局的影响无差别。临床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8.
张洲  查晓敏  李航  章志国 《安徽医药》2018,39(6):722-724
目的 探讨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PL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3)-β-D-葡聚糖、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在真菌性血流感染(BS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且符合真菌性BSI诊断标准的38例患者为真菌性BSI组,同期选取痰、中段尿、胸腹水、脑脊液(除血标本外)等标本中培养出的真菌感染患者30例为一般真菌感染组,另选取在体检中心经体格检查无任何基础疾病的健康体检者35人为正常对照组。根据感染类型,真菌性BSI组分为白色念珠菌组(24例)与非白色念珠菌组(14例);根据临床治疗结局,真菌性BSI组分为死亡组(10例)与治愈组(28例)。检测研究对象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LT、hs-CRP、BUN、Scr、(1-3)-β-D-葡聚糖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真菌性BSI组、一般真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hs-CRP、(1-3)-β-D-葡聚糖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性BSI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hs-CRP、(1-3)-β-D-葡聚糖水平均高于一般真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一般真菌感染组的hs-CRP、(1-3)-β-D-葡聚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色念珠菌组、非白色念珠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hs-CRP、(1-3)-β-D-葡聚糖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色念珠菌组与非白色念珠菌组的WBC、hs-CRP、(1-3)-β-D-葡聚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白色念珠菌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非白色念珠菌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真菌性BSI中,死亡组的PLT、BUN、Scr水平均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作为诊断白色念珠菌BSI与非白色念珠菌BSI的依据,PLT、BUN、Scr可作为真菌性BSI死亡的高危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CCB)预处理对改善人卵玻璃化冷冻的效果。方法:收集常规IVF-ET或ICSI-ET周期中成熟卵母细胞71枚,随机分成4组行玻璃化冷冻。A组(17枚)、B组(20枚)、C组(17枚)分别用CCB预处理20min、30min、40min后行玻璃化冷冻,D组(17枚)不用CCB处理直接玻璃化冷冻。冻存3周后融冻卵母细胞,复苏的卵母细胞行荧光染色固定,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卵母细胞纺锤体及染色体形态结构。结果:A、B、C、D各组间的复苏率(70.59%、64.71%、50.00%和64.71%)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组间的纺锤体及染色体正常形态率(27.27%,30.00%,45.46%及33.33%)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冷冻使成熟卵母细胞纺锤体及染色体的正常形态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CCB并不能保护卵母细胞纺锤体及染色体在冻融过程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建立两轮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单个胚胎细胞进行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的实验方法以增加高龄妇女、反复种植失败、习惯性流产等不孕不育夫妇的妊娠率,降低流产的风险.方法 对常规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卵母细胞浆单精子注射(ICSI)的卵母细胞于受精后第3天行胚胎活检,取1~2枚卵裂球,裂解、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